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敦尼王朝
- 外文名:Nervan-Antonian dynasty
- 創建時間:96年
- 滅亡時間:192年
- 別稱:涅爾瓦-安敦尼王朝
- 皇帝數量:7位
- 首位皇帝:涅爾瓦
- 末代皇帝:康茂德
簡介,歷代皇帝,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奧勒留和維魯斯,康茂德,
簡介
安敦尼王朝(公元96—192年)
安敦尼王朝共經歷了6位皇帝的統治,他們分別是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敦尼、馬可·奧勒留和康茂德。除去奧理略將元首的頭銜傳給自己的兒子康茂德外,其餘的繼承都不是以血緣為基礎,而是以過繼為基礎的。之所以稱之為“安敦尼王朝”,是因為當時的羅馬統治者一般都認為,安敦尼的統治時期是羅馬帝國最發達和最繁榮的時代,並認為元首本人就是君主的最理想的典型。因此,在傳統上就為他確立了“虔誠的”這一榮譽稱號,並將以涅爾瓦所開創的王朝稱之為安敦尼王朝。
安敦尼王朝可以明顯地分為二個時期。這一王朝前四位元首統治的時期(公元96—161年)是中央政權最穩固的時期。在當時,不但政治穩定,經濟也有了快速的發展,義大利和行省到處都出現經濟繁榮的景象,難怪當時的人們都稱這個時期為帝國的“黃金時代”。
但從馬可·奧勒留開始,帝國境內繁榮的局面逐漸消失,奴隸制危機的跡象到處出現。邊境也開始多事,強大的帕提亞人屢犯東疆,而當羅馬軍隊疲於抗擊時,北方的日耳曼人又乘虛而入,奧勒留被迫親率大軍予以抗擊,結果因染瘟疫而死於戰爭之中。當康茂德繼位時,羅馬帝國已經處於政治和經濟全面危機的前夕。
歷代皇帝
涅爾瓦
(Nerva,96—98年在位)
涅爾瓦為羅馬舊元老貴族出身,曾參與了公元96年推翻圖密善的宮廷政變,後經元老院推選而成為元首。涅爾瓦即位不久,就發誓,凡國之大事皆得與元老院磋商,並且保證不隨意殺害元老。此外,他又對羅馬的一些制度作了必要的改革。他赦免了被圖密善放逐的人,恢復了他們的財產,緩和了他們的敵意;建立了救濟貧困農民和窮人孩子的制度,並將價值6000萬塞斯退斯的土地分配給貧民;同時,他還免除了許多捐稅,降低了遺產稅,解除了韋帕薌強加於猶太人的捐獻。他緊縮開支以彌補國庫的虧損。然而,過分的節儉也引起了近衛軍士兵的不滿。公元98年,近衛軍在卡斯佩里烏斯·埃里亞努斯的帶領下包圍皇宮,要求皇帝釋放刺殺圖密善的刺客,並殺死他的幾個顧問。涅爾瓦在近衛軍士兵的脅迫下被迫讓步。這件事給了他很大的教訓,使他徹底認識到:沒有軍隊支持的元首是無法對帝國行使統治的。於是,他便效法奧古斯都,認自己的一位軍事將領、上日耳曼尼亞的總督馬爾庫斯·多爾披烏斯·圖拉真為繼子,並授予他愷撒的名字和保民官權力。這樣一來,圖拉真不但成了涅爾瓦的繼承者,而且也成了他的共治者。圖拉真是一位大統帥,有豐富的行政經驗,而在他的背後則有強大的上日耳曼軍團。涅爾瓦把圖拉真過繼為兒子實際上也就解決了用軍事因素鞏固新的統治的困難任務。
圖拉真
(Trajan,98—117年在位)
圖拉真出生於西班牙,他是從外省貴族爬上元首寶座的第一人。
圖拉真是一位優秀的統帥,同時也是一位頗有行政才能的執政官。他鑒於前朝之失,採取了較有效的措施來緩和各方面的矛盾。他尊重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注意吸收東方各行省的大奴隸主貴族參加元老院,擴大元老院的基礎;他改革地方行政;任命一些忠於職守的親信到行省去做總督,改善中央和行省的關係;他懂得培養民力的重要,乃輕徭薄賦,減輕人民的負擔,並用政府貸款的方式,幫助小農維持生計。此外,他還沿襲涅爾瓦所創行的辦法,即由政府拿出一部分稅款在各地設立基金,用以養育貧苦無告的孤兒。他獲得了元老院贈給他的“最佳元首(Optimus princeps)”的稱號。
在對外政策方面,圖拉真則脫離了早期帝國的傳統,而是復活了共和時期的侵略傾向。公元101—106年,圖拉真曾二次興兵攻打多瑙河下流的達契亞人,推翻了達契亞國王戴凱巴路斯的統治,把他的王國變為羅馬的一個行省,並將大批羅馬士兵和貧民移植到那裡去屯墾。現今的羅馬尼亞就是由這些羅馬人的殖民地發展而來的。
隨後,圖拉真又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亞洲,與帕提亞交兵。自公元前一世紀中葉以來,帕提亞一直是羅馬帝國的勁敵,兩國之間戰爭不斷,疆界時有變動。公元105—106年,駐守在敘利亞的羅馬軍團,根據圖拉真的命令占據了巴勒斯坦與阿拉伯沙漠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和西奈半島,建立了羅馬的一個新行省——阿拉伯行省。接著在公元114年,圖拉真又以亞美尼亞王國的宗主權問題為藉口,向帕提亞大舉進攻。他親率大軍占領了亞美尼亞,隨即揮師南下,占領了兩河流域,攻陷了帕提亞的首都特西豐,直抵波斯灣口。圖拉真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三個行省,那就是:改亞美尼亞王國為亞美尼亞省;在亞述的故址上設立亞述省;在兩河流域設立美索不達米亞省。
然而,圖拉真在亞洲西南部所取得的這些勝利並沒有維持很久。就在圖拉真與帕提亞作戰正酣之際,它的後方爆發了猶太人的起義,圖拉真迫於形勢,不得不從兩河流域回師,但在途中染疾,病逝於小亞細亞南部的西里西亞。圖拉真一死,他在兩河流域的那些措施也隨即化為烏有。
哈德良
(Hadrian,117—138年在位)
圖拉真在彌留之機,將哈德良收為養子。哈德良也是西班牙人,原系圖拉真的表侄。從早年起,他就跟隨圖拉真轉戰各地,深得這位皇帝的賞識,被不時委以重任。圖拉真死後不久,他便被敘利亞軍團推為元首,這一行動不久又得到了元老院的批准。
哈德良繼位後所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停止東方戰爭,與帕提亞國王締結和約。他放棄了圖拉真所設立的亞述省和美索不達米亞省,並且讓亞美尼亞重新成為僅僅依附於羅馬的小王國,把羅馬帝國在東方的邊界縮回到幼發拉底河。哈德良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帝國全部力量極度緊張的代價之下,圖拉真的東方征服才可以進行下去。而在當時,北方和西方的邊防力量十分空虛,美索不達米亞的居民又明顯地對羅馬懷有敵意,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固守越出幼發拉底河右岸很遠的新邊界將是一個異常困難的任務。在其他的邊界上,哈德良也放棄了大規模進攻的政策,而僅著眼於防守。為了抵禦日耳曼人的南侵,他在現今德意志的南部築了一道長城,把萊茵河上游與多瑙河上游連成一片。此外,他又在不列顛島北部建造了橫貫東西的“哈德良邊牆”,以防禦那些居住在現今蘇格蘭的“蠻族”的侵入。
哈德良在位時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就是用兵巴勒斯坦,鎮壓猶太人的起義。公元132年,哈德良出巡巴勒斯坦,他想在耶路撒冷的原址上另建一座新城,使之成為羅馬人的居留地。同時,又想在原先耶路撒冷的耶和華神廟的場址上建立羅馬主神朱庇特神廟,以加強對猶太人的控制。這就引起了巴勒斯坦全部猶太居民的大規模起義。領導這次起義的是牧師葉列薩爾和綽號為巴爾——科克巴(意為“星辰之子”)的西門,鬥爭較前更為激烈,哈德良派大軍前往鎮壓,結果花了3年時間才最後把這次起義鎮壓下去。
經過這次戰爭,巴勒斯坦變成了一片荒漠,猶太人也就失去了他們的鄉邦,流寓於世界各地,直到1948年,他們才在聯合國的同意下又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以色列共和國”。
安敦尼
(Antonius Pius,138—161年在位)
公元138年,哈德良病逝,其養子安敦尼即位,安敦尼是哈德良妻子的外甥侄兒,也是第一位出身於高盧地區的元首。在安敦尼統治的23年中,他繼承了哈德良的政策。對內注意調整各方面的關係。他即位後首先免除人民的欠稅,將大量私產捐入國庫,並全部承擔節日費用。同時,又購買酒、油、米、麥,免費將其分配給平民。他善於理財,勤儉治國,所以死後國庫盈盈,結存達27億塞斯退斯。他勤於朝政,“如關心自己一樣關心別人”。他繼續推行哈德良的法律自由政策,限制對奴隸使用刑具,嚴厲懲罰主人無故殺害奴隸。他獎勵教育,供給貧兒就學,擴大教師和哲學家的特權。對外,他主張採取防禦政策。但為了保衛邊疆,他也舉行過一些軍事活動。在不列顛,羅馬人擊退了蘇格蘭部落的騷擾,並把邊界向北推進了100公里。在黑海北部,從北高加索向前推進的阿蘭尼人,攻襲本都北岸的希臘城市,後又侵犯了奧力維亞;羅馬軍隊從美西西開來救援,並一舉擊退了阿蘭尼人的入侵,免除了阿蘭尼人對這一地區的大規模蹂躪。
奧勒留和維魯斯
新元首上任之初,首先碰到的便是帕提亞人的入侵。公元161年,帕提亞國王伏洛居斯三世侵入敘利亞,維魯斯率兵反擊。起初,羅馬非常順利,他們不但將帕提亞人清除出敘利亞和亞美尼亞,而且還深入美索不達米亞,占領了帕提亞的兩個都城——塞列夫克亞和特西豐。但是好景不長,羅馬還是在公元166年退出了美索不達米亞。
公元167年,維魯斯班師羅馬,受到了羅馬人民的熱烈歡迎。然而維魯斯在給羅馬帶來勝利喜訊的時候,也給羅馬帶來了災難。一種可怕的傳染病隨著東方軍的歸來而迅速向帝國各地蔓延。瘟疫不但吞噬了無數的人丁,影響了兵源的補充;而且也減少了國庫的稅收,使國家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而這一切又給日耳曼人的入侵提供了條件。
公元178年,馬科曼尼人和夸德人再次進攻帝國邊境。奧勒留統軍征討。公元180年,奧里略因染瘟疫而死於文都滂那(維也納)。帝國形勢處於極度緊張狀態。
康茂德
繼承奧勒留的是他的親生兒子康茂德。早在公元176年,康茂德就被奧勒留任命為共治者。康茂德是一位放蕩、輕佻和優柔寡斷的人物。他繼位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有利於對方的條件下,跟馬可曼尼人和夸德人締結了和約。
返回羅馬後,康茂德便埋頭於首都的各種享樂之中,把國事的管理交付給自己的寵臣近衛軍長官培倫尼蘇斯等人。他常常把自己打扮成角鬥士和與野獸搏鬥的獵人,在競技場上毒打手無寸鐵的人們和獸類。
公元183年,發生了陰謀謀殺元首的事件,參加這一活動的有元首自己的妻子克里斯革娜和妹妹琉啟拉。陰謀泄露後,康茂德便大肆屠殺貴族,並用各種方法討好士兵和羅馬民眾,增加近衛軍的薪金,免費讓羅馬民眾觀看角斗表演,結果使軍紀敗壞不堪。185年,他竟將培列尼蘇斯交給譁變的士兵,任其處理。此後,他便公開地參加了角鬥士,並把自己搬到角鬥士營房裡去住。這種喪心病狂的行動,引起了宮廷近臣們的強烈不滿。公元192年12月30日,以近衛軍長官列圖斯為首的一些宮廷官吏,發動政變,將康茂德殺死在角鬥士的營房裡。安敦尼王朝至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