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瓦爾特筆記

安德烈·瓦爾特筆記

安德烈·紀德編著的《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這本令人敬佩的書典雅而特別。在這本書里,所有不甘墮落的靈魂立刻遭遇永恆的鬥爭。書中的鬥爭具有堅韌而節奏巧妙的特點,而這是法國傑作才有的特點。分為白色筆記和黑色筆記兩部分,白色象徵著理想、純潔和沒有被肉體玷污的愛,主要描寫主人公瓦爾特對艾瑪紐埃爾的精神之愛及所經歷的靈與肉的抗爭;黑色象徵著絕望、瘋狂和死亡,主要表現的是主人公構思寫作小說《阿蘭》的過程。

基本介紹

  • 書名:安德烈·瓦爾特筆記
  • 作者:安德烈·紀德
  •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149頁
  • 開本:32
  • 外文名:Les Cahiers d'Andre Walter
  • 譯者:宋敏生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491523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這部長篇小說是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的第一部作品,發表於1891年。主人公瓦爾特是紀德的翻版,作品圍繞當時困惑了紀德的一些主題展開,比如愛情、信仰、藝術和寫作。筆記分為白色筆記和黑色筆記兩部分,白色象徵著理想、純潔和沒有被肉體玷污的愛,主要描寫主人公瓦爾特對艾瑪紐埃爾的精神之愛及所經歷的靈與肉的抗爭;黑色象徵著絕望、瘋狂和死亡,主要表現的是主人公構思寫作小說《阿蘭》的過程。

作者簡介

作者:(法)安德烈·紀德 譯者:宋敏生、姜俊欽
安德烈·紀德(1869—1951)是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國乃至整個現代西方文學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內容廣博和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銳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而榮獲194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他廣泛關注宗教、愛情、家庭、性、政治等各類問題,熱烈歌吟解放與自由,以赤誠之心去擔當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時代的見證人,更是時代的創造者,法國文壇的後起之秀如薩特、加繆等,都曾將紀德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同時,紀德也稱得上20世紀最具爭議、最令人費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縱情”、他的“顛覆”,曾一度使他“聲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內心中同樣真摯的是一種對於“神聖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對同性戀的辯護、在道德倫理上的特別主張至今仍是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媒體推薦

他為我們贏得了一種生活,我們只要讀他的作品便能重新體驗到。他使我們得以避免他曾落入的陷阱,或者像他一樣擺脫陷阱。紀德是一個不能代替的典範,因為他與別人不同,他選擇了變成他的真實。
——薩特
我也從來沒有——像在您的《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里那樣,這樣深切地感受到我自己也曾經經歷過的內心生活和一個知識分子痛苦的青年時代。
——瓦萊里
這本令人敬佩的書……典雅而特別。在這本書里。所有不甘墮落的靈魂立刻遭遇永恆的鬥爭。書中的鬥爭具有堅韌而節奏巧妙的特點,而這是法國傑作才有的特點。在我看來,這本書有傑作的特殊味道。
——梅特林克

圖書目錄

前言
說明
白色筆記
黑色筆記

文摘

等等!
讓你的憂傷稍微歇歇,可憐的靈魂,昨日的掙扎讓你如此倦怠。
等等!
待淚水湧出,
希望之花將再次綻放。
現在你困了。
搖籃曲,鞦韆謠,船歌,
哭喪女的歌聲讓死亡落寞。
今晚你得乖乖地祈禱,你要有信仰。留在你身上的,不會被奪走。你祈禱:主是我的份兒,是我的遺產。所有人都拋棄我時,你不會讓我成為孤兒。
然後,你進入夢鄉,——因為你還沒去思考:苦日子其實不太遠。
為夢,你讓回憶沉睡。
歇歇。
周四
寫信……
我盡心讀書,盡心思考……倦怠讓憂傷昏睡,我似乎只在夢裡有憂傷。
眼前,樹下,
陰涼靜寂。
多寧靜的夜啊!我不敢入睡。形單影隻的我!思緒似乎落在一塊黑幕上,未來的時光亦如飄帶落於這暗影。任何東西都干擾不了我思緒的打開,我就是這打開的思緒。
不要讓靈魂沉迷於憂鬱的遐想,——要讓靈魂甦醒,重新活躍。
將來的某個晚上,回顧往事,我會致同樣的悼詞,而現在寫作讓我噁心:文不對題,情真難訴,——我擔心修辭無力,以辭害意。有些詞我愛得太深而恨之愈切,故意寫得很爛。我破壞和諧,哪怕是暫時的和諧。
母親,你安息吧。你得到了遵從。
是的,雙重考驗的苦痛讓我的靈魂震驚,不過沒有太多的憂傷。主宰我的,是獲勝的驕傲。正是過度驕傲的天性刺激我去追她,你要是這樣想,說明你很了解我。你知道只有陡峭而引人關注的道路才吸引我,你知道我的意志為了夢想喜歡追逐瘋狂,只有來一點瘋狂才能滿足我驕傲的心。
你把大家都打發出去留我單獨說話,——這在你臨終前幾個小時:“安德烈,”你對我說,“孩子,我想走得平靜。”我已經知道你會跟我講什麼,早就聚集了力量。你很累,急著交代:“最好你離開艾瑪紐埃爾……你們只是兄妹之情——你們別誤會了……你們共同生活的習慣產生了這份情。她是我侄女,別讓我後悔自她成了孤兒而收養了她。——我擔心放任你們發展,你感情用事,給你們兩個造成不幸,——你會明白箇中緣由。艾瑪紐埃爾已經很苦了:我希望她幸福。你愛她會更在乎她的幸福而不是自己的幸福嗎?”
你又談到T,他得到不幸的訊息,剛剛奔過來。——“艾瑪紐埃爾看得上他,”你說。—這我很清楚,但我什麼都沒說。“孩子,我是不是對你太放心啦?——我能安寧地走嗎?”
近期的折磨把我搞得精疲力竭,我答道:“行,母親”,不問原因,只想有個結果——只覺得被扔進了漆黑的夜裡。
我出來了,等有人再叫我,我看到艾瑪紐埃爾在你床邊,T握著她的手。我們都跪在床前,做了祈禱。我腦子一片空白,——你又睡過去了。
在系列煩人的儀式後,我們一起領了聖體。艾瑪紐埃爾就在我眼前,我沒有看她,以免想她,以免還做夢,我反覆想:“主啊,既然我要失去她,至少我要得到你,——你佑護我走了窄路。”
後來,我離開了,來到這裡,因為我無法在那裡停留。
周四
我忙碌就是想讓頭腦被占著,忙的時候才感覺到活著。——我找出所有能幫我回憶過去的日記,我要全部重讀、整理、謄寫一遍,並再體驗一次,我還要補充些新的記敘過往的日記。
我要讓思維擺脫對過去的遐想去過新的生活。回憶訴說過後,我的靈魂會變得更輕盈,我截住回憶,不讓其逃走:沒有忘掉的事情是不會完全逝去。我不想走出整個少年時期讓我如此著迷的回憶,甚至不想轉頭。——為何要反覆追尋一個決定的緣由,似乎就為曾經有過這樣的決定尋找藉口?我寫作,因為我需要寫作——僅此而已。人們找的各種理由最終都顯得很荒謬:行動得源於本能。
正是因為雄心再次被點燃,《阿蘭》,這本我夢想那么久的書,此刻從我心裡再次被喚醒。
4月20日(1889年)
P912

序言

(1930年終版)
我不是十分願意重印這第一本書。我並不否認,反而非常相信一些人對我說的,他們在這本書里幾乎看到了一個完整的我。然而,我更在意它的缺點和不足,正是這些不足常常暴露了我,甚至時而背叛我。我想說,並非總因為缺點,有時更是緣於成功,一個人的本性才得以展現。對這類人來說,努力比放棄來得更真誠、更自然。
總之,我再次翻開《安德烈·瓦爾特筆記》時總感到痛苦,甚至屈辱。
由於創作《安德烈·瓦爾特》的時候,我還不到二十歲。那個年紀,我還不懂寫作,更確切地說,或許是因為我感到自身有一些新鮮事兒需要一吐為快,我便摸索上路。我力求字斟句酌,但當時還不明白刻意求工能長進那么多,從最初煩人的規則中能得到那么大的教益,但我思想上卻抗拒並希望能拋棄這些規則。這不算什麼。
重讀《筆記》,最大的痛苦在於,自覺矯飾的每個句子都枯燥乏味。出現在這部作品中的句子讓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或許這是好事;倘若我沒有寫出這第一本書,大概也就沒有之後更好的。要對抗自我,首先就得認識自我,接受基本訓練。我還想到其他更隱蔽的缺點:常常我視為最真誠的自我表達,只不過是我自身清教徒式的教育結果。清教教我同本能抗爭,追求鬥爭和貌似清嚴的感覺。這種鬥爭的需要和付出是由衷的,而稍後我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緊要,只不過當時覺得那是唯一值得我操心的事情而已。如今,我已將鬥爭的矛頭轉向別處,絲毫不關心自己的勝敗。老實說,我後來甚至認為鬥爭也毫無意義,勝利帶來的自豪感也毫無益處,以致我從此不再渴求勝利。後來我覺得最明智的勝利是就此聽任失敗而不再對抗自我。這一發現,我在《如果種子不死》里也有論述,對我而言這才是最為重要的發現。這個發現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因為我曾認為鬥爭即美。因此,我沒有任何遺憾,我堅信如果不是起初拒絕飲水,就不會這般饑渴,正所謂:人有多重要,饑渴就有多重要。
如今,我覺得有些句子蒼白無力,有些倒裝結構及前面我認為矯飾的表達都令人難以忍受,我重印這本書卻不想改動一絲一毫。任何修改都顯得矯揉造作,都是迎合明晰的需要,而我當時還不知明晰為何物。這前言有警示意味:太多愁善感的讀者不要在此尋求寫作、感知、思考方式的典範。我覺得安德烈·瓦爾特是個太糟糕的榜樣,而他的筆記,也是相當平庸的鏡鑒。人們也許會驚訝,我竟然會重視它!我寫作是為了警醒、激勵或者訓誡,我稱讓讀者毫髮無損的書為失敗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