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雙墩墓地

安徽六安雙墩墓地

該墓位於六安市金安區三十鋪鎮雙墩行政村長崗自然村境內,為一南北並列雙冢墓。墓室形制為“黃腸題湊”木結構,保存完整。墓葬周圍還發現清理了3座陪葬墓、1座車馬坑和2座陪葬坑。雙墩一號漢墓主墓室和車馬坑雖在唐代被盜,仍出土漆木器、銅器、玉器、金箔、銀箔、兵器、車馬器、封泥和植物種子、果實等隨葬品500餘件。經調查,在雙墩漢墓周圍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的範圍內,現存有大小墓葬30多座,其中包括雙墩在內的南北並列巨型雙冢墓計有4處,這些墓葬封土保存完好,俗稱“八大墩”。

基本介紹

概要,簡介,專家點評,結構規模,考古發掘,雙墩一號墓,發掘,歷史,考古價值,保護工作,探因,出路,

概要

時代:漢代
發掘領隊:楊立新

簡介

雙墩一號漢墓和六安國王陵區的發現,揭開了西漢六安國的神秘面紗,對研究六安國歷史、漢代諸侯王陵制度和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
據《史記》等記載,六安西漢時為六安國封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膠東康王少子慶為六安王(共王),歷夷王祿、繆王定、頃王光、育共五代,王莽時絕。一號墓出土有“六安飼丞”的封泥和鑄有“共府”銘文的銅壺,與六安國有關歷史記載相吻合,墓主疑為共王劉慶,二號墓為王后墓。以雙墩為中心的古墓群大致屬於西漢六安國王陵區,其他3處並列雙冢墓應是六安國另外三代王的王陵。

專家點評

這是漢代六安王的墓地,曾在古代被盜, 但其“黃腸題湊”的墓室結構仍非常清楚。這片墓地範圍很大,整體保護價值巨大。

結構規模

雙墩漢墓墓室形制為“黃腸題湊”木結構,保存完整。墓葬周圍還發現清理了3座陪葬墓、1座車馬坑和2座陪葬坑。雙墩一號漢墓主墓室和車馬坑雖在唐代被盜,仍出土漆木器、銅器、玉器、金箔、銀箔、兵器、車馬器、封泥和植物種子、果實等隨葬品500餘件。據悉,在雙墩漢墓周圍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的範圍內,現存有大小墓葬30多座,其中包括雙墩在內的南北並列巨型雙冢墓計有4 處,這些墓葬封土保存完好,俗稱"八大墩"。
六安雙墩一號漢墓考古現場六安雙墩一號漢墓考古現場
這種結構是西漢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這類墓葬僅在北京、河北石家莊、江蘇揚州、湖南長沙等地有發現,均為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在安徽省屬首次發現。考古人員在主墓室外圍發現了一周用方木構成的儲藏室,被分隔成不同的小區,用以放置不同的陪葬品,內有約20件大型銅壺,這些銅壺採用了錯金銀等技術,並在其上刻有“共府第六”、“共府第十”等文字。同時考古人員還發掘出了木俑、木車、木馬以及模印有"六安 丞"字樣的封泥等文物。按照西漢時期"士死如士生"的說法,墓室中所存放陪葬品的種類、位置以及數量對研究墓主人身份、地位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社會制度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史記》等記載,六安西漢時為六安國封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膠東康王少子慶為六安王(共王),歷夷王祿、繆王定、頃王光、育共五代,王莽時絕。一號墓出土有“六安丞”的封泥和鑄有“共府”銘文的銅壺,與六安國有關歷史記載相吻合,墓主疑為共王劉慶,二號墓為王后墓。以雙墩為中心的古墓群大致屬於西漢六安國王陵區,其它3處並列雙冢墓應是六安國另外三代王的王陵。雙墩一號漢墓和六安國王陵區的發現,揭開了西漢六安國的神秘面紗,對研究六安國歷史、漢代諸侯王陵制度和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
六安市三十鋪鎮雙墩一號漢墓是安徽考古史上規格最高、價值最大的古墓葬之一,它的形制和規模也是全國近年來發掘的古墓葬之最,這一發現堪稱我國重大考古發現,價值非同尋常。

考古發掘

該墓封土高11、底徑約60米,墓葬平面為中字形,東西向,由前後墓道、墓室組成,全長48米。墓道為斜坡式,前墓道長22、寬7米;後墓道長9、寬 4.5米;墓室長17、寬12米,墓口距墓底深11米。墓室內為“黃腸題湊”木結構槨室,保存較好,南西北三面為“題湊”,東面為門,正對墓道。題湊長 9.1、寬7、高3.5米(加四層蓋板高度,淨空高2.5米),內有木槨、石槨各1,木槨長4、寬3、高2.55米;石槨內有雙木棺,因尚未發掘尺寸不詳。題湊外有一周外藏室,用方木構築,室寬1.6、內高1.2米,保存較好,未發現盜掘跡象,內有不少隨葬品。
雙墩一號漢墓約在唐宋時期曾被盜掘,盜墓者已進入主室棺槨內,石槨、木槨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室內隨葬品已遭受盜掘和損壞(漆木器),從盜洞及槨室內已清理的部分遺物看,有漆木器殘片、五銖錢、玉器、金箔、銀箔、封泥和植物種子、果實等。外藏室保存完好, 內有不少隨葬品,僅在後室內已發現20件銅壺以及銅車軸、木馬、木俑等。
六安雙墩墓出土文物六安雙墩墓出土文物
根據文獻記載,六安西漢時為六安國封地,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註:六安國首封年代史書記載不一,《史記》為元狩三年,《漢書》為元狩三年。)封膠東康王子慶為六安王(共王),歷夷王祿、繆王定、頃王光、育等共五代,王莽時絕。
從該墓的墓葬形制看,封土巨大,墓的槨室為“黃腸題湊”結構,屬於西漢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 目前這類墓葬僅在北京、河北石家莊、江蘇揚州、湖南長沙等地有過發現,均為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而在我省尚屬於首次發現,這說明墓主的等級很高,屬於當時諸侯王一級的人物。其次,該墓出土的文物十分精緻。主要有玉器、漆器、木器、銅器等,不少漆木器貼有金箔或銀箔質的飛禽走獸圖案,有的還鑲嵌銀扣和玉石;有的銅壺上有錯金銀。這些文物做工精湛,精美華麗,屬於奢華物品,非王室人能夠使用。其三,在部分出土文物上發現有與六安國或六安王有關的文字記錄。如三件封泥上模印有“六安飼丞”的文字,在三件銅壺上分別發現有“共府第六”、“共府第九”、“共府第十”的銘文等。其四,墓內出土有“五銖”錢,墓葬時代當在漢武帝封六安國之後。其五,該墓“黃腸題湊”墓室和結構保存完整,這在全國也比較少見。根據該墓的地望、規制、出土文物和相關文獻記載綜合分析,推測極有可能是六安國王陵或高官之墓,對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工藝技術和墓葬制度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

雙墩一號墓

2006年3月-2007年1月,為配合國家重點工程滬漢蓉客運專用線合(肥)武(漢)段工程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六安市文物部門組成考古發掘隊,對線路上發現的7處文物點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其中六安雙墩一號墓葬是這次發掘工作的重點。發掘期間,國家和省級文化、文物部門的領導和專家曾親臨現場給予指導,六安市有關領導和部門、合武鐵路公司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發掘

六安雙墩一號漢墓,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三十鋪鎮雙墩行政村長崗自然村一高崗上,西南距六安市市區約10公里。雙墩一號漢墓為南北對稱的並列雙冢墓葬(南冢編號一號,北冢編號二號),相距10米。其中一號漢墓位於鐵路路基上。通過對墓葬及周圍的考古鑽探,探明封土正中下為一座“中”字形墓葬,並發現一直徑7×4米的盜洞;在墓冢西端有3座南北並列的小型西漢陪葬墓;在墓葬西南發現一座車馬坑,編號K1;在東墓道兩側有對稱分布的兩座陪葬坑,分別編號為 K2、K3;基本弄清了墓葬的有關結構和布局。
六安雙墩一號漢墓出土文物六安雙墩一號漢墓出土文物
首先對3座陪葬墓和車馬坑進行了發掘。陪葬墓均為“凸”字形帶斜坡墓道的土坑豎穴墓,墓向朝東,墓室連墓道長4.95-6.26米,墓室寬2.34-2.95、墓口距墓底深1.88-2.38米,棺槨已朽,痕跡依存。有的墓被盜,隨葬品有鼎、豆、壺、罐、鍅、井、灶等陶器和五銖錢等。車馬坑總長28米,由斜坡道和車馬坑組成,坑內四壁用木板作襯幫並用木柱撐擋,坑底鋪一層木板,均腐朽嚴重。車馬坑唐代被盜,擾亂嚴重,殘存8匹馬遺骸和4車殘跡,出土遺物有銅車馬飾件等120餘件。K2、K3為土坑豎穴,坑內有紅色彩繪遺蹟和鉛質模型小車馬器90多件,應為放置木馬、木俑的陪葬坑。
一號漢墓封土呈饅頭狀,底徑55米、高10米。封土採用四分法和二分法發掘,封土層次較厚,有相互疊壓現象,土質較松,未經夯打。一號漢墓為“中”字形土坑豎穴墓,墓口距墓底深10米,墓向朝東,由前後斜坡墓道、墓室、外藏槨組成,全長45米。其中墓坑長17、寬12米,東墓道長20、寬7米,西墓道長 8、寬4.5米。墓室為“黃腸題湊”木結構,長9.1、寬7米,南、西、北三面用長0.92、寬0.25、厚0.23米計922根的方木塊堆壘而成,木心向內,合縫嚴實,東端為對開式墓門。題湊上用四層方木料鋪設作蓋板,計143根,總厚1米,蓋板上用兩根縱向方木料壓板,底部有四層方木料鋪墊。題湊與內槨之間為迴廊,在題湊內壁南、西和北三面均有對稱的上、下兩層凹槽,在西北角存有一座迴廊門,推測當時的迴廊內曾用小方棍分隔成15個小室。槨室為重槨重棺。外槨為木槨,內外均髹黑漆,長4.6、寬3.1、高2.35米,東端對開一門。內槨為石槨,長3.9、寬2.34、高1.9米,內髹黑漆,北壁上端有雲紋紅彩,東端為對開石門。外棺為長方形,長2.8、寬1.4、高1.4米,髹漆外黑內朱,在蓋板兩側局部繪有三角形紅彩圖案。內棺長2.32、寬 0.95、高0.95米,髹漆外黑內朱,內棺外兩側有紅色雲紋彩繪,棺外蓋、兩側和兩端裝飾排列整齊的鎏金銅質柿蒂紋和菱形紋鑲件,棺蓋四角及中間兩側各放置一面銅鏡,鏡面朝上,整個內棺顯得華麗精緻。外藏槨用方木料建構,圍繞題湊一周呈“凹”字形,高1.4、寬1.6米。根據蓋板木料朝向和立柱排列,可分為15個室,東、南、北各是4個室,西3個室,每個室大小不等。外藏槨未被盜,保存完好,隨葬品有銅壺 、陶壺,以及大量的車、馬、人俑等模型木器。該墓木結構複雜,槨棺板及門板普遍採用“Z”字形、燕尾形、凸凹、邊搭等榫卯咬合,有的還用“S”形鐵件固定,外藏槨使用穿榫和半榫等連線立柱、橫樑,非常堅實。在槨室蓋板、墓門、門楣北側等處,刻有“南方”、“北方”、“上一……上七”、“北一”等表示方向和數字的文字和符號,屬於工匠建造墓室留下的記號。
雙墩一號漢墓在唐代曾被盜掘,盜墓者鑿穿“題湊”蓋板進入主室棺槨內,將墓主屍骨拖至棺外,現已採集。該墓雖早期被盜,仍出土漆器、木器、陶器、銅器、鐵器、車馬器、兵器、鉛器、玉器、封泥等500多件。漆器主要出土於槨室內,大多被盜墓者破壞,能辨認的器形有盤、耳杯、奩、盒、案、片籌、飾件等。漆器均彩繪各類動物、植物、捲雲、幾何形圖案,有的書寫“日”、“吉”、“明”等吉祥文字用語,不少器物鑲嵌銀扣,貼有各類人物、飛禽走獸、柿蒂植物等造型的金箔和銀箔,精美華麗。木器主要是車、馬、人俑、透空雕花板等。木馬為頭、身、腿分段製作拼裝而成,馬頭上有馬銜、馬鑣等金屬明器飾件。俑為木段雕制,有立俑、坐俑,有的衣著長袍或身穿短衣,有的頭戴冠飾,有的飾有彩繪,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木車模仿實用車製作,長1.2米,輪輻、轅、軸、輿、傘蓋等部件齊全,小巧玲瓏。銅器以壺、鏡、五銖錢為主,還有一些漆木器的腿和殘銅器。銅壺22 件,基本為素麵,其中一件全身布滿三角形和雲氣紋錯銀圖案,工藝精湛。部分銅壺上有銘文,一類表示壺的屬性、編號,如“共府第六”、“共府第八”、“共府第九”、“共府第十”,壺身造型一致;一類表示姓氏和壺的容積、自重,如“沈氏容十升重卅十斤第二”、“樊氏容十升重廿八斤十四兩”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共府第八”銅壺內發現有發酵的帶殼稻穀,是否屬於酒有待進一步檢測。銅鏡有十多面,均為日光鏡或昭明鏡,除一件較大外其餘直徑均在6厘米左右,這類小銅鏡背面的鈕均被砸掉,主要用於裝飾內棺。槨室內還出土一些漆木器上的鎏金銅飾件,有馬腿形、勾雲形、獸面形等,應為器物的足、鋪首和裝飾件。車馬器有實用和模型兩種,實用器為銅質,有的鎏金;模型器為鉛質明器,小而質差。兵器主要放置在石槨蓋板上,有銅戈、鐵戟計5件,木?和銅鐓都保存完整,木?的兩端繪有紅色線條,此外還有弩機、木弓、竹弓和弓弦。陶器大多出土於陪葬墓,有鼎、盒、壺、罐、鍅、井、灶等,均為泥質灰陶或紅陶,主墓室和外藏槨內有少量的仿銅素麵陶壺。玉器均出土於槨室內,有?、瑗、龍形佩、方形小印坯、玉板、圭、瑪瑙璜、玉片以及玉璧的殘片。有一件玉片四角有小孔,疑為玉衣或玉枕的殘件。封泥見於槨室內,其中有3件模印“六安?丞”的文字。墓室內還出土不少植物種子,經現場觀察有稻子、小米、紅棗、板栗、杏、李、瓜類種子和果實等,有的色澤如鮮。

歷史

根據文獻記載,六安西漢時為六安國封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膠東康王少子慶為六安王(共王),歷夷王祿、繆王定、頃王光、育,共五代,王莽時絕。雙墩墓葬為並列雙冢大墓,應為夫婦合葬墓。一號漢墓封土巨大,墓的槨室為“黃腸題湊”結構,並附有車馬坑、陪葬墓、陪葬坑等,屬於西漢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這說明墓主等級很高,是當時諸侯王一級人物。其次,該墓出土的文物十分精緻。不少漆木器貼有金銀箔或鑲嵌銀扣和玉石,銅器多為錯金銀工藝,玉器精雕細琢,這些文物做工精湛,精美華麗,屬於奢華物品,非王室人能夠使用。其三,該墓出土有“六安丞”的封泥和帶“共府”銘文的銅壺。“六安?丞”為六安國負責膳食的官員,“共府”與六安國第一代王共王慶的諡號對應。這些文字與《史記》、《漢書》中有關六安國的歷史記載相吻合,表明該墓屬於西漢六安國的王陵。其四,在雙墩墓葬西北約10公里處有一處東故城城址,城址地表散布的遺物有蟻鼻錢、木、磚水井和建築材料,據此推斷該城使用年代在戰國-漢代,應為 “六安王”生前的居住處。其五,墓內出土的“五銖”錢形制為武帝時期,未見晚期錢。劉慶在位38年,公元前83年死,其墓葬時代當在漢武帝封六安國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為西漢中後期。根據該墓的地望、規制、出土文物和相關文獻記載綜合分析,推測此墓是六安國始封王共王慶的陵墓,二號墓應為王后墓。
六安雙墩一號漢墓的內棺吊離墓穴六安雙墩一號漢墓的內棺吊離墓穴
歷史上雙墩周圍分布著許多古墓葬,由於農田改造、蓋房、修路,一些墓葬的封土被平掉。根據目前考古調查表明,在雙墩周圍2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仍分布有36 座大小封土堆,如琵笆墩、松墩、宴墩、小墩、玄武墩、青龍崗墩、大山墩、韓大墩、墩塘等。這些墓葬都坐落在地勢較高的丘陵土崗上,小的墓冢,高3-5、底徑10-20米,大的高10米、底徑達50-70米以上。其中以雙墩為中心約6平方公里內,有雙墩、高墩、馬大墩、三星廟墩等4處形狀相同高大的並列雙冢墓,各墓之間相距500-1000米不等,當地民眾稱之為“八大墩”。在這些墓葬附近的地表散布有板瓦、筒瓦、磚和井圈等建築構件,20世紀70年代,在馬大墩北冢西北邊修水渠時,曾經發現過一個車馬坑,結構與雙墩一號漢墓的車馬坑相同,出土過一些車馬器,這說明該墓的等級很高。雙墩一號漢墓的發掘及墓主身份的確定,表明這4處高大的雙冢墓葬,極有可能是六安國4代王的陵墓,這一區域的古墓葬應屬於西漢六安國的王陵區。
雙墩一號漢墓的發掘和西漢六安國王陵區的發現是一次重大考古發現。該墓黃腸題湊木結構複雜,墓室保存十分完整。題湊內迴廊分格室結構遺蹟,石質槨室十分獨特,內棺保存完整,裝飾精緻奢華,這在目前已發現的同類黃腸題湊墓葬中所罕見。此外該墓的外藏槨形制雖比北京大葆台、江蘇揚州的黃腸題湊墓外藏槨矮小,但有15個室, 是按照當時的諸侯王陵基本規制建造。尤其是發現保存完整的諸侯王陵區,這在全國尚不多見,對研究西漢諸侯王陵制度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該墓出土的文物十分精緻,主要有玉器、漆器、木器、銅器等,總體特點是做工精湛,造型獨特,精美奢華,時代特點鮮明,具有極高的工藝價值。這次考古新發現,揭開了西漢六安國的神秘面紗,對研究六安國歷史和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工藝技術、漢代諸侯王陵制度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

考古價值

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六安市雙墩一號漢墓正式開棺。這表明漢墓考古發掘工作已進入揭開墓葬、全面清理文物階段。據介紹,雙墩漢墓有可能是六安國始封王劉慶(共王)的陵墓,其對研究六安國的歷史和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工藝技術、墓葬制度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保護工作

作為“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安徽六安王漢墓堪比著名的馬王堆漢墓,備受海內外關注,高鐵項目建設也為保護區文物“讓道”。但時隔三年多,耗費4000萬元繞道的高鐵早已通車,而六安王漢墓原址保護卻停滯不前,成了“爛尾”工程。 據安徽省文物部門介紹,在2006年合肥至武漢高速鐵路建設中,安徽省考古隊在六安市雙墩村發現並列兩座西漢大墓。隨後考古人員對雙墩一號漢墓搶救性發掘。經考證,墓主為西漢六安國第一代諸侯王劉慶,墓地15平方公里範圍內為西漢六安國王陵區。隨後,六安王漢墓被評為“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並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速鐵路工程為此向南改道107米。
然而,自發掘結束到現在三年多了,高鐵改道之後早已經通車運營,六安王漢墓及王陵區的原址保護工程卻陷入停頓,現狀令人“慘不忍睹”。

探因

三原因致保護工程陷困境
六安王漢墓原址保護工程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有三個:規劃欠缺、資金不足、體制不順。
作為當時雙墩一號漢墓考古發掘的領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汪景輝說,保護工程之所以進展緩慢,首先是因為王陵墓地的保護規劃編制遲遲未能出台,耽誤了整個工程後續進度。
六安雙墩墓現場六安雙墩墓現場
除了規劃欠缺外,另一個原因是財力不足,有關方面在文物保護的投入上認識不一致。
漢墓原址保護停滯不前
汪景輝等專家認為,要對西漢六安王陵實施大規模原址保護,應該由地方政府牽頭成立一個專門的管理班子或保護機構,配備專人和設備,制定整體實施方案,掌控工程進度,協調溝通各部門。“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根本沒有明確的管理體系,有問題要層層打報告,還不知道誰能拍板,基層文管人員有心也使不上勁。”

出路

保護關鍵在地方政府真正重視
“不管是什麼原因,重點文物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關鍵還在於地方政府沒有真正重視起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汪景輝說。
有關專家表示,當六安王一號漢墓發掘成果引起海內外關注後,地方政府才提出對其原址保護,並制定了“一館三園一中心”王陵墓地建設與保護計畫,即除了在原址建設王陵遺址博物館外,還將在周邊保護區範圍內建設生態園、遊樂園、手工工藝園以及漢文化學術交流研究中心,總投資預估超過2億元。但這個“宏偉計畫”因為投資主體不明確,三年之後仍是一個“畫餅”。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六安王漢墓原址保護就是個‘燙手山芋’。”六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黃道甫表示,當初就“不該原址保護”。
談到如何補救六安王陵保護區的建設,六安市文物管理局局長鬍援認為,除了地方財政支持外,應尋求國家有關方面的支持。據悉,目前六安市文物局正積極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獲得經費支持。同時,王陵墓地的保護規劃已委託北京建工學院編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