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把“白銀貨幣化”界定為“白銀從商品變成貨幣的過程”,並從白銀供給與白銀的商品化著手,深入分析宋代白銀生產、使用和商品銀流通情況,以是否具備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種職能為標準,細緻梳理、考訂、編排歷史文獻,用豐富的史料描述了宋代白銀逐步從商品變成貨幣的歷程。
基本介紹
- 書名: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
- 作者:王文成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
- 頁數:386 頁
- 定價:68 元
- ISBN:9787548205029
- 副標題: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
《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把“白銀貨幣化”界定為“白銀從商品變成貨幣的過程”,並從白銀供給與白銀的商品化著手,深入分析宋代白銀生產、使用和商品銀流通情況,以是否具備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種職能為標準,細緻梳理、考訂、編排歷史文獻,用豐富的史料描述了宋代白銀逐步從商品變成貨幣的歷程。
《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把“白銀貨幣化”界定為“白銀從商品變成貨幣的過程”,並從白銀供給與白銀的商品化著手,深入分析宋代白銀生產、使用和商品銀流通情況,以是否具備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種職能為標準,細緻梳理、考訂、編排歷史文...
主要從事中國經濟史、雲南地方史研究,出版《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主編《雲南經濟史料輯校》《雲南大百科全書,歷史卷》等著作,在《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趙小平,歷史學博士,雲南大學教授,兼任鹽業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商業史學會理事、《鹽》學術顧問、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第三節 宋代水閘體系遭到的毀滅性破壞 第四節 重建水閘體系,各有側重 第六章 吳淞江流域市鎮的產生 第一節 由軍鎮形成的市鎮 第二節 由港口形成的市鎮 第三節 由寺廟集市形成的市鎮 第四節 由“草市”形成的市鎮 第七章 搖城與三江口的關係 第一節 考古發現搖城遺址 第二節 有“稻田三百頃”的搖城...
遼夏金元史研究 宋代會川城的進築及對夏防禦體系的構建岳凱峰(337)《宋史党項傳》校勘訂補十三則劉暢彭向前(348)西夏白銀的貨幣化研究馬洋(357)金代禮部對外交往職能考論孫久龍遲安然(369)金代會寧、蒲與、胡里改、恤品、合懶建置考孫文政(377)宋元時期民窯瓷器造物觀的嬗遞—以“磁州窯”為例侯志剛蘭...
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發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
”世界著名經濟史學家貢德弗蘭克也認為:“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自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曾說:“在社會生活、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諸領域,中國(宋朝)無疑是當時最...
第六節 唐代兩稅法改革引發的貨幣爭論 第五章 五代十國時期的貨幣流通 第一節 五代十國時期的經濟與社會 第二節 五代時期的貨幣流通 第三節 十國時期的貨幣流通 第四節 貨幣流通中的問題及錢弘億反對鑄造鐵錢的觀點 第六章 豐富發達的北宋貨幣經濟 第一節 北宋的經濟社會發展 第二節 北宋貨幣流通的特點 ...
因黃金自然產量有限,貨幣數量短,結果必定會是商品價格下降。這就是所謂的通貨緊縮。歷史有了另一種行進方式。唯一黃金本位貨幣情況下,通貨緊縮對於經濟發展不利,為了增加貨幣數量,美國出現了不可兌換的紙幣。這說明,通貨緊縮如果不能因為白銀再幣化,就會導致貨幣脫離黃金形態走向紙幣形態。加上美國1861至1865年的...
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著交換範圍的擴大,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就逐漸代替其它商品充當貨幣。因為金銀的自然屬性,如同質、可分、便於保存、體積小、價值大、能攜帶等,最適宜於作為貨幣的材料。馬克思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貨幣既然是一種商品,它就具有商品的屬性,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宋史研究諸層面》是一部由鄧小南、方誠峰編著的書籍,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宋史研究諸層面》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鄧小南主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方誠峰副教授執行主編,集中了一批宋史研究中青年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書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學術史”部分,對宋代政治、制度、社會、性別諸領域的...
(三)規定主幣和輔幣:主幣是一國流通中的基本通貨,輔幣是主幣單位以下的小面額貨幣。 (四)自由鑄造、限制鑄造,即金屬貨幣流通下貨幣鑄造權的規定。 (五)有限法償和無限法償,即法律規定貨幣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六)準備制度。貨幣制度主要有以下幾種: 銀單本位制是以白銀為本位幣的一種貨幣制度,歷史悠久。
銀本位制是指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在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中銀本位的歷史要早於金本位。銀本位制的運行原理類似於金本位制,主要不同點在於以白銀作為本位幣幣材。銀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其名義價值與實際含有的白銀價值一致。銀本位分為銀兩本位與銀幣本位。複本位制 複本位制指一國同時規定金和銀...
2019年4月29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決定:王文成任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副院長。出版圖書 主要貢獻 在中國經濟史領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明城鄉市場發展與貨幣流通格局的演變”,先後出版《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中國農商關係思想史》(參著)等著作,在《中國經濟史研究》、《思想戰線》...
總有一些錢幣,是時代的見證者,比如秦代的半兩、漢代的五銖、唐朝的開元通寶、宋代的交子、清代的道光通寶。作者以錢幣學家和史學家的眼光,挑選出不同時期的50種錢幣進行講述。這其中不僅包括中央政府鑄造的錢幣,也包括地方政府、農民起義軍,甚至是反叛者鑄造的錢幣;在地域上,不僅包括中原大地,也兼顧了新疆、...
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貨幣史 在我國貨幣史上,白銀自漢代已逐漸成為貨幣金屬,到明代白銀已貨幣化,中國真正成為用銀之國。但實行的是銀兩制,...
唐代兩稅法雖以貨幣計算,但繳納仍折實物。宋代徵稅,只是偶有折銀。元代科差雖行色銀,但積糧仍為谷粟實物。唯自明代一條鞭法實行以後,不僅差役全部改為銀差,而且田賦除蘇杭等少數地區仍徵實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餘也均已一律改徵折色,即折為色銀。與此同時,賦役征課也不再由里長、糧長辦理,改由地方...
到了宋代,銅,鐵錢並用,鑄錢數量相當可觀,在我國元朝和明朝時期主要推行紙幣,銅錢鑄造較少。明中葉以後,白銀成了主要貨幣,銅錢僅用於小額支付,但它仍然是政府發行的重點。清朝延續了銀、錢並行的貨幣體制,隨著西方貨幣和金融制度進入中國,銀兩的使用受到銀鑄幣———銀元的大力衝擊,舊式的銀幣漸漸被近代貨幣...
逋賦現象在宋代以來史籍中的記載逐漸凸顯,在明清時期更甚。前人研究成果多聚焦於唐、宋和清代,而對明代的逋賦問題關注不足。明代財政史素以難治著稱,繁雜的數據、史料難以處理,而且可關注的研究點不容易深入。逋賦與明代財政體制變革存在較大聯繫,但並未引起學界的足夠重視。基於此,《逋賦治理與明代江南財賦管理...
宋朝鄉役制度變遷再識——以“富民”為中心的考察 制度如何成為手段:吳潛在慶元府治理中對財政制度的運用 元代國家資產管理與王朝興衰 明代中葉以降賦役核算技術的演變趨勢 明代朝覲經費的地方財政化 明代財政貨幣化下的馬政制度變遷 明代雲南衛所經費收支中的折肥與折銀——兼論屯糧折銀與雲南貝幣流通的衰微 “士紳...
中古清河崔氏家傳文化研究 宋代家庭對於佛教寺院的供養——以石刻文字為主 知識女性在近代社會轉型中的家庭角色分析——以《大公報》女編輯、記者為實例 明代白銀貨幣化與社會變遷 唐宋茶馬互市的演變 試說宋代“系官田產”的類型及來源 天津近現代史上的猶太人及其經濟社會生活 補《隋書·宰相表》兼論隋政權核心構成...
各種界定名稱都有其合理性,這恰恰說明十三行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研究前景。福建社會科學院徐曉望的論文《隋唐宋琉球與台灣北部的十三行文化》,雖然研究主體也是“十三行文化”,但其研究的具體對象顯然不同於冷東的文章。徐曉望在北宋李復的書信中發現一條有關琉球國的記載,所記北宋的琉球國對待華人很客氣,設館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