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9年1月經安徽省政府批准在原宣城縣南郊創建“安徽省揚子鱷養殖場”。
1982年6月,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安徽省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1986年,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名為“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8°30′-119°35′ ,北緯30°18′-31°18′,座落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郎溪、廣德、涇縣及蕪湖市南陵等5區、縣境內。
地貌
保護區濕地地處長江下游丘陵平原水網區,為皖南山區向長江沿岸平原的過渡地帶,海拔20~200米,包括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等濕地類型,主要由青弋江、水陽江、漳河、南漪湖等水體及周邊沼澤灘地組成。
氣候
保護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和暖溫帶半溫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9℃,年均降水量約1294毫米,年均相對濕度28%,年均無霜期229天。
水文
保護區內南漪湖為宣城市內的天然湖泊,分為東西二湖,湖面面積約為100平方千米,水位為8.5米時,總蓄水量為3.5億立方米,入湖水流發源於南面山區,出水經水陽江向北流入長江。
土壤
保護區土壤類型以紅土壤、水稻土、黃棕壤等為主。
保護目標
保護區的工作重點轉向野生保護,努力恢復和改善
揚子鱷棲息地,提高揚子鱷自然繁殖力和幼鱷存活率,不斷擴大野生種群數量。
動物
保護區內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30種,真菌116種。
有野生植物776種,其中蕨類植物28種、裸子植物12種、被子植物736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2種,包括水杉、銀杏;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5種,包括香樟等。作為揚子鱷洞穴隱蔽及營巢用的植物有44種。
有野生脊椎動物340種,其中魚類有54種,兩棲類有24種,爬行類有50種,鳥類有176種,獸類有36種。此外,還有昆蟲類470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4種,包括揚子鱷、雲豹、黑麂和梅花鹿;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6種,包括虎紋蛙、鴛鴦、白鷳、勺雞、穿山甲、小靈貓等。
保護區為野生揚子鱷主要分布區之一,有揚子鱷分布的池塘面積約0.41平方千米,分布有揚子鱷約150條。
植物
保護區內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其中丘陵地區植被以灌草叢為主。人工營造經濟林主要有馬尾松、國外松、杉木、茶樹及毛竹、油桐等樹種。
以上數據截止2013年
區域範圍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8565平方公里,由8個片區構成,分別為朱村片、高井廟片、楊林片、紅星片、夏渡片、雙坑片、中橋片、長樂片。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三個功能區,其中核心區面積為5188平方公里,占保護區總面積的27.94%;
緩衝區面積為2506平方公里,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3.50%;實驗區面積為10871平方公里,占保護區總面積的58.56%。
保護機構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為安徽省林業廳直屬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正縣級單位。
為拯救揚子鱷這一瀕危物種,1979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在原宣城縣(現宣州區)南郊創建“安徽省揚子鱷養殖場”,1982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安徽省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1986年省級揚子鱷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直屬省林業廳,處級建制。
1988年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合署辦公,系“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性質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下轄宣州區、郎溪縣、廣德縣、涇縣、南陵縣等五個保護站。
2007年6月經安徽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為“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生態價值
自2003年以來,該保護區已連續10年實施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累計投放66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但由於野外棲息地遭受人為破壞、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人為捕殺等原因,野生種群走向衰落,僅存150多條,遠遠少於野生大熊貓數量,因此國家林業局決定啟動揚子鱷野外放歸自然工程,將人工繁育的揚子鱷放到野外,復壯野生揚子鱷種群
。作為全球最大的揚子鱷種群繁育基地,安徽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人工繁育揚子鱷已達10000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