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廬江縣羅河鐵礦床構造研究

《安徽省廬江縣羅河鐵礦床構造研究》是由廬樅地區鐵礦會戰指揮部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治強、黃常立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廬江縣羅河鐵礦床構造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840205[00845]
  • 第一完成單位:廬樅地區鐵礦會戰指揮部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840205[00845]
項目名稱
安徽省廬江縣羅河鐵礦床構造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廬樅地區鐵礦會戰指揮部
主要完成人
王治強、黃常立
主題詞
鐵礦;構造控制;安徽;廬江;羅河

成果摘要

1.在綜合分析區域地質背景的基礎上,對鐵礦床、礦體、礦柱的控礦構造條件、特分析,從而基本闡明了礦體展布規律。指出新華夏系構造的主尋控礦作系與東西向構造不同級序形跡間的複合控礦格局和型式。論述了“饅頭對礦床的重要空製作用。 2.對不同級別的控形成機制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其中對於層狀裂隙帶、斜列裂隙帶作了,從而深化了對礦體排列組合形式的認識。指出了構造脈動作用決定成多階段性,這個結論是比較符合礦區實際。3.將構造發生、發展和成岩、成礦過程統一於一定的空兩者聯繫起來,這是研究構造、成岩、成礦的有效方法之。報告中將構礦分為火山前構造期、火山成礦構造期、晚火山構造期,並將火山構造個階段是恰當的,所提出的依據較充分,結論明確。利用地層界面等深梯度線厘定出在單斜構造上迭加褶皺如“饅頭狀凸起”、東東向褶皺,這不僅對緩傾斜地區勾劃出低級褶皺提供了經驗,而且為成提供了重要依據。報告作者對大量岩心進行了認真觀察,精心素描並岩心裂隙產狀。 5.在研究礦床構造的同時,對區域礦化、蝕變的期做了有機的聯繫,對蝕變分帶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