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昭舞,土族語稱為“千佼日”,”,是歌舞相結合的形式,無樂器伴奏,是指土族地區流傳十分廣泛的一種古老舞蹈。關於其名稱,起初似由文人墨客們以歌詞襯句中的“安昭”一詞而命名的。婚慶年節時,安昭舞在庭院或打麥場上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昭舞
- 土族語:稱“千佼日”
- 意為:“彎曲”或“轉圈
- 分類:祭祀安昭舞節慶安昭舞婚禮安昭舞
簡要介紹,歷史起源,風格特色,
簡要介紹
安昭舞,,意為彎曲轉圈,以舞蹈基本動作而得名。大凡逢年過節,或舉行婚禮等喜慶活動,土族民眾(多為青壯年)便身著民族服裝,聚集於場院或家中轉槽周圍,結隊圍成圓圈,由1—2名長者或“把式”(土族稱“杜日金”)領唱領舞,眾人在後隨舞,並以襯詞伴唱和聲。安昭舞的基本動作是:先向下彎腰,雙臂隨步態左右擺動,即第一步向右擺動,第二步向左擺動,第三步左腳高跳,身體隨之向右翻轉一周,雙臂上舉。如此循環,周而復始。安昭舞種類較多,主要有《興馬老》、《召引召》、《拉熱拉莫》、《索羅羅》等。屬於家曲中喜慶、歡樂之曲類。曲調與舞步配合緊密,節奏明快,並隨著歌詞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女性舞蹈動作優雅、秀氣、溫柔,男性則粗獷、開朗、大方。安昭舞步伐輕盈,節奏明快。尤其是那些身穿花袖長衫的土族阿姑們以幽雅柔和的舞姿翩翩起舞時,恰似仙女伴隨彩虹降臨人間。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申報的“安昭”人選,列入傳統舞蹈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起源
關於安昭舞的來歷,民間傳說頗多。有的認為它是魯氏太太降王莽時,為了迷惑王莽而跳的一種舞蹈;也有的認為,跳安昭舞是“土族人民為了禮讚山川神的恩惠,歌頌先民的業績,祝福土鄉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牛羊肥壯等等為主要內容,以歌舞的形式抒發土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還有的人認為,“古時,人們從事群體狩獵生活。圍著自己的獵獲物在歡呼、雀躍,抒發自己無比喜悅的情感,表現頑強剽悍的性格,象徵豐收和勝利。”孰是孰非,不得而知。不過,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安昭已經成為土族人民自娛自樂的一種重要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風格特色
1. 這是和宗教信仰風俗相關,以祭祀禮儀為中心的宴會舞蹈。其特點是會在祭祀活動中邊供拜,邊吃喝,邊歌舞,場面充滿虔誠、熾熱、歡騰的氣氛。
2. 安昭舞具有鮮明的民眾性、社會性與風俗性,緊緊地裹纏在土族城鄉(尤其在農村)日常生活禮儀、節日、喜慶和宗教祭祀等宴會活動中,具有風格多樣,舞蹈琳琅滿目的特點。
3. 土族至今婚娶時保持歌舞共賀習俗,而且流傳地域甚廣。結婚時,飲酒作樂,歌舞達旦,沿襲著這類古風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