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大壩村

安順大壩村

大壩村位於西秀區雙堡鎮西面,距鎮政府所在地7.5公里、安順城區30公路。大壩村東抵007縣道和安紫高速公路,西接九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土總面積10273畝,全村轄6個自然村,共有農戶374戶、總人口1542人。該村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生態秀美、資源豐富,利於發展經果林、生態養殖和鄉村休閒旅遊。2013年以來,大壩村黨支部以創建五好黨組織為目標,實施富民強村戰略,深入開展“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積極加強基礎建設,發展多元經濟,實施村莊改造,推動村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近年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貴州省新農村‘整鄉推進’示範村”、安順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順大壩村
  • 地理位置:西秀區雙堡鎮西面
  • 面積:10273畝
  • 人口:1542人
抓基礎、改面貌、強民生,最佳化人居環境,抓產業、擴規模、建體系,提高經濟效益,抓招商、重開發、促投資,增強發展活力,

抓基礎、改面貌、強民生,最佳化人居環境

五年前,大壩村還屬於省級二類貧困村,經濟落後,環境惡劣,村寨道路坑坑窪窪,泥濘四濺,污水橫流,房前屋後柴草亂堆亂放,豬屎狗糞到處可見,每到熱天,村里臭氣衝天,令人發嘔,到過這裡的人無不怨聲載道。為改變貧困面貌,從2012年起,大壩村先後搶抓貴州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項目和貴州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等良好機遇,積極爭取項目,跨出了美麗鄉村建設的第一步,即實施村莊建設與環境治理。根據村民們制定的“科學規劃、住宅統一、超前發展、民眾自願、量力而行”的建設思路,大壩村開始通過“除舊布新”的模式實施村居改造,第一批28棟農家別墅統一粉刷淺黃牆面,鋪蓋藍色小瓦,每幢別墅二層半共330平米,造價35萬元,室內有2個客廳、7間臥室、2個衛生間、1個書房、1個雜物間,樓下還有1個車庫。第一批別墅群建成後,引起不同凡響,幾乎每天都有幹部民眾前來參觀學習,農家別墅也成了本村民眾奮鬥的目標。為保證先富起來的村民都能住上別墅,2014年初,大壩村應民眾要求,啟動第二批農家別墅建設項目,按照第一批建築風格規劃土地,目前153棟別墅建設完成過半。
豪宅應配好環境、好設施,這是大壩村廣大村民另一個發展目標。於是,大壩村支兩委幹部忙裡偷閒四處尋求建設資金,截止目前,已完成15公里通組道路硬化、13公里刺梨產業園便道建設、治理山塘20000立方米、改造安裝通水網管2000米、建成3000平米的活動廣場、安裝30套健身器材、沿街栽種160棵綠化樹、建成花池18個、安置垃圾箱30個、安裝太陽能路燈30盞。通過實施美麗民居和基礎設施建設,廣大村民民眾生活幸福甜蜜,很多媒體都稱道大壩村正在打造山裡的“華西村”。

抓產業、擴規模、建體系,提高經濟效益

一直以來,大壩村幹部民眾都認識到:發展農村經濟,產業是支撐。只有立足本村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全力培育壯大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優勢產業,加快構建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才能推動大壩村經濟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鑒於此,大壩村因勢利導,在村支書陳大興的帶領下,大壩村確定了產業定位,即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業。於是,由村支書帶頭髮展特色種養業,示範種植金刺梨和開展生態養雞,並組建安順市大壩村延年果(金刺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安順市大壩村香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全村以金刺梨種植為支柱產業,合作社會員日益增多,目前村民入會率已達到80%,形成了“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種植面積也年年擴增,截止目前,已建成育苗大棚48個,金刺梨種植面積達到2600畝,另栽種冰脆李和葡萄共600畝,同時發展林下養雞、養鵝、養兔共16000餘只,成為安順市規模最大的生態種養殖和育苗基地。2014年,大壩村特色種植養殖業總產值達到5600萬元,人均增收3.6萬元。
生態農業是鄉村旅遊業的催生濟,大壩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秀美的田園風光促成鄉村旅遊業蓬勃發展。2014年10月,大壩村發揮優勢,圍繞“春天賞千畝白花,秋天摘萬枚金果,冬天泡山里溫泉”的發展思路,成立大壩村旅遊協會,啟動鄉村旅遊休閒設施建設,目前已整合各類建設資金1300萬元,建成旅遊接待中心768平米、公共廁所1座、休閒涼亭3個、田園步道5500米、開心農場3處、農耕體驗區3處,引導村民開農家旅館7家、農家樂4家。2015年1-8月,接待避暑客人160人、遊客5600人次,旅遊收入142萬元。

抓招商、重開發、促投資,增強發展活力

依靠招商拉動發展是大壩村經濟成長首要的、關鍵的因素。大壩村以盤活土地為突破口,引進農業開發企業流轉土地,將各家各戶零散的土地整合起來連成片,高標準規劃開發建設,讓農業綜合開發創新的能量產生“裂變”,給山區農業帶來了巨大變化,使原來“望天收”的崗坡薄地變成了豐產的水澆地,大片的荒山、荒地變成了高產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截止目前,大壩村本著“農民自願、互利雙贏”的原則,已流轉土地1800畝,引入農業開發公司3家,建成家庭農場4個,發展農業生產大戶16戶。通過整合土地開發使用,農業規模效應日益凸顯,部分農民既可以生產自留地,又可以就近務工掙錢,流出土地的農戶人均年收入可增加8000-12000元。不僅如此,大壩村還把發展目光放到山間地下,不遺餘力地將隱蔽價值的現有資源開發使用,形成促進大壩村加快發展的經濟支撐。2014年初,大壩村引進礦產資源開採企業投資1200萬元挖掘開採地下水資源,成功開發出生態溫泉水井,溫泉日供水量1000噸,水溫46℃。大壩村支兩委趁勢而上,發動村民用土地入股開發經營,目前村民已入股土地76畝,正在修建休閒度假中心,計畫三年後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屆時,預計溫泉休閒中心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20萬元,為每戶入股村民增收3-6萬元,同時可帶動本村80人就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