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翠竹翎毛圖軸

宋人翠竹翎毛圖軸

《宋人翠竹翎毛圖軸》是宋代畫作,作者佚名,採用南唐後主李煜金錯刀的手法,是一幅花鳥圖軸,表達了宋代繪畫所謂“寫生”的精義。此畫幅對生態有著深刻的觀察和了解,是一幅形神皆兼的寫實作品;在構圖上以近景為主,各景物均勻地分布在畫面中,具有前後的空間感。這幅畫的筆墨質樸,除了部分細枝外,都以先鉤輪廓線再填染顏色的“雙鉤填彩法”畫成,行筆有很多起伏提頓的地方,其中以坡石和竹葉的輪廓線最為明顯。而竹葉部份,採用特別的顫動式的線條,整體用筆方面,起伏變化較明顯,偏向於南宋的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人翠竹翎毛圖軸
  • 作者:佚名
  • 創作年代:宋代
  • 屬性類別:中國古畫
  • 畫幅規格:185×109.9厘米
  • 收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品介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

作品介紹

主題與關鍵字:竹、雉(錦雞.雉類)、山雀、枸杞
宋人翠竹翎毛圖軸
宋人翠竹翎毛圖軸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153-154
故宮書畫圖錄,第三冊,頁137-138此畫幅無落款,是宋人作品。中寒雪初飄,一對雉雞蹲伏坡石上。翠竹數竿,山鳥三兩成群,棲於枝葉間,另有一鳥振翅欲飛,沉寂的畫面中又添具生動之趣。竹以雙鉤為之,竹葉全用戰筆。此幀筆墨古樸,雄雉胸腹間微有異樣,系原畫絹破損,經後人補筆者。

創作背景

宋《宣和畫譜》對李煜的記載云:“李氏能文,善書畫。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畫亦清爽不凡,別為一格。然書畫同體,故唐希雅初學李氏之錯刀筆,後畫竹乃如書法,有顫掣之狀,而李氏又復能為墨竹,此互相取備也”,因知李後主金錯刀法,是其書畫之特色,並為後人所宗法。
惜金錯刀的顫筆畫,至今已無作品傳世,然該幅的筆法和記載中所言相類,故以其為例,從中略窺蹊徑,以期對金錯刀法有所體認。

作品賞析

宋人翠竹翎毛圖軸
山鳥四隻
此幀的筆墨樸拙,除部份細枝外,俱以雙鉤填彩法畫出,行筆多起伏提頓之處,尤以坡石和竹葉的輪廓線表現得最為顯著。其中竹葉的用筆顫動有神,收筆時拋鋒直落,就如同手握靈蛇在左右掙動一般。對這種特殊的顫筆,有謂可代表南唐李後主“金錯刀”筆法一說。
《翠竹翎毛》記錄了鳥類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片段。寒天積雪未深,天氣還不是十分寒冷,於是鳥兒們便出來活動了。叢竹下的石坡上,安靜的蹲踞著一對雉雞,但它們上方的竹林間,卻不是那麼安靜了。
四隻黑臉噪()中,三隻停棲在竹枝上,其中一隻張口欲言,似是在和正飛離的那隻相呼應,好像有什麼事發生,這讓寂靜的畫面頓時生動了起來,可見畫家安排之巧。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