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致和
- 別名:曾用名宋志一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省唐縣
- 出生日期:1915年6月
- 逝世日期:2013年5月11日
- 職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原常務副主席
- 畢業院校:北平私立中國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畢業院校:河北保定育德中學
- 畢業院校:中共中央高級黨校
- 畢業院校:河北省立高級中學
人物生平,建設鄭州,
人物生平
宋致和同志,1915年6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唐縣宋高和村。1931年1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3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11月在河北保定育德中學學習時參加反帝大同盟。
1933年7月起在河北省立高級中學讀書。
1934年9月至1937年7月,在北平私立中國學院讀書,參加“一二、九”、“雙十二”等學生運動。
1937年9月至1938年3月,在河北省唐縣城關區任自衛會主任,縣政府總務科科長,完縣民政科科長。
1939年11月至1943年11月,晉察冀邊區完縣縣長。
1943年11月至1945年11月,晉察冀邊區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
1945年11月至1947年11月,察哈爾省人民政府委員、秘書長。
1947年11月至1948年5月,中共河北省石家莊市委秘書長。
1948年8月至1948年10月,豫西行署第二副主任兼秘書長。
1948年10月23日,鄭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任軍管會委員。
1948年10月至1955年8月,鄭州市市長、中共鄭州市委副書記、書記。
1955年8月至1958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財貿部部長兼鄭州市委書記。
1958年11月至1962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1962年6月至1965年4月,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學習,參加社教。
1965年4月至1969年12月,國家物資部副部長,“五七”幹校勞動。
1970年1月至1982年,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
1982年9月,任國家物資總局顧問。
1983年5月,當選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8年5月至1993年3月,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5年7月離休。
宋致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3年5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宋致和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建設鄭州
宋致和在鄭州當了8年市長,對他當年一手裝扮建設的鄭州市充滿了感情,他說,鄭州是他的第二故鄉。當年這位高大英俊的共產黨人是騎著高頭大馬、日夜兼程從河北保定來鄭州當市長的。
1948年10月22日,鄭州解放了,組織上找宋致和談話,讓宋致和到鄭州當市長,那年宋致和33歲。
傳言說宋致和解放前就在鄭州做地下黨,以算卦掩護身份。其實解放前宋致和根本沒到過鄭州。那時候宋致和在北京念書,中間被學校開除了,宋致和跟地下黨組織失去了聯繫,回到了河北。後來組織上又找到了宋致和。鄭州解放後,組織上認為宋致和在學校學的是經濟,對建設和管理城市有幫助,這才派宋致和當市長的。
一、改造棋盤城
“文革”過後,有一個詞兒叫“百廢待興”;60年前解放鄭州時,有一個說法叫“收拾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不一定準確,但戰爭的確將鄭州這座城市破壞得滿目瘡痍,城市內外橫七豎八坑坑窪窪。宋致和好下象棋,怎么看鄭州像個棋盤,但是沒有大路、直路,街不街巷不巷的,那就收拾一下棋盤吧,先改造長春路,在京漢鐵路罷工工人犧牲的地方建起了二七廣場,將長春路改名二七路,這是1950年動工的,同年整修幾條商業街,如大同路、德化街、正興街、福壽街、一馬路、二馬路、東三馬路等。這幾條商業街,戰前非常繁榮,是它們運作起鄭州的百年商業。
原來的金水河是流經市區的,1939年12月改道郊外大石橋之後,舊河道又髒又亂,銘功路南還有個幾米深的大水坑。
1953年開始整修金水河,同年建起了紀念二七大罷工的二七紀念堂、中原影劇院(今東方紅影劇院)。
對老城,1951年為東西大街鋪了水泥路,這是老城1380年間第一次有了水泥路,在老墳崗建起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座供水高塔,解決了市區民眾吃水的問題。對老墳崗這塊民間藝術演練場進行整頓,幾個劇團收歸國有,曲藝也一樣,對著名老藝人不強求,願意加入國有的,保留高薪,不願意的也可以單幹。
建了廣場,修了路,有了娛樂場所,稍微改變了鄭州的“棋盤”狀,大家說這像個城市的模樣了。
二、治理風沙城
鄭州這個地方,風沙大,解放前有家報紙就叫《風沙晚報》。街道上沒樹,覺得很荒涼,沒生氣。颳風大的時候,漫天的黃沙颳得人都睜不開眼。共產黨接管了這座城市,那就應當給老百姓一個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宋致和當時提出個口號,叫種樹治沙。1951年以政府名義下發檔案,號召全民種樹,人均兩棵,保種保活。
但是要種什麼樹,心裡沒底,手裡又沒錢,只能選些便宜的樹,比如刺槐、柳樹、楊樹。就是這樣的樹,也沒錢買,只好用糧食貸。先在德化街、二七路、太康路等街道上栽種。樹便宜,好活,可是樹形、材質不好,宋致和就讓副市長史隆甫琢磨一下,究竟應該種什麼樹。史隆甫原來是在法國學建築的,有一次他在鄭州市園藝場一帶發現了幾棵高大的法桐,突然就來勁了,興奮地找宋致和匯報。
法桐樹形好、生長快、樹蔭也大,這種樹春天發芽又早又快,幾天就長起來了,而且秋天落葉也快,十來天工夫就落完了,便於清掃。於是就拍板,在鄭州種法桐樹。
重點治沙也是在1951年春天開始的。治沙,先消滅城東南、東北方向的沙源。蔣介石扒開花園口之後,遺留了5000多公頃沙荒、4000多個流動沙丘,衝擊出的水潭就使66.67多公頃良田變成黃沙地。當時的柳林村、沙門是鄭州的風沙之源。三年的工夫,機關、學校、市民都是義務勞動治理了這片茫茫的沙域之地。
到了1953年,鄭州市栽種的法桐已經形成規模了。金水區那裡原來都是荒涼的土地,後來因為有了樹,看起來就像街道樣子了。1954年,河南省省會從開封搬遷到了鄭州。市里又配合這次搬遷,發出了通知,再次種樹。第二年,市政府一下組織了一兩萬人種樹,在很短的時間內種植法桐200多萬棵。
1959年12月,全國綠化工作會議在無錫召開,鄭州市被評為綠化先進單位,昔日的風沙城,變成了綠城。
三、建設工業城
鄭州長時期是一個半農半商的縣城,商業在戰前繁榮過,工業不行。解放前除了豫豐砂廠,幾家鐵工廠,鐵路機械廠,沾不上工業。進城之後,要搞建設,重點抓工業。1948年11月20日,宋致和與前市委書記趙武成(後來是天津市委書記)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爭取外埠工業內遷。那時鄭州解放不到一個月,人口不足10萬人。搞工業要有人,內遷工業,引進人才,搞一次移民。
在報告中,提到了鄭州內遷的六個重點工業。
第一是紡紗染織廠、發電廠(當時無錫新毅紗廠已遷來),第二是建築公司(上海遷來一大建築公司,即後來的省五建公司),第三是打蛋廠、造紙廠,第四是捲菸廠(當年年底上海華菲煙廠遷鄭),第五是麵粉廠,第六是火柴廠、榨油廠及其他。
這期間,鄭州市區擴大為11.5平方公里,周圍達30~35平方公里,外地遷鄭人口有三四萬人,城市總人口接近16萬人。
1949年開始籌建363電廠(鄭州火電廠),1954年籌建鄭州熱電廠,主要技術力量是南方的工程技術人員。
1953年,國家將鄭州定為河南省唯一“重點建設城市”(1954年洛陽市入圍),1954年省會由開封遷到鄭州。鄭州的大建設真正開始了,重、輕、化、紡一起上,國家投入巨大資金……僅這幾個占地面積就是老城區的1.2倍,等於又建了一個鄭州。鄭州有了“紡織城”之稱。
伴隨省會遷鄭,從1956年至1959年這三年間,鄭大、農學院、河醫、鄭州工學院、省中醫學院以及紡織學校、電力學校、商業專科學校、師範、幼師、機械製造學校、省市技工學校等近百所大中專院校由外地遷鄭或在鄭建成。
文化體育設施、省體育場、風雨球場、河南飯店、鄭州飯店、百貨大樓、河南人民劇院、省工人文化宮、中原電影院等相繼建成。1954年,鄭州開始有了公共汽車,同年建成柿園水廠。1959年,鄭州城區面積已達50平方公里,人口50多萬。
鄭州這才像個城市、像個省會了。鄭州才真正扮演了河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