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彩陶俑

宋三彩陶俑

四川制陶歷史非常悠久,成都周邊的營盤山文化(公元前3500—前3000年)、寶墩文化(公元前2700—前1800年)的陶器都十分豐富。從夏前到商周,從寶敦文化到三星堆、金沙文化,再到豐富無比的漢代陶器……直到生動而神秘的宋三彩陶俑,四川陶器源遠流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宋三彩陶俑
  • 出土地點:四川
  • 館藏地點:四川
  • 所屬年代:宋代
圖1圖1
圖2圖2
圖3圖3
彩陶歷史
四川的彩色釉陶器,可追溯到漢代,四川漢墓出土過許多綠釉或黃釉陶馬、搖錢樹座、匜、爐、壺等,釉面均勻光亮,工藝技術已很嫻熟,這時四川還出現了綠釉彩繪黃釉陶壺。漢代陶器上所施的綠釉和黃釉都是低溫鉛釉。唐代,四川邛窯燒造出許多精美的高溫唐三彩,所飾之釉為無鉛高溫釉,器物多為實用器。到了宋代,四川各地窯口(包括磚瓦窯)紛紛燒制宋三彩陶俑,主要用作冥器。
為什麼要用這么多的宋三彩陶俑作冥器?這跟宋代的社會變遷和喪葬習俗的演化是密不可分的。宋代多戰事,尤其是南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重心南遷,使長江流域以南發生很大變化。土地私有加劇,佛教進入民間,各宗教思想和各民族習慣的相互吸收加大,火葬盛行,堪輿術流行,“世俗化、現實化、實效化”之風成為宋代社會民俗文化的主流。當時民俗有天曹、冥府、鬼神之說。《永樂大典》卷八一九九、十九庚、陵字內,收錄了金(南宋)元時期張景文著的《大漢原陵秘藏經》,在這部講述唐宋時期墓葬形制和埋葬習俗的書中說:“大凡葬後墓內不立盟器神,亡靈不安,天曹不管,地府不收,恍惚不定,生人不吉,大殃咎也。”為防妖魔鬼魅對幽宮的滋擾和侵害,也即為了生者的吉祥,故在墓中放置許多鎮墓辟邪的陶俑冥器。
圖1是宋代成都地區的武士俑。虎背熊腰的武士身著鎧甲,站在高台之上,有點像當代守衛重要機構大門的武警,顯得格外威武雄壯。在墓中,武士俑總是成對出現,被放置在墓里最前面的左右角,面朝外,它是幽宮最重要的守衛者,其體型格外高大,有的竟高達1米有餘。
圖2是一對文吏俑,體態端莊,神態祥和,好像是幽宮裡的管家與調度。這種陶俑施釉較滿,釉色鮮艷,釉面光亮,雖然是鉛釉,但無“泛鉛”(又叫“銀釉”)現象。它在溫暖、潮濕的四川地下,歷經800年,還艷麗如新,實屬難得,這可能是釉料含鉛量偏低、燒制溫度達900℃以上所致。
圖3:一對匍匐俑守護在墓主人近旁。以往有人把匍匐俑稱為跪拜俑、伏拜俑、臥伏俑等。其實這對匍匐俑並不是在“拜”墓主人,而是驅妖逐魔、鎮墓辟邪的仰觀俑和伏聽俑。其中一個舉頭仰觀,觀察“天曹”,它是專司感應天意的仰觀俑;另一個則匍匐在地,全神貫注,伏耳靜聽,它是專司“地府”動靜的伏聽俑。它們忠心耿耿地守衛著墓主人的魂魄,以保風水永在,使生者永遇好運、永享安寧。
我國最早的人首鳥身形器物出現在四川三星堆商代青銅器上,距今已有3000多年了。秦漢以後,在我國各地的石刻、磚塑、壁畫上,人首鳥身的形象屢見不鮮。它擔當著守護幽宮安寧和載運墓主人升天的重要職能。張景文在《大漢原陵秘藏經》中說它叫觀風鳥,是驅逐邪魔的神煞。鎮墓用的人首鳥身俑最早出現在隋代,晚唐至五代時期,四川墓葬中的人首鳥身俑跟寧夏西夏王陵出土的迦陵頻伽相當相似,直至南宋四川仍有這種形態的人首鳥身俑。筆者認為,宋代人首鳥身俑是古代羽人和佛教中的迦陵頻伽在歷史演變過程中融合而成的鎮墓之神,它能協助墓主人升天,負責驅逐來自空中的邪魔。人首鳥身造型伴隨陰陽幾千年,可以看出死後歸天的思想意識是多么地根深蒂固,同時也反映出人們飛上藍天的企盼是多么地久遠。
臥犬,幽宮的犬又稱為玉犬。犬陪伴人類已有幾千年歷史,其嗅覺靈敏度是人的1000倍。犬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幽宮裡也少不了它來看宅護院。這隻金黃釉臥犬,抬頭遠眺,注視著地面的動靜。圖7的綠釉大神龜仰首張目,口吐瑞氣,生動而神秘。其神態跟金代畫家張矽所畫《神龜圖》中的龜幾乎一模一樣。龜是長壽的兩棲動物,早在新石器時期人們就視其為保護神,殷商時期則把龜甲作為決定重大事項的卜具。宋代冥器中的龜,擔負著驅趕山邪海魔的重任,代表著長生不老和基業的穩固。圖8是一組伏龍,在我國古代文化中,龍能跑能飛,能隱能現,能翻江倒海,能呼風喚雨、吞雲吐霧,龍是獨特的靈異神物,龍圖形出現在墓葬中已有8000年的歷史了。在四川漢代畫像墓磚中,有墓主人乘龍車升天的畫面。這兩對蟄伏的龍弓身遠眺,蓄勢待發,隨時準備騰空而起,顯得格外生動而神秘。
在幽宮裡,各路鎮墓大神組成了天、地、海、空等全方位的防衛體系,它們默默無聲地盡著自己的職責,守護著墓主人的魂魄和那裡的風水,那裡應該是十分安靜的。但是,有的墓里設定了吶喊俑的職位。圖中的吶喊者跪姿,身著長袍,手握竹木質或紙質傳聲筒(已腐),竭盡全力大吼或高歌,以嚇走邪魔,這在墓俑中是十分少見的。圖10的枕形連體俑則顯得格外纏綿,給陰寒的幽宮增添了幾分溫馨。成都一帶宋墓的連體俑呈人首蛇身纏絞狀,起源於伏羲、女媧。這種枕形連體俑出自遂寧市射洪縣一帶。雅安市一帶的連體俑更有意思,中間捲成被窩狀,兩端各露出一人頭,合眼酣睡,很是安逸。它們象徵著繁衍昌盛,多子多孫。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不同地方的墓俑有著不同的地方特色,一般說來成都地區比較規範,跟其他省份較為接近。遂寧地區的陶俑中持物俑較多,如持鏡俑、持箱俑、持布匹俑等,體現出“事死如事生”的漢唐遺風猶存。雅安地區的陶俑更具特色,除了常見的文武俑外,更多的是商旅和南亞胡人。這些頗具特色的宋三彩陶俑,體現出另一種神秘,讓人們的思路從陰森的幽境中走出來,去探尋陽光照耀下的南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看看當時社會的經濟和文化是何等的繁榮。
透過這些精美、生動、艷麗的宋三彩陶俑,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工匠的藝術創作才能是多么令人驚嘆。這些寓意深奧的古代藝術珍品很值得人們給力保護、收藏與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