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縣三鋪地區鐵銅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方向》是由安徽省地礦局三二五地質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孫慶安、劉世英、馬增憲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濉溪縣三鋪地區鐵銅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方向
- 成果登記號:19860136[01496]
- 第一完成單位:安徽省地礦局三二五地質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860136[01496] |
項目名稱 | 安徽省濉溪縣三鋪地區鐵銅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方向 |
第一完成單位 | 安徽省地礦局三二五地質隊 |
主要完成人 | 孫慶安、劉世英、馬增憲 |
主題詞 | 鐵礦;銅礦;成礦作用;成礦模式;安徽;濉溪;三鋪 |
成果摘要
濉溪三鋪地區是安徽省鐵銅礦重要成礦預測區。該課題是在大量地質普查勘探資套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對全隱伏區進行了系統的成岩、成礦條件的綜了成礦機制和成礦模式,圈定了七個遠景地段。 詳細研究了早古生礦層位上寒武統進行了劃分和對比,按地質力學觀點,確定了與成礦有構造帶等控礦構造,並發現一條北東向的成礦後主要張性斷裂帶,對三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首次對主階段侵入體進行了岩石相帶的劃分。劃個階段岩漿侵入活動,探討了岩漿演化規律,確定規模最大的燕山早期活動,與成礦關係最為密切。通過對主階段侵入體含礦性的分析,並與相對比,認為岩體具有含鐵銅且偏銅的特點,為今後在本區進一步尋找重要依據。 利用區內六個礦床、二百五十個礦體的豐富資料,劃分造類型,查明了礦體空間分布、形態產狀。確立了內外矽卡岩區別標誌交代蝕變類型及蝕變分帶,提出外帶鎂矽卡岩是成礦的有利岩石。總結、二帶、三地層、四特徵”的找礦標誌。 選用了多種數學地質方法別分析建立了鳳山組下段與肖縣組團山段地層劃分對比的定量標誌;利出成礦元素與其它元素之間的相關關係套用R一因子分析和逐步回歸分礦有關的指示性元素組合;用吉波夫定律法估計了鐵、銅遠景地段儲量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化研究的有益嘗試。通過數理統計岩的銅量背景值和異常下限;並圈定了Cu、 Ag、 Bi、B、 Co各類異現了鍶鋇比值可作為一種有效的地化找礦標誌。為成礦預測提供了重要的系統地收集編制與整理了磁測資料和岩礦物性參數,為開展本課題研究料;報告所引用的經電算數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