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前詠史詩史》是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韋春喜。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宋前詠史詩史》主要內容簡介:詠史詩是我國古詩的重要題材類型,在古詩中占有重要地棗禁說拜位,目前已引起學界的關注,但研究主要集中於中晚唐時期,研究的系統性、全面性有待於進一步加強。本文在充分繼承前哲時賢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蒐集、整理、辨析相關資料,從多主滲微詩史演進的角度,對宋前詠史詩的發展演變、代表作家作品、相關詠史專題,進行了探討,進一步深化、拓展了詠史詩研究。首先對詠史詩的概念進行較合理的界定;對與詠史詩相關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較合理的辨析:詠史詩與神話、傳說的歷史話問題;詠史詩與典故的區別;詠史詩與史詩、詩史、詠懷的關係。其次對詠史範疇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拓展了詠史的研究範圍,對學界關注較少的魏晉、特別是兩漢、南霸只頌北朝(含隋)、初盛唐時期的詠史詩的創作風貌、時代藝術特點、代表作家作品等進行了全面論述。並儘量透過一些文本表層現象,去分析詠史詩背後所蘊含的歷史、政治、文化、宗教、藝術內涵。對一些作家的生平、作品的創作時間進行考辨。在探討詠史詩演進規律的同時,開展詠史詩專題研究:樂府詠史詩、《文選》與詠史詩、中晚唐史論體詠史詩、詠史組詩研究等。
作者簡介
韋春喜,男,1976年11月生,山東蒼山人。1999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魯東大學漢語言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詩歌,先後在《宗教學研究》、《四川大學學報》、《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刊物發表論文《論唐代道士吳筠的詠史組詩》、《試論中晚唐史論體詠史詩產生的歷史文化原因》、《〈文心雕龍〉“味”論探析》等二十餘篇,參編《山東分體文學史》、《中國文學》等著作。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詠史詩的界定、範圍與產生根源
第一節 詠史詩的界定
第二節 與詠史詩相關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 詠史詩的產生根源探析
第二章 先秦時期——詠史詩的萌芽期
第一節 《詩經》中部分作品的詠史因素
第二節 屈原《離騷》、《天問》、荀子《成相雜辭》的詠史性質
第三章 兩漢時期——詠史詩的形成期
第一節 兩漢詠史詩概況
第二節 兩漢的樂府詠史詩
第三節 兩漢非樂府詠史詩較少的原因與班固的《詠史》
第四章 魏晉時期——詠史詩的發展、成熟期
第一節 曹魏時期的詠史詩
第二節 兩晉詠史詩概況、新的主題與流變
第三節 兩晉時期的樂府詠史詩
第四節 左思與《詠史》詩
第五節 陶淵明與詠史詩.
第六節 魏晉詠史詩的芝采基本類型
第五章 南北朝時期——詠史詩的進一步發展期
第一節 南北朝詠史詩概況
第二節 南朝詠史詩的特徵和藝術成就
第三節 顏她詢店延之與詠史詩
第四節 《文選》選錄詠史詩的標準問題
第五節 北朝與隋代的詠史詩
第六章 唐代——詠史詩的繁盛期(初唐)
第一節 唐代詠史詩的繁盛原因及演進階段
第二節 初唐詠史詩概況
第三節 前期貞觀君臣與詠史詩
第四節 後期牛促櫃宮廷文人與詠史詩
第五節 後期下層文人與詠史詩
第六節 陳子昂與詠史詩
第七章 唐代——詠史詩的繁盛期(盛唐)
第一節 盛唐詠史詩的內涵和情感指向
第二節 李白與詠史詩
第三節 杜甫與詠史詩
第四節 道教詩人吳筠與詠史組詩
第八章 唐代——詠史試提姜詩的繁盛期(中晚唐)
第一節 中晚唐詠史詩的繁盛及其時代政治和歷史文化原因
第二節 中晚唐詠史詩的思想情感指向
第三節 劉禹錫與詠史詩
第四節 杜牧與詠史詩
第五節 李商隱與詠史詩
第六節 體制龐大、蔚為大觀的中晚唐詠史組詩
餘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二節 初唐詠史詩概況
第三節 前期貞觀君臣與詠史詩
第四節 後期宮廷文人與詠史詩
第五節 後期下層文人與詠史詩
第六節 陳子昂與詠史詩
第七章 唐代——詠史詩的繁盛期(盛唐)
第一節 盛唐詠史詩的內涵和情感指向
第二節 李白與詠史詩
第三節 杜甫與詠史詩
第四節 道教詩人吳筠與詠史組詩
第八章 唐代——詠史詩的繁盛期(中晚唐)
第一節 中晚唐詠史詩的繁盛及其時代政治和歷史文化原因
第二節 中晚唐詠史詩的思想情感指向
第三節 劉禹錫與詠史詩
第四節 杜牧與詠史詩
第五節 李商隱與詠史詩
第六節 體制龐大、蔚為大觀的中晚唐詠史組詩
餘論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