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征宇

宋征宇

宋征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十二所副總工程師。他畢業於浙江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同年考入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強度環境研究所攻讀“飛行器控制、制導與仿真”碩士學位,畢業後曾擔任“長二捆”火箭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完成了從“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的發射,擔任過新一代運載火箭控制系統技術負責人和“制導與控制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在運載火箭控制系統設計、研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SOC等預先研究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征宇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0年
  • 職業:工程師
個人簡介,成長經歷,傑出事跡,設計經歷,所獲榮譽,相關信息,

個人簡介

宋征宇,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鎮人。1970年他出生那年,正好是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他的父母便給他起名征宇。1988年,宋征宇靖江縣中(現為江蘇省靖江市高級中學)畢業,被保送至浙江大學,畢業後從事航天工作。現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研究員、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
宋征宇宋征宇
宋征宇先後參加了神一、神二、神三、神四、神六的研製工作。2005年,他和費俊龍、聶海勝等一起,被共青團中央、青聯授予“中國青年五四傑出貢獻獎章”。
雖然在北京工作多年。但在宋征宇的心中,靖江永遠是他最惦記的地方。不管工作有多忙,他總要常打電話給在靖江的父親,詢問家中的情況,關心父親的身體。
平時,宋征宇還喜歡向他的朋友介紹家鄉的特產,刀魚、蟹黃湯包。有時,家中還用快遞給他寄冷凍“陳士榮”湯包。他說家鄉的菜就是好吃。2006年國慶長假,宋征宇第一次帶著7歲的女兒第一次回到靖江,品嘗了很多靖江美食,這次他和家人吃到了靖江的湯包、鮮美的長江魚。回北京後,他特地讓女兒記下在靖江吃過的魚的名稱,鮭魚、鱸魚、鴉片魚、長江雜魚等等,為的是讓女兒記住靖江、記住靖江這個臨江近海的地方。他說,女兒在北京見到的大都是冷凍過的海魚,那次回家讓女兒至今對各種美味的魚還念念不忘。
在宋征宇的心中,還記得靖江的老師、同學。他告訴記者,靖江人在北京工作的人很多,雖然不常見面,但大家常常會通通電話。靖江有好幾個人從事航天工作。他們在這一行做得都很出色,最近,他還和幾個靖江“圈內人”聚了一下,大家的話題少不了又談到靖江。
宋征宇說,他目前正在做“神七”飛天前的準備工作,包括產品的生產、測試等,同時,還要做好載人航天二期工程的設計工作。他還透露,“神七”飛天的時間定為2008年。
對於自己的成績,宋征宇很謙虛,他認為,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國家做貢獻,他只是崗位不同而已,換個人也會這樣的。最後,他衷心祝願靖江的發展越來越快,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16年12月,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IAA,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技術科學部院士。

成長經歷

成功研製長征二號F火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中國航天的發祥地。50年的風雨征程中,這裡創造了享譽海內外的“長征”系列火箭,圓滿完成了4艘無人飛船和3艘載人飛船的發射任務。每一次壯麗的騰飛,都凝結著這位副總設計師的智慧、汗水和心血。他就是宋征宇。
宋征宇宋征宇
宋征宇天生就是要和航天結下不解之緣。在宋征宇出生的1970年,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升空,作為知識分子的父母給他取了這個有紀念意義的名字,對他也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30年後的他不負眾望,憑藉自己的天才和勤奮,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的簡歷看似簡單而平凡,但每一步都浸透努力的汗水和為航天事業而奮鬥的決心。
199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同年考入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強度環境研究所攻讀“飛行器控制、制導與仿真”碩士學位,
1995年3月,研究生畢業。畢業後曾擔任“長二捆”火箭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是當時型號隊伍中最年輕的主任設計師,參加了兩顆“澳星”的發射任務。後主要從事長二F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研製工作,完成了從“神舟一號”至“神舟七號”的發射;擔任過新一代運載火箭控制系統技術負責人和“制導與控制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在運載火箭控制系統設計、研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SOC(片上系統的英文簡寫)等預先研究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傑出事跡

宋征宇,載人航天工程中的青年技術領軍人物。曾任“神一”到“神七”的火箭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副總設計師。在國內無先例、國外技術保密的情況下,攻克多項技術難題,設計出15項專項試驗,解決了冗餘有效性測試驗證的關鍵技術,運用於“神三”到“神七”的歷次發射,其可靠性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宋征宇宋征宇
他精心試驗,徹底解決了“神五”飛行中暴露出來的某發動機停擺問題。在系統梳理歷次任務中的薄弱環節基礎上,將14項技改措施套用到發射“神七”的火箭上,為“神七”順利發射提供了堅強保證。
參與了我國載人航天二期工程運載火箭的初樣設計。參加了神舟六號先進事跡報告團等活動。

設計經歷

長二F火箭是在“長二捆”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而完成的,改進的重點是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對運載火箭而言,控制系統就是神經中樞,它直接決定了火箭是否按預定的軌道可靠、穩定地飛行,是否能夠把飛船準確地送入預定軌道。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必須大幅度提高,才能帶動整個火箭飛行可靠性的提高。由於當時具備載人飛行能力的國家只有美、俄兩家,在技術上是封鎖的,中國國內也沒有先例。尤其是火箭的實時性要遠高於其他飛行器,一旦出現故障,人工無法也來不及干預,對故障的判斷、隔離以及系統重組必須完全自動實現,這也給火箭的可靠性設計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然而,“載人航天,人命關天”。這是掛在火箭研製隊伍中所有科研人員嘴上的一句話。所以宋征宇和他的團隊必須實現這一目標。
宋征宇宋征宇
可靠性設計有三個基本步驟。第一,要確定合理的故障門限,既不能出了故障沒有檢測出來而導致“漏報”,也不能將正常工作的設備判作故障而“錯報”。第二,要將故障設備隔離,否則故障會迅速擴展,在幾秒鐘內就會發生船、箭俱毀的慘劇。第三,要將被隔離設備的功能由其它設備來接替,稱作“故障重組”。所有步驟一環扣一環,必須全部自動地迅速完成。在可靠性設計中還存在一個“悖論”,要判定誰對誰錯,需要一個“判官”,但“判官”的可靠性誰來保證?這就是可靠性設計中“共因失效”的難題。世界上具備載人航天高可靠性設計技術的國家並不多,你可以花巨資引進一台產品,但核心的設計方案和關鍵技術,是絕對買不來的。針對這一系列工程實際問題,他們開展了大量的故障仿真與模擬試驗,控制系統共進行了1287次不同狀態、不同模式的故障仿真試驗,以考核可靠性設計的效果;逃逸系統進行了多種模式的計算及仿真……宋征宇從研究生課題起,一直到試樣研製結束,與其他同事共同攻克了多項可靠性、安全性設計難題,探索出了有效途徑,通過冗餘設計並重點解決“共因失效”問題,提高了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宋征宇自豪地說,長二F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設計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而這一切完全是依靠我們自己的智慧來實現的。
採用可靠性設計後,需要有驗證評估手段。同時因冗餘設計有可能掩蓋產品缺陷,因此必須解決測試的充分性和覆蓋性問題。宋征宇為此重新規劃和編排了系統測試流程,研究出了各種“無損”故障模擬測試方案,提高了測試的便捷性,實現了較高的測試覆蓋率。“神舟五號”任務完成後,宋征宇被任命為長二F火箭副總設計師,全面負責長二F火箭控制系統和推進劑利用系統的技術工作,為了找到“神舟五號”飛行中暴露出來的伺服機構停擺問題的真正原因,宋征宇提出了多種故障模式,並逐一通過各種試驗進行排查。針對最終的疑點,共設計了15項專項試驗,累計試驗時間達22個月,組織撰寫了33份試驗分析報告。討論中他不放過任何疑問,始終用理論分析結果和試驗數據來說明問題。有些故障模式難以模擬,就創造各種極限條件加以實現,最終通過與總體單位及伺服機構承研單位的反覆討論、協商,確定了可能的故障模式,同時也對系統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神舟六號”發射的可靠性。
“神舟七號”的發射不是“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的簡單重複,為此宋征宇加嚴了所有產品的驗收工作;針對兩個系統飛行控制軟體技術狀態未變或變化很小的特點,要求在測試方法和測試用例上進行改變,以避免做重複的工作,增大對軟體的考核力度;組織所有控制系統研製單位制定了更加詳盡的數據判讀表格,以有利於查找隱患。在“神舟七號”發射任務中,將“確保發射成功”落實到“在測試前一定要認真檢查狀態”、“測試中一定要認真觀察現象”、“測試後一定要認真判讀數據”的要求中,從而把好質量關。針對發射現場暴露的各種問題,宋征宇不管其是否影響成敗,都認真徹底解決。面對某台產品出現的多餘物問題、利用系統通訊誤碼問題、控制系統插頭縮針問題等,每一個問題都背負著是否要推遲發射的壓力。他總能夠準確、迅速地分析出問題的原因,並組織前後方的試驗驗證和舉一反三工作,從未在處理問題上發生過返工,確保了型號任務的按時發射。
宋征宇在擔任新一代運載火箭控制系統技術負責人期間,針對串列匯流排系統中控制器的可靠性瓶頸難題,提出的可靠性設計方案,較好地解決了新一代運載要求高可靠與低成本之間的矛盾,該方案在國內外航天飛行器中還未見有套用。考慮到航天型號的長遠發展,他提出了新一代運載火箭通用化電子平台技術方案,可滿足今後三十多年持續發展的需求。為了鑄造把航天員安全送上太空的倚天神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延續了幾千年的飛天夢想,宋征宇和他的團隊克服了各種艱難險阻,經受了各種極限考驗,依靠科學,頑強拼搏,銳意創新。他們為了載人航天事業忘我地工作,嘔心瀝血,不懈追求,無怨無悔,不斷實踐著鑄造更加卓越的火箭,繼續譜寫神箭騰飛輝煌的諾言。
如果說波濤是大海的激情,它創造了寧靜的沙灘;鮮花是植物的激情,它創造了繽紛的季節;星光是宇宙的激情,它創造了璀璨的星空;那噴薄而起的火箭就是航天人的激情,它譜寫了中華民族征服宇宙的不朽戰歌。宋征宇,懷著一顆征服宇宙的心和天空一樣寬廣的胸懷,要去實現更加遠大宏偉的目標,而從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經歷,將成為他一生中的驕傲。
宋征宇

所獲榮譽

獲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青年五四傑出貢獻獎章、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
2008年12月,榮獲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領軍人才,成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位國家“萬人計畫”專家。

相關信息

2008年10月24日,靖江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宋征宇被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和各中央媒體聯合推薦為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在北京揭曉。榮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的是:
宋征宇宋征宇
瀋陽軍區某部高炮團修理連班長向南林
四川綿陽北川縣陳家壩鄉黨委書記趙海清(羌族)
雲南德欽縣雲嶺鄉郵政所郵遞員尼瑪拉木(女,藏族)
國家舉重隊運動員劉春紅(女)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宋征宇
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張泉靈(女)
人民日報政治新聞版主編胡果(女)
上海普陀區市政工程管理署工會副主席金晶(女)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焊裝車間工長王洪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演員譚晶(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