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古城村

宋古城村

宋古城村,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中國傳統村落,位於井陘盆地內,村落北面緊鄰玉峰山,南面與雪花山隔河相望,村域面積3.56平方公里。

宋古城傳統村落是天長古城的核心和主體,由城內村、東關村和北關村三個行政村組成,位於太行山口,自古交通便利,屬兵家必爭之地,綿河繞城自西向東而過,古城形如簸箕,易守難攻,因此有“簸箕城”之稱。宋古城依山就勢,山水相依,古道曲繞,城景交融,村內有皆山書院王家大院等歷史建築,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井陘拉花

2012年12月17日,宋古城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古城村
  • 村落屬性:自然村
  • 所屬政區: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
  • 村域面積:3.56平方公里
  • 形成年代:元代以前
  • 主要產業:煤炭深加工、商貿
  • 主要景點:雪花山、龍窩寺、觀音閣、井陘古瓷窯遺址
  • 保護級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 批准單位: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 批准時間:2012年12月17日
村落歷史,地理環境,村落格局,選址理念,空間布局,經濟社會,人口,經濟,主要景點,皆山書院,王家大院,顯聖寺,歷史文化,文物古蹟,非遺項目,族譜家訓,榮譽稱號,旅遊信息,交通,導覽,

村落歷史

宋古城作為村落始於漢,唐置天長軍,已具有一定規模。
宋古城村
宋代,井陘縣治所遷至宋古城村,該村伴隨縣城而延展。
明洪武九年(1376年),始建井陘舊城城牆。明隆慶三年(1569年),為防水患,井陘舊城全部城牆改砌成內土外石,並於東、南、西三門外增建三個瓮城,今城內村基本位於此範圍。加之井陘古驛道從當地通過,街坊店鋪及居民住宅逐漸向東關蔓延,以後又沿著古道向北發展,開始為沿路建設,多為街坊店鋪,後來逐步民宅連片,形成了現有格局。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宋古城位於井陘縣西部山區的天長鎮境內。村落北面緊鄰玉峰山,南面與雪花山隔河相望,村域面積3.56平方公里。
  • 地形地貌
宋古城村位於井陘盆地內,屬丘陵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280米。
  • 氣候
宋古城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
  • 水文
宋古城外西、南、東三面為綿河環繞。

村落格局

選址理念

宋古城依山就勢,山水相依,古道曲繞,城景交融。宋古城位於太行山口,自古交通便利,屬兵家必爭之地,綿河繞城自西向東而過,古城形如簸箕,易守難攻。
宋古城村

空間布局

天長古城在東、南、西分別開有三座城門,東南角外另有小南門一座,城牆環似簸箕,因此有“簸箕城”之稱。古城西、東、南、北城牆連續不斷,西、南、東三門和小南門基本完好。除城牆外,城區街道、民居、店鋪等基本保持原有格局。
三縱(南門街、城壕街、北關大街)一橫(城內大街——東關大街)主幹道和魚骨狀巷道(台子巷、盧家巷、蔡家巷等)構成了古城空間格局,並營造出東關、北關、城內大街等特色商業街空間和傳統居住街巷空間。至今其格局仍保持原樣不變。
城內縣衙、書院、廟宇、戲樓等公共建築依存,歷史建築、傳統民居節次毗連,古橋、古樹、古井依稀可見。

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宋古城村有戶籍人口3470人,常住人口5800人。

經濟

宋古城村主要產業為煤炭深加工、商貿。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宋古城村集體年收入946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030元。

主要景點

皆山書院

皆山書院始建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知縣歐陽秀之奉命將皆山書院改為井陘高等國小堂,辛亥革命後更名為井陘縣高小,是井陘文化教育的發祥地。
宋古城村
皆山書院在古城東門內,緊靠東城牆,占地20畝。朱漆大門,門外兩側置石獅一對,大門兩旁為倒座式街房五間,再進是屏門,磚木結構,青瓦屋頂。進入院內,迎面是陘高第一任校長傅汝風坐像,院內砌一圓形水池,夏日荷花綻放,游魚嬉戲。院內正房為講堂曰正誼堂,東西配房各四楹分別為校長和教授寓居。正上台階進入中院,三面房舍為學生寓所兼自修室。後院為書院圖書館。為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始建於明末,歷經清代、民國時期擴修,成為一組構思新穎、建築考究、布局巧妙的大型古建築群。日偽時期為縣長王景岳家私宅。該院落坐落於南門街北端西側,占地15畝,十餘處套院,房間共162間,布局為雙喜字圖案,由高聳的大門而入,廊柱引繞,門扉掩映,院與院之間又有大門小門通道相通,每個小院又是建築別致的四合院,院套院,門連門。從居中的主體庭院走過,可一路欣賞遮屏式直柱暢檐大門和青磚碧瓦的房舍,古樸壯麗,是井陘縣現存最完整的一處明清兩代的庭院式建築群。為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古城村

顯聖寺

顯聖寺位於天長古城北關,西依天長嶺、東依綿河。該寺始建於隋開皇年間(585年),顯聖寺占地面積不大,但昔日寺中殿宇輝煌,氣勢恢宏。從寺中出土綠色琉璃建築構件可證昔日輝煌之象。 顯聖寺東側鄰綿河處,舊有建於金代的華塔一座,它同正定廣慧寺華塔一樣屬於國內罕見古塔,為河北文物保護單位。遠觀顯聖寺,寺內古木參天,殿宇雄偉;寺內華塔雄峙,塔影映入綿河之中。昔人以“臨河倒影”列入井陘八景中,惜此塔在1963年8月被洪水沖毀。而顯聖寺內大部建築文革中也被毀壞殆盡,唯余殘破之大雄寶殿。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 井陘窯遺址
井陘窯遺址分布在城內、東關、河東坡、東窯嶺等區2平方公里範圍內,已有1400多年歷史。據初步挖掘考證,發現有隋、唐、宋、金、元不同時期瓷窯址10處,先後出土了一批印花模子、唐金代的窯爐、作坊、涼坯架欄、烘坯碳溝、戳印點彩戳模及為數眾多的瓷器精品,屬國內罕見,是與邢窯、定窯、磁州窯並列的河北省“四大窯”之一。2001年6月25日,井陘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井陘舊城城牆
井陘舊城(天長古城)城牆始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以土為之,夯土成牆,周三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厚半之。東、南、西三面臨綿河,北依土山,地勢北高南低,有“簸箕城”之稱。
明隆慶三年(1569年),綿河暴漲,西關被淹沒,南關被沖毀南移。為防水患,全部城牆改砌成內土外石,並於東、南、西三門外增建三個瓮城及弩台19座。天啟元年(1621年)移水門於正門之前,上建迭檐圓頂“覽秀樓”。崇禎八年(1635年)西城牆增高五尺,以後各朝歷有修葺,至今大部分城牆保存完好。
天長古城平面形如簸箕,城牆東、西、南三面為青石砌築內包土,北面為土牆,有東、西、南三門,無北門。城牆周長1758.3米,牆體斷面呈梯形,大部分牆體地基寬18米,頂寬4-6米,高18米。由於當地地勢北高南低,所以此城的三座城門分布比較特別,東門不在東城牆的正中而向南偏,西城門偏南更甚,故東門和西門雖連一線卻斜而不直。城的東西南三門皆有瓮城,原有城樓及城角樓已不存,現有南城樓為新建。護城河、橋、炮台等已無存。2013年5月3日,井陘舊城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非遺項目

井陘拉花起源並流傳於井陘境內,類屬北方秧歌,見於民間節日、祭祀慶典、廟會之時的街頭廣場演出,以“擰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語彙,形成剛柔相濟、粗獷含蓄的獨特藝術風格。2006年,井陘拉花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族譜家訓

郝氏家譜:由郝經在太原傳入井陘,家譜由許世雍撰寫。
宋古城村
盧氏家譜:盧氏子孫的遠古始祖是炎帝,此家譜由盧文英提起,盧長計、盧日明、盧保柱撰寫,詳細記載了盧氏家族的淵源和發展,家譜上限自康熙年間,下限為2013年12月31日止。
張氏家譜:張氏家族源於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八世祖張民望教書事業發展,在城內村已有名氣。張氏家族落戶城內已有395個春秋,家譜上限自明朝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始祖移居城內村開始,下限為2013年12月31日止。張喜全根據張樹青、張樹昌資料編輯。

榮譽稱號

2012年12月17日,宋古城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旅遊信息

交通

宋古城村位於石家莊市井陘縣西部晉冀交接處,距石家莊市50公里。從石家莊市驅車前往只需1小時左右。無需上高速。

導覽

大南門—城牆—王家大院—城隍廟—蔡家巷—縣衙—皆山書院—東聚門—小南門—顯聖寺。書院、雪花山、龍窩寺、觀音閣、井陘古瓷窯遺址等都是看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