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琅山
- 地理位置:安徽省黃山市黟縣
名字來源,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文化氛圍,歷史悠久,文化景觀,地圖信息,
名字來源
琅山的“琅”,屬一種玉,先人取琅山之意,謂此山乃寶山。
地理位置
巍巍琅山位於黟縣、祁門、石台三縣交界處,海拔800餘米,是佛教聖地九華山山脈的余脈分支,亦屬牯牛降山脈的支脈,山高林密,山中野蘭花叢生,乾隆年間此處僧人栽植的四季桂花林,沁人心脾的香味瀰漫在幽靜的山壑間,古木林中飛鳥的鳴叫聲好似一幕幕的快樂的交響樂,山谷間長年雲蒸霧繞。
氣候條件
琅山山地,四季雨水充沛、土壤肥沃,以紅壤、黃壤為主,山上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山澗常年水流潺潺,水質清澈,甜美可口,嘗上一口,香甜味侵入心扉,醒腦悅目。山中空氣新鮮,如若上山,原本煩悶的心可變的心明氣爽。
文化氛圍
這天然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氣候條件,為古代僧人、文人墨士及四方遊客所青睞,清道光十八年,安徽池州秋浦經進士陳之瑞應茗溪盛氏家族邀請為盛氏族譜撰序,期間登上琅山朝拜後、經下游村莊孫家的漩溪塔邊返回池州,被這裡的優美景致和淳樸民風吸引,曾賦詩讚曰:
山巒奇觀景色秀,奇聞異事千古留;
佛光普照仙境地,夢牽魂繞伴君游。
又賦聯:
漩溪塔下水中月月中月圓,
琅山庵上太空日日午日紅。
此後,石台、祁門和黟縣的人們以登上琅山庵求佛、暢遊漩溪河、登臨漩溪塔為平身一大樂事。
歷史悠久
琅山歷史悠久。據村中老者和眾居士敘述,唐宋時期這裡就有眾多尼姑在此雲集修行,尼姑庵多座,山中有一地名“尼姑壇”,舊址依在,地形獨特,歷來為地理先生稱讚。傳說盛唐時期,地藏王高僧雲遊四方相中這塊寶地並在此做短暫修煉,但由於龍脈尚淺的緣故,只好作罷,前往九華山山脈登基駐足,後來,觀音菩薩和眾多高僧得此音訊,皆找尋此處修煉,民間相傳由於地藏王菩薩的親授弟子在此住持修行,“九華老爺”地藏王菩薩把琅山作為九華山的佛教分支,並賜名“棲雲庵”,如今庵堂雖毀,後來本地眾多居士自發修建了簡易的廟宇並從九華山請來菩薩至於室內,供四方香客朝拜。
琅山被地藏王菩薩賜名為九華山分支佛地後,接踵而來修行的僧眾不計其數,現在上山可以看到清朝乾隆年代和鹹豐時期得道高僧的墓園,據傳,高僧修成正果後,坐缸圓寂,今日此處尚存多處墓園,其中兩個住持大法師(圓空大法師和普照大法師)的墓園氣勢宏偉,保存完整,據考證分別為乾隆戊戌年1778年、鹹豐十年1860年所建,歷代名人雅士及信佛之人贈送的匾額散落本地村民家中。
琅山還是觀音菩薩曾經的修煉場所。村民稱為“棲雲庵”香堂前的一座山峰尖似銀針,據傳就是觀音菩薩的寶物銀針所挑,並賜名“香爐峰”。“棲雲庵”香堂前後的原數十畝田地,當年為僧尼所開闢,現已是茂林修竹。散落古木林壑間的佛家建築遺蹟和叮咚清脆的泉水聲依稀述說著香火旺盛的佛家勝地——琅山的傳奇。
文化景觀
琅山奇聞異事很多,當你來到琅山腳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塊如木船型的巨石,據傳說這快巨石取名“般若石”,是觀音菩薩安放在此,代表航木船,寓意誠心向佛之人“往生”時,可用此木船將你的靈魂送往實現自己夢想的“天界”,不在受“六道”輪迴之苦。
前方不遠處可見的三棵碩大的桂花樹,樹幹挺拔茂盛,已是深秋時分,尤聞余香陣陣。奇特的是這三棵桂花樹呈三角之式排列,寓意“桃園三結義”,廣交天下豪客名士和信佛之人,再前行,一座橫搭在山谷間的名為“虔心橋”的遺蹟出現在你的眼前,示意人們上山拜佛務必“心誠”,更要心無雜念。可惜此橋不存,只留下溪水兩岸殘損的橋蹲。
上琅山有左右兩條登山石階,都是古羊腸小道,當年僧眾在陡峭的石林間鑿琢石板階梯的痕跡很是清晰。順著右行陡峭的古道拾階而上,石階蜿蜒曲折,是考驗你的意志是否堅定的時候了。通過“南天門”關隘後復行數里地到達終點“棲雲庵”(路上,還可撿到野生的板栗和毛栗),便可朝拜你心中聖神的佛了。
如果是左行登山,一路景致更佳,途中還有一塊奇石,名為“仙人指路”。順著仙人所指的方向,一條高數丈的瀑布,似一條細長的玉帶連天接地,一瀉千里,瀑潭深不見底,水花飛濺中清脆的瀑布撞擊潭水的叮咚聲不絕於耳,濕身那是一定的。這潭水冬暖夏涼,據說是仙人沐浴潔身之處,名為“仙人潭”。登山道的一側還有一山洞,名為“觀音洞”,傳此洞是觀音菩薩潛心修煉之所。一巨石塊豎立洞前,名為“護心石”,洞中的一切神秘、幽深、寂靜,讓你不經意的屏住呼吸,山洞外四面懸崖峭壁,怪石嶙峋,令人嘆為觀止。
由於氣候和土壤的因素,過去的僧尼利用這裡山水資源,開闢漫山的茶園,換取食物。唐、宋、明、清時期琅山生產的茶葉就被賜為“貢茶”,琅山茶葉蘭花香味濃郁,味甘醇,葉如翡翠,泡後清香四溢,品嘗後令人心醉神怡,可謂茶中珍品,當地茶農們繼承了茶葉的傳統製作工藝,琅山的茶葉因此名聲大振,來寶溪的遊客如沒帶回一份琅山茶定會成一大憾事。
站在山間放眼遠望,那倩影婆娑的鄉村土屋群,那碧波蕩漾的琅山湖(大塢水庫)——垂釣者的樂園,水面上方成群的飛鳥和白鶴,時而在空中蹁躚起舞,時而扑打水面激起水花,給美麗的琅山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在琅山,每年上山求佛和遊玩的人近萬人次,山上的棲雲庵內長年香火不斷,居士們的布施和社會上的各種捐助也有碑刻記錄。
琅山還是紅色旅遊勝地,也是現代青少年革命歷史教育的重要場所。在解放戰爭時期,原寺中高僧和寺中念書的師生曾動員國民黨一個團的部隊起義投誠,這或許就是佛法的善舉吧。
地圖信息
地址: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