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塋社區位於柳花泊街道辦事處駐地北1.5公里,東臨七甲山,西靠風凰山,南與花林社區毗鄰,北與紅石崖轄域接壤,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
2004年底統計,全社區總戶數122戶,391人,耕地面積335畝,果林面積80畝,山林面積220畝,退耕還林100畝,社區經濟總收入1315萬元,人均純收入4891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宋家塋社區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所屬地區:黃島
- 面積:1平方公里
- 人口:91人
由來,自然,發展,
由來
清朝中葉,田氏從膠州南鄉田家窯搬遷到紅石崖附近的觀里村。乾隆年間,又攜妻兒南遷至鳳凰山東側定居,在田家茅舍前有一條約3米深的溝,兩邊都是石壁,有一股泉水從西側石縫裡嘩嘩流出,泉水凜冽甘甜,田氏便以石泉取村名為石泉莊。
乾隆年間膠州一宋姓宦官在風凰山東麓選中一地作為墓地。宋家為免遭被人破壞,便請石泉莊田家人看墓,從此石泉莊的美名被宋家塋所代替。
自然
宋家塋社區北高南低,北側連綿起伏的風凰山與七甲山,林木森森,鬱鬱蔥蔥,東、西、南側都是比較平整的土地。
陳大路(陳家莊至大夼),柳宋公路(柳花泊至宋家塋),直通村前,東側500米處既是疏港公路連線同三高速路出入口,濟青高速公路南線從社區後側通過,柳花泊通紅石崖的公路在社區東側即將開工,整個宋家塋社區的交通是四通八達,是社區開發招商引資興辦各項事業的有利條件。
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區大興農田水利建設,1984年、1989年投資6萬元先後修建了兩眼大口井,總容水量約6萬立方米,1986年居民吃上了自來水,1989年,自籌資金,在社區前建起了容水10萬立方的小型水庫一座,使大片糧田得到了灌溉。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居民收入增加,蓋起了一排排寬敞明亮的大瓦房布滿全村,二層樓房也在社區內悄然興起,新修的南北、東西大街與陳大路相接,主要街道全部亮化。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在社區逐一體現,參加養老保險人數247人,參加合作醫療保險人數247人,低保人數36人。
2002年社區又建起了300平方米的普通廠房,寬敞明亮,距陳大路與柳宋路100米之距,對招商引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在社區東側開辦的石子場,經營良好。
自2005年開始,宋家塋社區借青島經濟中心西移,大項目紛紛落戶開發區這一大好機遇,積極招商引資,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繼續加大村容村貌建設,美化環境,硬化路面,同時,籌集資金,再建標準廠房一處,力爭到2006年,社區經濟總收入達到1800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6700元,跨於先進社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