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鄉麒麟舞

安鄉麒麟舞

安鄉麒麟舞是民國初期流傳安鄉縣的一種歲時節令舞蹈。它是根據傳說中的麒麟,這一種形似鹿、獨角、全身鱗甲,但性情溫柔、善良,行走迅速,不踩生草,不踐昆蟲,被尊為吉祥象徵的仁獸,而編排的一種以動物習俗為主體的傳統民俗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鄉麒麟舞
  • 特色:傳統民俗舞蹈
  • 地區:安鄉縣
  • 性質:歲時節令舞蹈
表演,現狀,

表演

安鄉麒麟舞
安鄉麒麟舞以前多
安鄉麒麟舞
安鄉麒麟舞
在春節期間和結婚辦喜事的場合表演,如遇主人娶媳婦,麒麟背上還要坐一小孩,送進洞房,將小孩放在床上,這時嗩吶學小孩哭聲。這套表演稱為“麒麟送子”,主人要送“紅包”表示感謝。

現狀

“麒麟送子”的故事起源於南朝。傳說那時有個叫徐陵的人,小時很聰明,八歲能寫文章,十三歲通曉《莊子》、《老子》之言,而且喜愛博覽各種史書,能言善辯。有一天,其父聽說王候們視為菩薩化身的“神僧”寶志來游,便帶徐陵去參見,寶志撫摩其頭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後人便以“麒麟兒”稱讚人家小孩聰明。杜甫在《草堂詩箋·徐卿二子歌》中說:“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這說明唐朝民間已有“麒麟送子”的風俗習慣了。
安鄉麒麟舞第一代傳承人是安豐鄉老藝人李福翠(已故)。據他說:“民國二十四(公元1935年),澧縣孟寶秀教我們跳麒麟舞,開始在澧縣、常德一帶活動,因為我們八個徒弟都是安鄉人,又回到安鄉縣玩了很長一段時間。至於孟師傅從那裡學來的,我們不清楚。建國後,我們又教了幾個徒弟,一般在春節期間玩玩”。
由此可見,麒麟舞於1935年才傳入安鄉,李福翠的師傅叫孟寶秀,清末學藝,是麒麟舞的第幾代傳人不清楚。與李福翠同輩學藝的安鄉人共有八人,分布在安凝鄉、安豐鄉、安裕鄉、安康鄉等地。每年春節八個師兄弟集中起來四方竄戶玩燈,活動在常德、安鄉、澧縣、津市、臨澧一帶。安鄉麒麟舞僅此一脈。
安鄉麒麟舞
安鄉麒麟舞
孟寶秀去世後,安鄉的八個徒弟每年歲時節令斷斷續續勉強堅持活動。1979年安鄉文化館組隊參加常德地區民間藝術匯演,當年由李福翠帶領的徒弟杜四兒、裴仁之排練的安鄉麒麟舞參加了匯演,表演有“揮珠進財”、“揚珠點彩”、“晃頭探珠”、“翻身尋珠”等節目。當舞台上麒麟一口氣表演完滾、頂、轉、蹲、啃、踩等十八個動作後,觀眾暴以熱烈的掌聲,並獲得了演出一等獎。此後由於多方面原因,無人學藝,傳承難以延續。現在,傳承人年歲已高,急待培訓傳承新人。
因此,安鄉麒麟舞目前可以說已頻臨絕跡。
近年來,安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安鄉麒麟舞的表演程式、動作、場記、服務、導具的製作及音樂曲譜等進行了搶救性的收集、挖掘和整理,正在全力搶救這項已難得一見的安鄉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