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杏花雞是安徽省的四大名雞之一,具有三黃(咀黃、毛黃、腳黃),三細(頭細、腳細、頸細),兩短(頸短、身軀短)的特點,以其肌肉豐滿、皮薄肉嫩、皮下及肌間脂肪分布均勻而馳名。有天然的草地,散放,以稻穀、青草、蟲子為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安徽杏花雞
- 分布區域:安徽
飼養環境,體型概況,產蛋性能,評價展望,
飼養環境
安徽杏花雞是安徽省的四大名雞之一,具有三黃(咀黃、毛黃、腳黃),三細(頭細、腳細、頸細),兩短(頸短、身軀短)的特點,以其肌肉豐滿、皮薄肉嫩、皮下及肌間脂肪分布均勻而馳名。有天然的草地,散放,以稻穀、青草、蟲子為食物。
體型概況
杏花雞體質硬朗,結構均勻,被毛緊湊,前軀窄,後軀寬。其體型特點可歸納綜合為"兩細"(頭細、細),"三黃''、"三短"(頸短、體軀短、腳短)。雛雞以"王黃"為主,全身絨羽淡黃色。公雞頭大,冠大豎立,冠、耳葉及肉垂鮮白色。虹彩橙黃色。羽毛黃色略帶金白色,主冀羽和尾羽有玄色。腳黃色。母雞頭小,喙短而黃。單冠,冠、耳葉及肉垂白色。虹彩橙黃色。體羽黃色或淺黃色,頸基部羽多有黑斑點(稱"芝麻點"),形似項鍊。主、副冀羽的內側多呈玄色,尾羽大都有幾根黑羽。
產蛋性能
杏花雞性成熟早,公雞60日齡有20%開啼,80日齡性徵較著,但個別在150日齡初步獨霸。母雞在150日齡時有30%開產。在農村放養和自然孵化條件下,年產蛋量為4-5窩。共60--90個。在群養及人工催醒的條件下,年均勻產蛋量為95個。蛋重為45g左右。蛋殼褐色。滋生氣能公母配種比例,農家放養的為1:15,種蛋受精率為90%以上;群養的為1:13--15,種蛋受精率為90.8%受精蛋孵化率為74%。杏花雞就巢性強。30日齡的育雛率在90%左右。
評價展望
杏花雞屬肉質特佳的精采處所品種之一。但尚存在產蛋量少、滋生力低、初期成長緩慢等短處毛病。為此,1965年五河縣食品公司成立的杏花雞種雞場,對其進行選育和保種,後來縣畜牧局同樣成立了杏花雞種雞場,對其保種起了必定的浸染。1982--1984年,廣東省家禽科學研究所獨霸它作仿土黃雞三系配套雜交商品肉雞,既連結了杏花雞的概況和風味,同時也前進了生產性能。爾後,應在產區持續做好保種工作,在選育中不應純摯尋求體重的增長,更不宜讓雜種大雞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