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鹹豐十年(1860年),鄒東田黃鎮白龍池村人宋繼鵬,在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影響下,聯合李八、李九、郭鳳岡等人,發動了大規模的文賢教農民“起義”。曾一度包圍了縣城,直驅兗郡城下
基本介紹
- 本名:宋繼鵬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鄒東田黃鎮白龍池村
- 去世時間:1863
- 主要成就:發動了大規模的文賢教農民起義
簡介,人物生平,失敗的因,民間傳說,歷史評價,
簡介
人物生平
清鹹豐十年(1860年),鄒東田黃鎮白龍池村人宋繼鵬,在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影響下,聯合李八、李九、郭鳳岡等人,發動了大規模的文賢教農民“起義”。曾一度包圍了縣城,直驅兗郡城下。清王朝“陳合九省之兵力”,直到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才將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鎮壓下去。宋繼鵬與其他起義領袖及數萬名義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據《鄒縣續志》及《平定白蓮池教匪掩埋枯骨碑記》、《掩埋白蓮池屍骨記》碑文記載:“轟斬累萬,山谷為赤”,“白骨累累,如山堆積”,“除殘肢斷骨不計外,其可數計者二萬餘具”。幾年後,又“搜尋遺骨一萬餘副”,後“又復搜得五千餘副”,共埋十一大冢。
清鹹豐十年(1860年),宋繼鵬為田黃社社長。他粗識文義,能誦經書符,為人治病,擁有非常高的號召力,聯合郭鳳岡、李八、李九等人成立了文賢教。文賢教為白蓮教的一個分支,白蓮教提倡互助,“習其教者,有患相救,有難相死”,以為有白蓮護身,可以消除來日大災大難。他們以白蓮教義相號召,以白龍池為中心,以鳳凰山、雲蒙寺山、大山、點燈山、鹿山等山嶺為屏障,建立根據地。本地鄉民大多以農耕為業,富有鬥爭精神。宋繼鵬以田黃社社長身份作掩護,一面用符咒為人治病,一面在貧民中開展艱苦的宣傳組織工作。不久,鄆城人李八因其祖父信奉白蓮教慘遭殺害前來投奔宋繼鵬,共同開展傳教活動。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山東地方官吏為了防禦革命勢力的發展,命令各州縣舉辦團練武裝,宋繼鵬等遂以借辦團練為由,收購武器,準備起義。此後,參加人員日益增多,其中有濟寧人郭鳳崗,他們建立起組織,並決定以“天縱”年號紀年。
鹹豐十年(1860年)九月,鄒縣知縣林士琦探得文賢教準備起事的訊息,請求山東巡撫派兵鎮壓,迫使文賢教公開舉起反清大旗,起義迅速爆發。同年十二月,知縣林士琦糾集千餘清兵向義軍發起進攻,宋繼鵬等率義軍於黃土、龍泉一帶擊敗清兵。次年春,再敗兗州鎮總兵富新及鄒縣團練的進攻,並乘機一度占領曲阜、泗水、滕縣一帶的若干村莊,多次擊退官軍僧格林沁部的進攻。同治元年(1862年)春,在泗水戰役中大敗前來“會剿”的道員趙康侯、扎隆武所部清軍,乘勝將勢力發展到泰安、寧陽等地,曾怒馬直驅兗郡城下。同治二年(1863年),義軍攻陷了嶧陽、爐丹峪、紅山、唐口山、看莊、接輿山、趙村等村寨,包圍了鄒縣城,文賢教起義盛極一時。
是年四月,捻軍北上,幅軍遭清廷鎮壓,文賢教成為一支孤軍。五月,陳國瑞所部清軍會合清都統舒通額及德楞額等部移師鄒縣,向義軍根據地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大兵壓境,宋繼鵬孤軍奮戰,雖經頑強抵抗,但寡不敵眾。六月,清軍攻破白龍池石堡,義軍被困數日,處境日蹙。七月,僧格林沁親率大軍圍山三匝,直至九月,義軍大本營白龍池被清軍攻破,義軍彈盡糧絕,被迫突圍。宋繼鵬在鳳凰山東麓英勇戰死,郭鳳崗、李八被俘後慘遭殺害。起義軍民3萬餘眾也慘遭血腥鎮壓,以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堆積如山,慘不忍睹。
鄒東文賢教起義是山東省近代史上規模較大的農民起義,其隊伍曾一度發展到十餘萬眾,由於遭到清朝統治階級和地主武裝的聯合鎮壓,以失敗而告終。它前後持續了5年之久,行程萬餘里,先後打到濟寧、泗水、曲阜、兗州、寧陽、泰安、平邑、微山、滕縣等地,沉重地打擊了地方豪紳和清朝反動勢力,顯示了勞動人民不畏強暴,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在中國農民革命鬥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鄒城現有文賢教起義遺址,該遺址以鄒城市田黃鎮白龍池村為中心,周圍有棗園、朝陽寺、辛莊等村。在鳳凰山、小紅山一帶諸山中,至今仍保留有起義軍駐守的寨牆及墓冢遺蹟。在棗園山、東鹿山的向陽坡處,原存有清政府立的《平定白蓮教匪掩埋枯骨碑記》和《掩埋白蓮池屍骨記》兩幢碑刻,以及掩埋起義軍屍骨的14座大墓冢和兩座孤魂墳。
失敗的因
(劉召琢增補)造成“起義”軍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篤信邪術,據當地民間傳說,起義軍首領宋繼鵬不知從哪裡搞來的邪書,說什麼騎著井繩能上天,坐著蓆子能駕雲,念什麼咒語就能槍刀不入,酷似天方夜譚。由於篤信邪術,清軍攻來時許多人都閉目念咒盤著腿坐以待斃,清軍隨意砍殺,人頭紛紛落地,慘叫聲起,有人睜眼一看,恍然大悟,撒腿就跑。許多人沒有抵抗,就做了刀下鬼。加之清軍將平山鳳凰山圍困,控制了水源,白蓮教將士饑渴難當,體力不支,起義很快被鎮壓。n“起義”軍被鎮壓後,清軍在鳳凰山後圈裡設殺人場專門屠殺數千教軍俘虜,有人感慨:不少孩子系被裹挾入教死得冤枉。清軍請示上級後,決定十五歲以下不再殺,誰知就在清軍將領監督統計俘虜年齡時,有個五大三粗的教軍頭領突然奪過清兵武器朝清軍將領砍來,清將眼疾手快勉強躲過,一怒之下把手一揮:“死有餘辜的反賊,全都該殺!”於是清兵揮舞兵刃開始屠殺,無論老幼,全成了清軍的刀下之鬼。由於這次教亂,鄒縣東部不少人家被殺光滅門,有的姓氏絕滅。白蓮教亂前鄒縣田黃社棗園村有“最”姓人。該姓當與古取子有關,實乃古邾國後裔,教亂評定後最姓徹底絕跡,一個姓氏滅絕於白蓮教亂。白蓮教平定後,田黃設不少村莊成無人區,不少村莊都是後來政府從外地移民的後代,可見白蓮教禍國殃民不淺。
民間傳說
據鳳凰山一帶民間傳說,宋繼鵬的邪書的來歷也很邪乎,說是有道人將行李放在宋繼鵬家裡出去雲遊,包里有幾串錢,宋繼鵬因一時困難想取一些花,打算有錢了再還,沒想到取下一些那錢串竟仍然不見少,於是宋家就經常取了花。沒想到那道人幾年後回來說自己的錢少了,問是不是宋家花的,宋繼鵬只得承認並答應如數還清。那道人說出數目多得令宋家吃驚,根本無法還清,宋繼鵬很難為情。道人說:“我的錢不用你還了,我雲遊時得了一本天書,能驅凶辟邪,拯救蒼生,你就替我向民間傳授吧!不過如有異心必遭惡報。”估計這也是宋繼鵬自己杜撰的,與陳勝的“大楚興陳勝王”一樣同屬借鬼神蠱惑之術。後來宋繼鵬兵敗被殺,也許正是報應。當年對“騎著井繩能上天”等傳說我總覺得似是而非,但多年以後我讀到蒲松齡(1640—1715)的《聊齋志異-偷桃》,蒲松齡說自己幼年赴郡試曾觀此術且有精彩描寫:術人持繩“往空中擲去,繩即懸立空際,若有物以掛之。……子乃持索盤旋而上,手移足隨,如蛛趁絲,漸入雲霄……”蒲松齡“以其術奇,故至今猶記之”,並說“後聞白蓮教能為此術,意此其苗裔耶?”蒲松齡所處年代早於鄒縣白蓮教一二百年,可見民間白蓮教教徒中很早就有人善演此魔術,並以此鼓動民眾入教,鳳凰山一帶民間傳說或非空穴來風,宋繼鵬等人會不會演這個魔術已無從可知,或許僅僅藉以蒙人而已。據史書記載,宋繼鵬是鄒城市鳳凰山後田黃鎮白蓮池村(又名白龍池)人,初識文墨,清鹹豐年間曾任鄒縣田黃社正,用詠經書符、為人治病為名,仿白蓮教另創文賢教,實系白蓮教的一支或變種。先後吸收郭鳳崗、李八、李九等入教並成為骨幹。以辦團練為名購買兵仗火器,建武裝,對骨幹授以官職,定年號為“天縱”,於鹹豐十一年二月借捻軍入鄒之機,宣告起義。接著就包圍鄒縣曲阜兩城,搗毀尼山書院、火燒顏母林。
歷史評價
關於對宋繼鵬及其白蓮教的評價,說法不一,民國之前均稱其為教匪,鄒城市政協編修的《鄒城通史》稱其為“起義”。據當地百姓傳說,老百姓一旦入教,錢糧一律充公,白蓮教在鳳凰山西部的平山上設有夜市,俗稱“夜貓子集”,用於教內互通有無。有不願入教者白蓮教施以多種手段進行逼迫,莊稼被強行收割,人身遭限制,大律村就有人因不願入教而被教眾扒光衣服拋於雪地的。可見多數教眾身不由己,多系被迫入教,白蓮教不得人心。為逃避禍害,附近不少村民遠逃外縣他鄉,百姓稱為“跑反”,導致當地各村人口銳減。據說當時黃家林等地團練辦的較好,加之地形複雜便於躲避,大律有不少人家逃去暫避。後來白蓮教被僧格林沁所部清軍鎮壓,百姓有不少捐資助剿者,鄒東水河村洪山上的魁星閣就有當時村民捐資助剿的碑刻。老百姓有順口溜云:白蓮教瞎胡鬧,經不住聖軍三大炮。可見宋繼鵬的白蓮教失敗與其策略禍害百姓不得民心不無關係。清代流傳下來的說唱詞《“姐妹調”——打“白蓮教”》亦可佐證。那些被宋繼鵬矇騙在“天國”里的教眾們,卻不知不覺於美麗幻想中枉丟了性命。從宋繼鵬建年號,設白龍池及利用邪術欺騙平民百姓為其當炮灰來看,他的追求目標就是當封建帝王,而並非為民造福,可見宋繼鵬是不折不扣的野心家,禍亂社會的大騙子,理應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