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漢劇

漢劇原名漢調二黃,因流行於漢江流域而得名漢劇、漢調;因伴奏樂器早期以雙笛而稱二黃。

漢劇源於唐代“梨園曲法”。據秦腔著名劇作家范紫東指出,梨園曲法分為兩派,其中一派以黃幡綽為首,其次是康昆倫。二人常演唱黃冠體中的“長生曲”和“望瀛曲”,因此黃幡綽和康昆倫被視為漢調二黃的創始人。漢劇藝人一向尊唐玄宗為梨園老祖,尊稱“老郎”,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日舉行供祭儀式。漢劇以西皮、二黃為主調,屬“皮黃唱腔”,與弋陽、崑曲、邦子一起被稱為我國古老的四大戲曲聲腔。在歷史上,這個劇種曾被稱作“秦腔”、“土二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劇
  • 地理標誌:陝西
陝西漢劇,安康漢劇的發展歷程簡介,

陝西漢劇

陝西漢劇以漢中、安康為基地,形成四個流派。安康派擅長文戲,通用紫陽話,音調渾厚而柔婉;漢中派音調悠揚綿軟,唱腔吐字帶川院妹全味;商洛派以武戲見長;關中派重頸估格唱工,表演細膩,音調高昂豪放。漢劇西皮腔用於表現舒暢、爽朗、豪邁、愉快的情緒和場面;二黃用於表現悲哀、肅穆惋惜的情緒和場面,演唱中根據劇情交替使用。漢劇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面以京胡、京二胡、月琴為主,配以楊琴、三弦、琵琶、嗩吶、竹笛等;武場面有牙板、梆子、暴鼓、鑼、鐃等。漢劇角色區分細緻,有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老、十雜等十行。

安康漢劇的發展歷程簡介

漢劇原稱漢調二黃。據史料記載,早在清乾隆年間,已有乾勝班在我市進行漢劇藝術活動,道光年間有漢榮班、狼微仁豐班等,此後又有同心社、廣泰班、瑞仁班等近20個班社在此活動,開班授徒。其中清鹹豐十年(1860年)進入的瑞仁班立足時間最長,培養了大量的漢劇藝人。悠久的歷史和活動班社良艱遙晚的眾多,在我市留下了在全省乃至全國均占首位的漢劇藝術遺產,使我市成為漢劇的主要流行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安康市保存了1027個漢劇本、折子戲,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漢劇團留下了聲腔6類別,唱腔45個板式,曲牌100餘首。
安康漢劇團其前身最早是城區魯班巷內的同心社,組建於1920年。1950年12月1日成立了以繼承和發展漢劇藝術為主要業務的藝術團體――安康人民劇院。1956年更名為安康漢劇團。五六十年代,由於漢劇團不斷排演新劇目,一時名聲大振,不僅在安康地區享有盛名,並遠赴湖北、四川、河南及北京等地進行交流演出或參加大賽,以致漢中、商洛、關中以至湖北鄖陽地區的著名藝人紛紛前來學藝,一時間,安康成為陝西漢劇的精英薈萃之地。
經過了文化大革命,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漢劇開始走入低谷,瀕臨滅絕。在近20年的時間裡,除過廟會等一些帶有宗教色彩的演出外,鄉村集鎮、婚喪嫁娶成了漢劇團一顯身手的“好時機”。漢殃拜道閥劇逐步走入低谷。其主要原因是:市場經濟、現代傳媒業等因素衝擊,觀眾多層次文化需求,漢劇陣容不齊、後繼乏人,漢劇節拍與現代生活節拍不合等,導致禁企姜漢劇的市場空間愈來愈小。要演一出本戲,都不可能,只能排演小折子戲。漢劇有“三本半戲”的說法:封神列國一本,秦漢三國一本,唐宋元明清一本,野史外傳半本。漢劇團先後結集出版了《陝西漢劇臉譜》、《陝西漢劇劇目》、《陝西漢劇音樂》等書,從1985年開始對健在的藝人全部進行了唱腔錄音,這些錄音已成絕版。
從2000年開始,以“龍舟文化”為契機,漢劇開始了復甦之程。2001年9月漢劇團掛靠省藝術學校,對外招收了51名學員,開辦了漢劇藝術班,培養漢劇新苗。現大部分學員已能參加大型演出。2004年5月,16歲的小演員馮尚麗和張東表演的《擋馬》,18歲的小演員馬靜表演的《頂燈》,分別榮獲第三屆陝西省戲曲梅花獎的二等獎和三等獎。2004年2月市文研室研究員 文壽,通過史料記載和對比研究現存的實物實體,認為京劇的聲腔基礎源於陝西,陝西漢劇即陝西的二黃劇種應是產生京劇的母體,是所謂“皮黃”腔系劇種的源頭,是研究京劇歷史的“活化石”。發表了論文《論京劇聲腔源於陝西》,在戲曲界引起了廣泛爭鳴。漢笑精協劇也正在走向現代化,歷經四年,漢劇開始在人們的視野中頻頻出現,而“藥洽會”期間的漢劇專場,無疑飽了老戲迷們的耳福,有人感嘆:我們的地方戲終於回來了。今後,將以會節為載體,以旅遊為市場,從而使漢劇再次復甦、振興、永遠傳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