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奎芳文集

宋奎芳文集

《宋奎芳文集》是2010年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奎芳。本書講述了長輩的往事和自己的經歷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宋奎芳文集
  • 作者:宋奎芳
  •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
  • 裝幀:平裝
書籍簡介,書籍目錄,作者簡介,全書序文,原文節選,

書籍簡介

書名:宋奎芳文集
作者:宋奎芳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
開本:
紙張:膠版紙
包裝:

書籍目錄

一情系故鄉16 姓氏文化的由來16
宋姓起源與歷代名人18
祖籍固鎮21
家譜、字輩譜演變史簡介23
《宋氏家譜》序言25
情系故鄉27
我的父親母親30
我的童年32
母愛永存34
難忘耕植蔬菜情37
故鄉的小河40
牢記歷史珍惜和平41
回鄉紀行43
二勤奮敬業45
走上革命道路45
北平和平解放47
十七大報告鼓舞民心106
回顧奧運會成功舉辦108
回顧北平解放60周年110
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133
我的故鄉富起來了135
祖國我永遠熱愛你137
回望征程展望未來138
五家世親情141
我愛你,北京141
北京我的家142
家是人間天堂144
相濡以沫146
享天倫之樂
我的兒子和女兒149
江阿姨功不可沒153

作者簡介

宋奎芳,1932年9月生於河北省武安縣固鎮村,1948年參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在撰寫有《宋奎芳回憶錄》、《詩情詞意》、《宋奎芳文集》等著作。

全書序文

道路,每個人都在走,但是,並不是每個人所走過的路,都能夠留下痕跡。
事情,每個人都在做,但是,並不是每個人所做的事情,都能夠顯出成績。
歲月,每個人都在過,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過的歲月,都用心去記載。
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已過天命之年,幾十年中,並無有打算刻意要寫點什麼,只是在離休後有了充余時間,為充實生活開始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直抒胸意而已。俗話說“千年的文字會說話”。經過反覆思考,覺得自己還有兩件事必須做到:一是對於父輩、祖輩的往事和精神遺產,必須盡力回憶留下一點墨跡,寄望後輩有所傳承;二是關於自己一生的經歷,也須要留下一點墨跡,對家人有所交待。顯然,如不完成這兩項任務,再過若干年,就會在後輩心目中形成斷層和空白,乃至對老祖宗一無所知。
於是拿定主意後,從上個世紀未開始練習寫作家史和本人經歷文稿。在此期間,經過多次徵求中行總經理李文波等同志和家人意見,反覆修改稿件,時至今日最後完成出版此書。
回首凝目,數數已走過的歷程和在各個時期親身經歷,心中感慨萬端。

原文節選

沒有姓氏的人,這地球上有沒有?也許有,但他(她)總有稱謂,或叫“無名氏”。這稱謂與“無名氏”,便是他(她)的姓氏。
姓氏不只是私人的事,亦不只是家庭的事,姓氏是一種文化,它關係我們的歷史與血脈。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我們的生命之所由來,從而打開久郁心中的大結“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自己肉體、心靈、心理之血脈傳承,從而使自己不致於太昧於自己之短暫人生。“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謂“尋根”;“草木祖根,山祖崑崙,江河祖海”,是謂“問祖”。“尋根問祖”不在祈福於祖先,而在明白我們的自身:我們與祖先血脈相連,祖先曾經的苦難與輝煌,一定會通過這血脈流傳到我們現在。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古代社會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貴賤之別。“氏”曾經為貴族所獨有,丟“氏”既是丟貴族之地位,故“氏所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有“氏”者貴,無“氏”稱“氏”與“名”,而不稱“姓”的,只有婦人稱“姓”。至於“庶人”當然無“氏”,故只稱“名”。
“姓”,“氏”是中國先人的偉大發明,我們千萬不要小看了它。“姓者生也”,“因生賜姓”這是血緣傳統的標誌;“氏”者旁支別屬也,“胙土命氏”,這是地位身份的象徵。“姓”重血統,而“氏”重地域;一縱坐標,一橫坐標。兩者交叉便把每個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給後人回溯歷史,提供了無上的方便。“姓”,“氏”會流以後,“氏”升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統的那一邊。於是中國人又發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標。這縱橫坐標的發明,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真可譽為“第五大發明”。要知道多數歐美國家遲至中世紀中期才開始採用姓氏制度,而朝鮮、越南等亞洲國家亦至10世紀左右才相繼使用姓氏,日本更遲至1870年(明治三年)才準許百姓取姓。中國也許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國家。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與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個性,傳統所養,基因所逼,個體很難逃脫其規律。家族文化乃是中華文化之縮影,在家族文化里,我們既可讀到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又可讀到祖先之生存狀態,處世心境,價值觀念,更可讀到吾土吾民之悲歡離合,之生滅盛衰,之死去活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