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啟

宋公啟

宋公啟,子姓,名啟。是宋元公的曾孫,公子褍秦的孫子,公孫周的兒子,宋景公的侄孫。

基本介紹

  • 本名:宋公啟
  • 別名:名啟
  • :子姓
  •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宋國
  • 主要作品:《正義》
  • 職稱:君主
  • 性別:男
史料記載,知識延伸--宋國歷代君主,宋姓起源,宋國故城,彭城故城,

史料記載

《左傳》記載宋景公無子,以公孫周的兒子得與啟在宮中撫養為嗣。前469年十月,宋景公在出遊的時候去世,宋景公的寵臣大尹擁立啟為國君,而右師皇緩,大司馬皇非我、司徒皇懷、左師靈不緩、司城(即司空)樂茷、大司寇樂朱鋤等六卿反對,大尹和啟投奔楚國,六卿擁立得繼踏體肯位,為宋昭公。
而《史記》記載前469年,宋景公死後,公孫糾的兒子特為父報仇,殺死景公的太子繼位,特就是宋昭公,而沒有宋公啟的相關紀錄。

知識延伸--宋國歷代君主

宋微子→微仲→宋公稽→宋丁公→宋湣公→宋煬公→宋厲公→宋僖公→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宋穆公→宋殤公→宋莊公→宋閔公→子游#→宋桓公→宋襄公→宋成公→公弟御#→宋昭公→宋文公→宋共公→宋平公→宋元公→宋景公→宋公啟#→宋昭公→宋悼公→宋休公→宋桓侯 →宋剔成君→宋康王
宋公啟
圖片

宋姓起源

宋姓是當今中國第二十二大姓,在台灣排名第五十二。
宋姓出自子姓,是黃帝的後裔。宋姓的始祖是商王乙的兒子微子啟。微子啟,是商朝第三十代帝王乙的兒子,名啟,封於微,是紂王辛的哥哥。因為紂王荒淫無道,微子啟見進諫無效,便假裝生病,不再參與朝政。周武王滅商以後,把商朝舊都商丘附近的土地封給了微子啟,建立了宋國。七百多年以後,宋國被齊國聯合楚國和魏國滅掉。亡國後的宋國子民,有的就把宋作為自己的姓,從此姓宋。
宋姓在隋朝以前已經分布在河南,湖北,河北,山西,陝西,江西,山東,甘肅,安徽,浙江等地,唐初,宋姓開始進入福建,四川和廣西驗灑譽。南宋時期,趙構南逃,宋姓也跟著發展到浙江,江蘇,湖南和廣東,到清朝康熙年間,福建和廣東的宋姓開始進入台灣。
宋姓的主要聚居地有:京兆,西河,廣平,敦煌,河南,扶風,介休棵糊危海,安眾,長安,豫章,章陵,青州,沛國,錢塘,樂陵,五華,梅州,潮州等。

宋國故城

古宋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建國,是春秋時期有名的五霸之一,在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其都城在今商丘。可惜宋城在明朝弘治十五年( 1502 ),被黃河決口淹毀。九年後,即明正德六年( 1511 ),知州楊泰在故城北面又新建了一座宏偉壯觀的城,其南門正是宋城北門故址,這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歸德古城,正德八年( 1513 )又建了四門外樓,以後又經過多次重修,到 1926 年仍保存完好,南門城樓重檐挑角,樓上懸橫匾三塊,中間為“南通古毫”,西為“眾志成城”,東為“古宋名城”。其餘三門即西、東、北三座城門樓也都重檐挑角,懸掛匾額,十分雄偉。這四座城門分別叫:南拱陽、北拱辰、東賓陽、西輊澤。全城 93 條街道成棋盤式格局,整個古城規劃嚴整、造型古樸、獨具特色。人們到商丘,憑弔古鞏籃雄祖跡,無不親臨城樓,由歸德古城聯想宋國故城, 3000 多年的歷史長河,該蘊藏著多少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彭城故城

彭城歸宋,應在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時期,此時宋經濟繁榮,國力較強,為春秋五霸之一。當時宋都睢陽(商丘),戰國時期,宋悼公(前403-前395)曾遷都彭探檔估城。(楊寬《戰國史》)。當時的彭城,據《戰國策·趙策三》記載是:“千丈之城,萬戶之邑相望也。”這期間,曾經發生歷時8個月、涉及13個諸侯國的圍城、攻城的彭城爭奪戰。楚國得之,曾為守城配備300輛戰車。 【附】戰國時宋都彭城證 余考戰國時宋都彭城,又別有說以為證者。《水經 睢水注》:“睢水又東逕睢陽縣故城南,周成王對微子啟於宋,以嗣殷後,為宋都也。秦以為碭郡,漢高祖嘗以沛公為碭郡長。天下既定,五年,為梁國。文帝十二年,封少子武為梁王。”漢以睢陽為梁,蓋承戰國地理言之。宋亡已在戰國晚年。竊疑睢陽為梁,猶在宋亡之前。蓋宋先已遷都而東矣。故漢乃以睢陽為梁國。此戰國時宋東遷,不都睢陽之證,一也。(《莊子 人間世》,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司馬彪曰:“商之丘,今梁國睢陽縣,”今按:此亦證莊周著書時,宋已不都睢陽,否則周亦不稱為商之丘也。)又《泗水注》:“黃水東流逕外黃縣故城南,於春秋為宋之曲棘里,故宋之別都矣。”《漢志》外黃《補註》:“王先謙曰:春秋宋黃邑,戰國屬魏。故《國策》蘇代曰:決白馬之口,魏無黃、濟炒嫌陽。亦稱外黃,見《魏世家》,太子申過外黃。張耳為魏外黃令,見《耳傳》。”是外黃在齊、魏馬陵之戰時,固已屬梁,否則魏軍不得逾人之別都以為戰。(《集解》云:“外黃時屬宋,”非是。恥抹企《宋策》云:“過宋外黃,”蓋襲史文而增宋字,不足據。)外黃與睢陽相近,外黃既為魏有,睢陽之西蔽已失,敵氛及於國都,宋決不安。此宋在戰國時東遷,不都睢陽之證,二也。《泗水篇》云:“泗水又南過平陽縣西,”《注》:縣即山陽郡之南平陽縣也。《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齊田肸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朱右曾云:“平陽故城在兗州府鄒縣西三十里,”其時梁之東鄙,已遠及鄒、兗。若宋都睢陽、外黃,則為近在梁肘腋之里,何緣及齊同師?《魏策》蘇秦說魏合從亦曰:“魏地東有淮、潁、沂、黃,煮棗、無疎。”若宋都睢陽,魏境不得遠包淮、沂。又《韓世家集解》引《紀年》:“齊宋圍煮棗,”其事在魏哀王七年。《後漢 郡國志》煮棗在濟陽郡冤朐縣。魏境是時猶東達今山東之曹州。此以地勢言之,又知其時宋必東遷,不都睢陽之證,三也。又《淮水注》:“惠成王十七年,宋景敾,衛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十八年,王以韓師敗績諸侯師於襄陵。”《漢志》襄邑,師古曰:圈稱云:“襄邑宋地,本承匡襄陵鄉也。宋襄公所葬,故曰襄陵。”《史記正義》:“襄陵,今歸德府睢州也。”(程恩澤《國策地名考》:“襄陵在歸德府睢州西一里。”又《齊策》:“犀首以梁與齊戰於承匡,”程氏《地名考》:“承匡在睢州西三十里。”)今考惠成十七年,田期伐魏東鄙,敗魏於桂陽,遂乘勝深入,而宋衛會之,至於襄陵。時襄陵已屬魏。襄陵在外黃睢陽間,距睢陽尤近。宋於其時殆已避梁而東矣。此宋東遷不留睢陽之證,四也。又《淮水注》:“王以韓師敗諸侯師於襄陵,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戰國策》:“邯鄲之難,楚使景舍起兵救趙,邯鄲拔,楚取睢濊之間。”此蓋即一時事。程恩澤《國策地名考》云:“睢濊,二水名。《水經注》睢水出陳留縣西浪蕩渠,東南流至宿遷縣,合泗,亦曰睢口。即汴水支流也。濊水本名渙水,由永城縣東南流入宿州西南境,又睢水支流。二水之間,當在今商邱(古睢陽縣。)寧陵睢州一帶。魏之東南境,楚之東北境也。”據此則睢、濊之間,實逼宋都。楚、魏接壤,宋非遷居無以自安,其證五也。《齊策》蘇秦(按字當作代。)勸齊王釋帝而舉宋,其言曰:“有宋,則衛之陽城危。有淮北,則楚之東國危。有濟西,則趙之河東危。有陰平陸,則梁門不啟。”此言宋之疆域甚備。且宋偃之世,宇土方廓。然今考之,陽城《史記》作陽地。《集解》裴駰云:“濮陽之地。”(程氏《地名考》:“濮陽今在大名府開州西南三十里。”)淮北,《史記正義》:“徐泗也。”(《地名考》云:“沛即淮北。”)東國,《正義》謂下相,(張氏《釋地》:“下相故城在今宿遷縣北七十里。”)僮,(《釋地》:“在今睢寧縣境。”)取慮(《釋地》:“在今靈壁縣北。”)也。陰,《史》作陶,《正義》:“陶定陶,今曹州也。”平陸,《正義》:“兗州縣也。”然則宋之邦域,西不及于歸德、商邱,否則烏言乎有陰、平陸而梁門不啟哉?此宋東遷不留睢陽之證,六也。又《秦策》或人之說秦王曰:(今誤作黃歇,詳《考辨》第一三二。)“秦、楚之兵構而不離,魏氏將出兵而攻留方與銍胡陵碭蕭相,故宋必盡。”程氏《地名考》:“方與,今山東濟寧州魚台縣北。胡陵,今魚台縣東南六十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