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區(安塞)

安塞區

安塞一般指本詞條

安塞區,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地處內陸黃土高原腹地,鄂爾多斯盆地邊緣,位於陝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西毗志丹縣,北靠榆林市靖邊縣,東接子長縣,南於甘泉縣寶塔區相連。介於東經108°5′44″—109°26′18″,北緯36°30′45″—37°19′3″之間。南北直線距離92千米,東西直線距離36千米,總面積2950平方千米,占延安市總面積的8.04%。

安塞自古有”上郡咽喉“之稱,處於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民族文化向北發展,以陰山岩畫文化為代表的北方民族文化向南發展的文化融合地帶,經過歷代文化變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體系和造形體系,成為中國西北地區黃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間藝術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

截至2016年,安塞區常住人口17.71萬人。2018年,安塞區下轄3個街道、8個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07.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7.4億元,三次產業構成比為11%:63.4%:25.6%。

2019年1月9日,憑藉安塞腰鼓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塞區
  • 外文名稱:Ansai Area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陝西省延安市
  • 下轄地區:3個街道、8個鎮
  • 政府駐地:真武洞街道真武街1號
  • 電話區號:0911
  • 郵政區碼:717400
  • 地理位置:陝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
  • 面積:2950平方千米
  • 人口:17.71萬人(2016年常住人口)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秦直道、方家河仰韶文化遺址、雲品寺北魏石窟、龍安古城
  • 機場:延安二十里堡機場
  • 火車站:延安站
  • 車牌代碼:陝J
  • 行政區劃代碼:610624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概況,土壤類型,自然災害,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風景名勝,紅色景點,名勝古蹟,所獲榮譽,

建置沿革

安塞區境內發現有仰韶文化遺址12處,龍山文化遺址多達160餘處,證明了遠在萬年之前,境內便有先民在此生活和生產。
進入奴隸社會後,陝北曾是雍州之一部,安塞當屬雍州之地。
商朝建立後,安塞為少數民族鬼方之地,居住著羌族等遊牧民族,系商朝的勢力範圍。
西周建立,為周朝勢力範圍。
春秋時期,屬晉國版圖,為少數民族白翟所居。三家分晉後,屬魏。魏惠王后元七年(前328年),魏國之河西領地盡被秦國統治,安塞屬秦國上郡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國統一天下,劃全國為三十六郡,安塞屬上郡高奴縣
西漢,復設高奴縣。
王莽新朝,改高奴稱利平縣。後匈奴南下陝北,安塞為匈奴牧馬之地。
東漢,靈帝中平六年(189年),延安被匈奴占踞,郡縣遂廢,安塞境內遂為匈奴領地。
三國,為林胡族所居。
西晉後,南匈奴南下,安塞仍為匈奴境域。
安塞全景安塞全景
夏國龍升元年(407年),後秦屬將、匈奴族首領赫連勃勃反秦自立“大夏國”,為夏國之域。
北魏滅夏,於太延五年(436年)統一北方,真君十年(449年)置廣洛縣;十一年(450年)置金明郡,其境與漢高奴縣大致相同。另有因城縣(470年前後置),其境在安塞縣西南和甘泉縣西北部。另有永豐、啟寧二縣,為北魏金明郡的屬縣,北周撤銷。
隋代仁壽元年(601年),為避隋煬帝楊廣之名諱,改廣洛為金明縣。大業三年(607年),撤州制,置上郡和延安郡,轄金明縣,即前朝之廣洛縣。大業十三年(617年),撤金明縣治,併入膚施縣。
唐代武德二年(619年)從膚施縣析出,復置金明縣。唐初,在安塞境內還建立過全義、崇德、永安、定義和新昌縣。前四縣後併入金明縣,其故城在現沿河灣鎮的碟子溝。貞觀十年(636年),置罷交縣,取城北罷交谷(現化子坪鄉城峁村)為名。天寶元年(742年),更名延昌縣。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金明縣,疆域併入膚施縣,割西南部為敷政縣。宋時與西夏在長城一帶對峙,為安定邊塞遂在秦長城下築安塞堡,後在金明故城設安塞堡(為行政建置),屬綏德軍轄。淳祐壬子年(1252),撤堡立縣,安塞縣始設,治城在今碟子溝。(1268年),省敷政縣入安塞縣,屬延安路轄。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攻占延安,改延安路為延安府,安塞為所轄十一縣之一。成化九年(1473年)設榆林堡,下轄東、西、中三道,屬西路靖邊道轄。後又廢堡、道建置,設府、州,安塞屬延安府轄。
沿明建制,延安府仍轄三縣,安塞為其一縣。
中華民國二年(1913)廢府、州,設道。安塞屬榆林道,道治所在榆林。時不久,廢道,歸陝西省直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7月,共產黨領導的安塞縣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安塞縣革命委員會,在區境南部洛河川的安家坪(現屬甘泉縣轄)成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月16日至22日,劉志丹率領陝北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先後和平解放了高橋寨,殲滅了新樂寨、李家塌寨子上的國民黨民團,剷除國民黨縣政府。至此,安塞全境為共產黨所領導的紅軍解放,結束了國民黨在安塞的統治。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12日,按照陝甘寧邊區政府命令,將安塞縣和安定縣區域按國民黨時代縣界區劃,從此安塞縣南北合併。
1958年12月,撤銷安塞縣建置。將安塞縣北部的王家灣、坪橋、肖官驛、真武洞、譚家營、化子坪、鐮刀灣等人民公社劃歸子長縣轄,其餘皆歸延安縣轄。1961年9月,恢復了安塞縣建置,先後屬延安專區、延安地區、延安市。1968年9月10日,“安塞縣革命委員會”取代了“安塞縣人民委員會”。
1980年12月,改稱“安塞縣人民政府”。
2016年,陝西省上報國務院縣級行政區劃調整事項:延安市安塞縣撤縣設區。2016年6月,《國務院關於同意陝西省調整延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6〕104號):同意撤銷安塞縣,設立延安市安塞區,以原安塞縣的行政區域為安塞區的行政區域。
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安塞區下轄3個街道、8個鎮。安塞區人民政府駐真武洞街道真武街1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610603001000
真武洞街道辦事處
610603002000
金明街道辦事處
610603003000
白坪街道辦事處
610603101000
磚窯灣鎮
610603102000
沿河灣鎮
610603103000
招安鎮
610603104000
化子坪鎮
610603105000
坪橋鎮
610603106000
建華鎮
610603107000
高橋鎮
610603108000
鐮刀灣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塞區位於陝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距延安市36千米,省會西安市280千米。東南與延安市為鄰,南和甘泉縣接壤,西毗志丹縣,北靠靖邊縣,東北與子長縣相交,介於東經108°5′44″—109°26′18″,北緯36°30′45″—37°19′3″之間,總面積2950平方千米,占延安市總面積的8.04%。

地質構造

構造
安塞區在地質構造上屬於鄂爾多斯地台的一部分。鄂爾多斯地台亦稱陝北構造盆地,是一個古老的地台區。地台基底為前震旦系,中生代時期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內陸盆地,其上為沉積深厚的中生代陸相碎屑物。白堊紀末的燕山運動,使盆地全面的抬升,地層未受到明顯的斷裂和褶皺構造的影響,地層均顯水平狀或微傾斜,岩層穩定。到了新第三紀末第四紀初的喜馬拉雅運動在陝北盆地表現明顯,使之再次抬升,三趾馬紅土部分地受到侵蝕剝蝕。
地層
安塞區境內未有中生代以前的老岩出露,主要是中生代的沉積岩系。出露基岩地層有侏羅紀青灰色砂岩,白堊紀的紫紅色厚層粗砂岩(下白堊紀)和薄層細砂岩(上白堊紀)。侏羅紀砂岩見於王窯、招安、磚窯灣一帶。該砂岩中夾薄層頁岩和泥岩,岩層傾向北面,傾角1至2度,均出露在河道與溝道的谷底與谷坡。白堊紀地層形狀與侏羅紀相似。唯其結構較鬆散,極易受風化,成為鬆散物質,易受流水侵蝕,成為粗砂的主要來源地層之一。
1.下侏羅統延安群(J y) 所見層位為延安群的中、上段。中段主要為灰白色、灰黃色,中至粗粒的塊狀砂岩。其上部為薄層狀灰黃色砂岩和頁岩互層,並含有數層煤層或煤線。上段主要為灰色砂岩和黑色頁岩,夾有少量煤層,油頁岩及黃鐵礦結構。
2.中侏羅統直羅群(J2c) 是一套黃綠色、灰白色砂岩和藍灰、灰綠色泥岩以及雜色頁岩。在其下部偶爾夾有煤線和石炭質頁岩。頂部夾有少量石膏層,厚度約150米。與下代延安群呈假整合接觸,廣泛出露在溝谷及山崗地帶。
3.上侏羅統安定群(J2a) 岩石可明顯劃分三部分。底部以黑色頁岩和油頁岩為主,夾少量砂岩;中部主要為灰綠色、灰黃色砂岩和頁岩;頂部主要為灰綠色、灰黃色、紫紅色板層狀或層紋狀淡水泥灰岩及少量灰岩。其中夾有少量紫紅色、灰綠色泥岩及粉砂質泥岩。可見厚度6至30米,直接與白堊系或第四系接觸,與下伏地層直羅群是整合接觸。
4.白堊系地層 主要為紫紅色砂岩,分布層位數高,多在溝腦分布。
5.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層 第三係為紅色岩層,第四系主要為黃土,分布很廣,主要分布於杏子河、延河的一、二級支河上。

地形地貌

安塞區屬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貌複雜多樣,境內溝壑縱橫、川道狹長、梁峁遍布,由南向北呈梁、峁、塌、灣、坪、川等地貌,特點是山高、坡陡、溝深,相對高度約200米至300米。有4條大川道,1千米以上的溝道1802條。其中積水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溝5條;50至100平方千米的溝11條;10至50平方千米的溝69條;1至10平方千米的支溝439條;溝長1至2千米的支毛溝1278條。溝壑密度為4.7萬條/平方千米。有大小峁3169個,平均海拔1371.9米,最高海拔為1731.1米(鐮刀灣鄉高峁山),最低海拔為1012米(沿河灣鎮羅家溝),平均海拔為1371.9米,城區海拔為1061米。地勢除王家灣鄉南高北底外,其它地區多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主要山丘有高峁山、雅行山、白豬山、天澤山、玉皇廟嶺、神嶺山等。

氣候特徵

安塞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四季長短不等,乾濕分明。春季氣候回升較快、風沙大、雨量少,有霜凍和春旱;夏季溫暖,有伏旱、暴雨、冰雹和陣性大風出現;秋季溫涼,氣溫下降快而有霜凍;冬季寒冷而乾燥。境內有延河、大理河、清澗河3條水系,主要河流有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溝河、雙陽河等。水資源總量為15572萬立方米,人均947立方米。年平均氣溫8.8℃(極端最高溫36.8℃,極端最低溫-23.6℃),年平均降水量505.3毫米(最多為645毫米,最少為296.6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395.6小時,日照百分率達54%,全年無霜期157天。

水文概況

安塞區境內有延河、大理河、清澗河3條水系。其中延河流域面積占總面積的89.8%;大理河、清澗河分別占5.7%和4.5%。水資源總量為1.5572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1.1781億立方米,過境客水量3791萬立方米。
又名“濯筋水”、“延水”、“清水”。發源於靖邊縣天賜灣鄉周山,由西北向東南流至延長縣涼水岸匯入黃河。全長286.9千米,流域面積7725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總量2.94億立方米。境內河長90千米,流域面積2649平方千米,占總流域面積的34.29%,流速0.8米/秒。有長流水支流58條。河道轉灣110多處,常流量0.5至1.5立方米/秒,洪峰流量一般100至200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高達4170立方米/秒(1977年7月6日凌晨3時30分)。
杏子河
俗名“西川水”,又名“渾洲川水”,發源於靖邊縣大路溝鄉關聖塌。由王窯鄉井莊入境,經王窯、招安、沿河灣3個鄉(鎮),至沿河灣鎮黃崖根匯入延河。全長106千米,流域面積1486平方千米。區境河段長40千米,為延河一級支流,流域面積610.7平方千米,占總流域面積的41%。有常流水支流26條,年平均徑流量0.23億立方米,河床寬度25至35米,流速0.7米/秒,常流量為0.8至1.5立方米/秒。
西川河
位於區境南部,因在延河西部而得名,發源於志丹縣曹新莊。由西河口鄉的李盆窯子入境,由西向東流經西河口、磚窯灣、高橋、至郭家砭出境,於延安市蘭家坪匯入延河。年平均流量為0.20億立方米,縣境內河長4.13千米,流域面積644.9平方千米,河寬15至20米,流速0.8米/秒,有常流水支流19條。
小川河
位於區境北部,因在小川而得名。發源於王家灣鄉郝家圪台,由北向南流經坪橋、郝家坪至劍華寺溝岔匯入延河,全長39.3千米,為延河支流。流域面積337.8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0.17億立方米,常流量0.5至0.6立方米/秒,流速0.4米/秒,河床寬18至22米。
小溝河
位於城區以北偏東,屬延河支流。發源於郝家坪鄉大理溝,由東北向西南流經該鄉9個村,至劍華寺入延河。全長10千米,河寬15米,屬常流河。
雙陽河
發源於王家灣鄉走馬梁村東,流經高龍山、麥地灣、石峁、陰山峁、王家灣、高川6個村,于靖邊縣青陽岔鎮店家城村入大理河。全長16.4千米,境內流長10千米,流域面積89.6平方千米。屬大理河支流,河寬3米,流量0.03立方米/秒,平均流速0.6米/秒,屬常流河。

土壤類型

安塞區有7個土類、14個亞類、24個土屬、71個土種。主要土類黃土性土,包括黃綿土、綿沙土、灰綿土3個亞類。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大風、冰雹、霜凍等,尤以乾旱最為嚴重。
安塞夜景安塞夜景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灌木
狼牙刺文冠果(當地稱木瓜)、酸棗、沙棘、白芨稍、丁香、虎榛子、馬茹、槓柳、胡枝子、柔毛繡線菊、黃薔薇、多花胡枝子、白刺花、荊條、木本鐵線蓮、甘肅小檗、野枸杞、矮錦雞兒、三繡線菊、細葉小檗,大果榆、河朔堯花、細弱海棠、小葉鼠李等。
藥材
甘草馬藺車前子、茵陳、馬兜鈴、蒲公英、五味子、遠志、柴胡、蒼耳、無根草、王不留行、益母草、艾、防風小蒜地骨皮地榆、茜草、知田、麻黃、穿地龍、牛蒡子、黃柏、荊芥、透骨草、樹寄、金絲草、黃芩、黃精、沙參、地膚子、陽禿梢、蘆草、牽牛子、秦芄、列當、連翹、大黃、百合、夏穀草、馬齒莧野菊花茜草
野草
黃鼠草、狗尾草、厚穗草、狗娃花、茵陳蒿、鐵桿蒿、茭蒿、刺兒菜、並頭草、蒲公英、火絨草、香茅草、翻白草、大羽茅、飛燕草、黃花蒿、胡枝子、黃芪、粗隱子草、蘆葦、佛子茅、沙蓬、二色豆、地棉、冷蒿、野亞麻、茜草、遠志、野菊花、當藥、野百合、太陽花、蛇莓、異葉敗醬、藎草、柴胡、狹葉米口袋、翻白草、犁頭菜、並頭草、閉穗、和尚頭白頭翁、二列委陵菜、紫雲英、牡羊草、飛蓮、地丁、鐵掃帚、野蒜、沙參、風毛菊、唐松草、角蒿、賓草、百里香、油蒿、宿根早熟禾、蘆豆草、苦苣菜、綠毛鵝冠草、長芒草、白草、馬蘭、牛蒡、芨芨草、款冬花、稀薟草、苦買菜、牛尾蒿、雞眼草、地錦、紅豆草、薺菜、毛莨、仙鶴草、野棉花、石竹、掃帚菜、蘆豆苗、蠍子草、灰綠藜獨行菜黃薔薇等。
其它類

動物資源

野禽類有大雁、鷹、石雞、野雞、岩鴿灰斑鳩貓頭鷹、麻雀等。
獸類有狼、狐、野豬、狗獾、狍(野羊)、黃鼬鼢鼠、花鼠、田鼠、家鼠、野兔等等。
爬行類有烏梢蛇、白條蛇、腹蛇、水蛇、晰蜴(蛇鼠子)等。

礦產資源

安塞區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燃氣、油頁岩、煤炭、鐵礦石、石灰石、石膏、陶土等。
據《漢書·地理志》載:“上郡高奴縣注有淆水,肥可燃”。高奴縣即包括今安塞區在內。據延長油礦、省三普大隊在50至60年代勘探和長慶油田指揮部80年代勘探,安塞境內含石油麵積為219.4平方千米,儲油10138萬噸以上。境內地層中有3個含油層。
雖有分布,但均在200米以下,難以開採。
杏子河流域分布普遍。上侏羅系安定群油頁岩層,以安塞區為中心,北至橫山,東達清澗,南沿杏子河流域及洛河沿岸廣大地區均有出露。安塞區分布在大佛寺、白廟岔及杏子河一帶。層厚8至15米,含油率在1—3%,工業價值小。
隨著石油地層而伴生的寶貴資源。境內天燃氣多為伴生氣田,現儲藏量正在測探中。因技術、資金限制,只有王窯鄉有部分用做生活燃料。
全縣均有分布,樓坪、高橋、沿河灣、招安等鄉鎮豐富。民間多有開採,燒制石灰,用於建築塗料。
在杏子河沿岸,招安鄉白坪的河對面有寬約1至5公分的平行石膏脈6至7條。石膏礦物為纖維石膏和透明石膏,都為水石膏。圍岩為上侏羅統安定群灰綠色砂岩。由於脈薄而短,量小,不具備開採價值。
中侏羅統上部及上侏羅統安定群中有多層褐鐵礦層,一般厚約幾十厘米,含鐵量在35%至40%之間。層位穩定,分布廣,但厚度不大,開採條件不好。含有粘土夾層。經手選後質量上好,可用作水泥配料。所見多處礦點場不具備大規模計畫開採的條件。主要分布在譚家營、郝家坪鄉一帶。
經化驗其成分為二氧化錳,含量40%至60%。呈暗黑或鋼黑色,多為土狀粉末。還含有三氧化二錳(紫褐色塊狀)、一氧化錳(綠色、土狀)等。在其沉積的上下,均伴生一薄層的成層方解石(CaCo3)。主要分布在譚家營鄉的沐浴,真武洞鎮的石峁子、馬家溝、曹莊、汪岔、兔川,郝家坪鄉的蔡陽坪等地。以沐浴及蔡陽坪最好。1945年曾有開採,用於製造氯化鉀中的催化劑。
安塞稱“羊肝石”。有紫、紅、灰綠色,呈薄層狀、層紋狀及中厚層狀。主要由泥灰岩及少量灰岩組成,並含少量泥質岩夾層。屬上侏羅系安定群頂部層位白堊系紅層之下,層位穩定。出露厚度6至30米,但未見頂。
相傳“寺崾嶮”,兩側有鋁釩土,經實地驗證,未見到。實為中侏羅系直羅群的灰綠、紫紅色頁岩風化後散落地表的坡積物。顏色變淺,比較醒目。另據陝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韓天運在邊牆村灰色砂岩中取樣,經西安有色金屬研究所化驗分析,含Al2O331.49%,CaO0.72%,MgO20.65%。這是一個重要發現。
乾泥
招安鄉南100米的山坡上,有乾泥,呈褐黃色。溶解後,呈弧形或半圓形裂解,體積膨大。偶見少量白色粉末狀物質和被膜狀析出物,旁邊為一下降泉水泄出地點,出露地層為第四紀中更新世老黃土。
瓦板材料
位於小草溝門內,層面上絹雲母質分布較多,泥質膠結。據剝離情況分析,最小厚度為2公分,層理不甚平坦。可作房屋蓋板,但不宜做裝飾材料。
位於郝家坪鄉鷹嵩崖、白老莊等地。該資源為中侏羅系綠色厚層岩與泥岩或雜色頁岩互層中的紫及灰綠色或雜色泥岩。粘性較大,肉眼觀察含砂及雲母較多,不是好的軟質粘土,但可用於燒粗陶。
黃陵石
據省地質學院地質專家勘探,發現了一種石色如赭、質地細膩、晶瑩凝重的石頭,暫命名為——“黃陵石”。據測定分析,為含有一定重量的珍貴玉石。經切削、拋光後,可作為印章石和鎮紙石。現已少量採集、加工。
其它礦產資源如棕色、黃色及紅色區厚層狀和塊狀砂岩豐富,岩質較好、易加工,是石雕較好的石料。

人口

截至2016年末,安塞區戶籍總人口19.7萬人,其中農業戶籍人口15.1萬人,非農業戶籍人口4.6萬人。全區常住人口17.7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1萬人、農村人口8.4人,城鎮化率52.5%。人口出生率10.6‰,人品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長率5.5‰。
安塞全景安塞全景

政治

曹振宇:區委副書記、區長
楊小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劉濤:政府副區長
張志貴:政府副區長
呂國煜:政府副區長
(截至2019年初)

經濟

綜述

2018年,安塞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07.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3%(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8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68億元,增長9.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4.9億元,增長10.1%;第三產業增加值27.4億元,增長7%。三次產業構成比為11%:63.4%:25.6%。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8%、71.5%和23.7%。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拉動力分別為0.4、5.9和2%。完成非公有經濟增加值26.9億元,占GDP比重為25.1%,比上年提升0.7%。全年培育入庫“五上企業”26戶,其中非公有制企業占比為84.6%。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安塞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4億元,增長41.3%。其中地方項目完成投資34.8億元,增長102.3%,占總投資額的62.8%。油氣項目完成投資20.6億元,下降6.4%。
財稅收支
2018年,安塞區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2億元,下降3.2%,其中完成稅收收入6.4億元,增長13.6%,非稅收入2.8億元,下降27.7%。財政支出21.9億元,增長2%。
人民生活
2018年,安塞區城、農居民兩項收入分別為33197元和11450元,比上年分別增長8.4%和9.6%。城、農居民收入比為2.9:1。

第一產業

2018年,安塞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1億元,增長28.8%。其中農業產值1.83億元,增長20.8%,累計生產蔬菜及食用菌23.1萬噸,比上年淨增1.6萬噸,水果產量15.3萬噸,比上年淨增2.5萬噸,蔬菜產值9.8億元,蘋果產值6.6億元,分別占農業產值比重為53.8%和36.2%;林業產值0.75億元,增長74.5%;牧業產值2.6億元,增長22.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4億元,增長5.8%。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3.1萬畝,累計生產糧食5.32萬噸,增長7.7%。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安塞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7.2億元,增長32.9%。其中長慶原油產值44.3億元,增長32.2%,生產原油130萬噸,淨增0.91萬噸;長慶天然氣產值10.5億元,增長11.9%,生產天然氣10.16億方,淨增1.34億方;杏子川採油廠原油產值20.8億元,增長54.6%,生產原油87.1萬噸,淨增5.1萬噸;電力產值4.4億元,增長11.5%;園區產值27.2億元,增長33.5%。全年累計生產原油217.1萬噸,比上年淨增6萬噸,生產天然氣10億方,淨增1.3億方。從拉動效應看,工業經濟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69.2%。拉動GDP增長5.7%。
建築業
2016年,安塞區有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2億元,增長3%。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安塞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3億元,增長11.6%。從消費形態構成看,完成批零住餐銷售額53.25億元,增長14.5%,其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7.23億元,增長20.3%;零售業商品銷售額30.67億元,增長14.5%;住宿業營業額3.02億元,增長16.5%;餐飲業營業額12.33億元,增長10.9%。
郵電通信
2016年,安塞區郵政業務總量收長16%。電信業務總量增長37.5%。
金融業
截至2016年末,安塞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5.5億元,增長5.2%。年末各項貸款餘額28.1億元,增長12.3%。
安塞工業園安塞工業園

交通運輸

交通

2016年,安塞區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9億元,增長2.4%。
安塞區境內砂石路通村,黑色路通鄉,包茂高速穿境而過,省道303、206貫通全區,距離延安市區20分鐘路程,到省府西安4小時。

運輸

2016年,安塞區完成客運量641萬人次,同比增長13.4%;旅客周轉量18270萬人千米,同比增長13.5%;貨運量493萬噸,同比增長9.7%;貨物周轉量66057萬噸千米,同比增長10.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安塞區有中國小、幼稚園66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教中心1所、初級中學6所、國小19所、幼稚園39所。有中小學生及在園幼兒33361名,其中高中生2821名、中職生113名、國中生6056名、小學生15327名、在園幼兒9044名。國小階段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3.8%。

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末,安塞區擁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檔案館1個、紀念館1個、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入戶達到43.5率。

體育事業

2016年,安塞區共設有公共開放體育場1個,體育館1個,在參加延安市第六屆運動會上,最終以56金、44銀、44銅共2051分的總成績獲得延安市第六屆運動會2016年度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獲得單項團體獎牌12塊,體育道德風尚獎牌4塊。

衛生事業

截至2016年末,安塞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7家,其中區直醫療衛生單位4個,鄉鎮衛生院13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789人,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84人,註冊護士305人,實有床位603張。

環境保護

2016年,安塞區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864噸,氮氧排放量209噸,二氧化硫排放量954噸,氮氧化物排放量243噸,主要污染物減排率4.02%,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90.78%,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6.5%,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4.58%,綠化覆蓋率40.4%,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7.0%。

歷史文化

安塞自古為邊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稱。秦漢兩朝,安塞境內的烽火台多達四五十處。宋代,安塞是宋與西夏激烈爭奪的戰場,堡塞遍布,戰火頻仍。在長期的歷史變遷中,安塞一直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西部遊牧文化的交流地帶,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了既有漢民族特點又有西域其他民族特點的文化特色。而明代以後長期的封閉、半封閉狀態使得在其他地區失傳的古老民族文化傳統得以在安塞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成為中國西北地區黃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間藝術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
安塞區(安塞)
安塞秧歌
安塞秧歌,是深受當地民眾喜愛的民間歌舞。每逢喜慶的日子,城鎮農村都有鬧秧歌的習俗。 安塞秧歌流派眾多、五光十色。最有特色的當數過街秧歌、排門秧歌、走燈秧歌。內容有踢場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馬,其牌場不下百餘種。鬧秧歌,一般在臘月二十以後開始組織人員,從正月初二起秧歌。老百姓認為,正月動動響聲,全年安順。秧歌隊開始“沿門子”即挨門挨戶拜年,主人以各自的經濟力量擺煙、酒、糖、茶以示招待。
安塞區(安塞)
安塞民樂
安塞的民間音樂主要在說書、鬧秧歌和婚娶喪葬中套用。樂器有嗩吶、鑔、鼓、三弦、笛子、管子、長號等。嗩吶安塞人叫吹手,同時也是對嗩吶手的稱呼。吹手是農村最普及的樂器班子,紅白喜事、小孩滿月、建築窯洞合龍口及喜慶節日都有吹手助樂。吹手一般為雙吹,也可單吹,還可混吹。吹手還是陝北秧歌的領頭,吹手跟著鼓點吹,秧歌隊隨著樂器節奏表演。三弦在安塞主要用於說書,有時也為戲劇演唱伴奏。
安塞區(安塞)
安塞刺繡
安塞刺繡主要是在花鞋、枕頭頂、針扎、圍肚、裹肚等上扎花。安塞刺繡顏色鮮艷,構思新穎,圖案大多為花、草、蟲、魚、動物以及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往針紮上繡花時一般可直接進行。往鞋子、枕頭頂、裹肚上繡花,先要剪花樣,依據被繡物大小,選用喜歡的圖樣,剪好,貼上好,即可用小繡花針走針引線,不用花繃子,直接拿在手裡做。這類刺繡品一般均為結婚的信物或用品,不少裹肚、枕頭頂中不乏有藝術價值的作品。
安塞區(安塞)
安塞雕塑
安塞雕塑包括石雕、木雕、捏塑(麵塑、泥塑)三種,尤以捏塑普及。石雕從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石窯可以看出,安塞石雕藝術精湛,刀法洗鍊,線條流暢優美。保存較好的主要是寺廟裡的佛像,還有碑、石獅子等。明清兩代石刻藝術盛行,技法高超。安塞木雕主要是民間藝人紙匠用木頭雕刻人頭,做童男童女的頭顱模型,還有一些木匠在棺木上刻花。捏塑是安塞最普及的婦女藝術,包括麵塑和泥塑。
安塞區(安塞)
安塞腰鼓
腰鼓,安塞人又稱花鼓,是民間舞蹈秧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初作為驅邪的打擊樂在社會上流行,後又作為助陣聲樂用於戰爭。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演變為歡度佳節、慶祝勝利和豐收的民間藝術活動。在內容上也由原先單純的打擊樂演變為融舞蹈、武術、體操、器樂於一體的獨特民間藝術。隨著技藝的不斷更新,腰鼓越來越受到中外人士的親睞,堪稱“中國一絕”。
安塞區(安塞)
安塞剪紙
剪紙,安塞人稱窗花,歷史悠久,是民間靠世代口授心傳保留下來的一種民間美術,在民間自然形成了家族沿襲的傳授形式。安塞剪紙不僅保留了豐富的古代歷史文化和民俗,而且發展和形成了當代的民間藝術風格和完整的藝術造型體系,被譽為“群芳母親”,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稱。1993年,安塞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2006年5月20日, 安塞剪紙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塞區(安塞)
安塞農民畫
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被國外藝術家譽為“東方畢卡索之作”。1988年,國家文化部授予安塞“全國民間繪畫畫鄉”稱號。安塞農民畫是對剪紙、刺繡的延伸,起源於民間,內容有人物、動物、花卉等,以誇張、變形的手法,抒發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安塞農民畫講究裝飾,注重色彩效果,追求強烈的感覺印象,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風格,著色較純淨,色彩較單純,畫面觀感清晰、富有亮度。
安塞區(安塞)
安塞民歌
又稱“酸曲”,為勞動者自編自唱的歌曲。多為唱者即興編出,在傳唱中,不斷加工而成。其特點帶有濃郁的地方泥土氣息,且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旋律優美。由於安塞民歌多為演唱者即興創作,題材廣泛,通俗易懂,富有情趣。不受時間、地點、男女老幼的限制,所以世代相傳,久唱不衰。安塞民歌,從內容和調式上可區分為信天游、勞動號子、小調、歌舞曲、風俗歌曲和宗教歌曲6類。尤以信天游和小調見長,且流傳廣泛。
安塞剪紙安塞剪紙

風景名勝

紅色景點

安塞區(安塞)
王家灣毛澤東舊居
位於安塞區城西50千米處。1947年4月13日至6月9日,毛澤東和中央機關在此居住了58天。毛澤東在這裡發表了《關於西北戰場的作戰方針》、《蔣介石正處在全民的包圍中》兩篇著作。並在這裡指揮了羊馬河、蟠龍戰役,部署了全國其它戰場上的戰役。毛澤東、任弼時在王家灣居住的兩孔半窯洞保存完好,室內原3人用的辦公桌、小凳子、躺椅、檔案箱等尚在。
安塞區(安塞)
軍委二局
是革命戰爭年代重要的技術偵察情報部門,是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江西蘇區親手創建的。1935年10月19日,軍委二局隨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吳起鎮,12月5日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個技偵部門在陝北保全正式合併,組建成為統一的中區軍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軍委二局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由保全移駐延安,1938年11月19日由延安遷至安塞碟子溝和黃崖根兩個村莊,在陝北戰鬥生活了12年,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安塞區(安塞)
張思德犧牲地
張思德(1915年—1944年),四川儀隴縣人,1935年參加紅四方面軍長征,隨部隊到達延安。1944年,為解決與會代表的烤火問題,中央的鄧捷負責調人去安塞燒炭。9月5日,張思德和戰士小白一起挖一個新的炭窯時,因土質鬆軟,雨水滲透,造成塌方。張思德把小白推出窯外,自己被壓在窯內,不幸犧牲,年僅29歲。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毛澤東為悼念張思德而作著名講演《為人民服務》。

名勝古蹟

安塞區(安塞)
秦直道
陝北俗稱“皇上路”、“聖人條”,是秦始皇於命蒙恬監修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秦直道南起帝都鹹陽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今淳化縣涼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穿越14個縣,700多千米,路面最寬處約60米。 安塞區王瑤鄉境內現存秦直道約6千米,化子坪鄉境內秦直道長約30千米,鐮刀灣鄉境內直道長約20千米。王家灣鄉、鐮刀灣鄉邊界地帶秦直道長約9千米。秦直道在安塞區境內總計長65千米。
安塞區(安塞)
真武洞石窟
位於城區北線約1華里處,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迄今一千三百五十年歷史。據傳說漢總兵李廣出征,敗於金明邊關,行至真武洞馬創泉飲水,突遇惡虎,拔劍不及,霎那間一道金光閃於虎踞處,瞬間山崩地裂,惡虎落於百丈懸崖之下,總兵得救,感恩不盡,遂於唐貞觀辛丑年在佛祖顯靈處始建大佛寺,其主佛高二丈二尺有五,為陝北石佛像之最。
安塞區(安塞)
蘆子關
距安塞城北75千米,山高坡陡,狹谷狀如葫蘆。唐長慶四年(824年),李彝為朔方節度使,在蘆關建造城防,以護寨外。杜甫遊覽後,寫下了《塞蘆子》一詩傳世,又有註:“蘆關扼兩冠,有土門兩崖峙立如門,入門地形寬闊,狀如葫蘆”,故名。宋代司馬光遊覽後題留了“延水猶傳檄,蘆關未撤烽”的詩句。民間流傳道“蘆子關、蘆子關,風蕭蕭兮延水寒,安得壯士控北番”的感嘆。山嶺之巔,防禦密布,別名鐵門寨。
安塞區(安塞)
化子坪黑泉驛石窟
位於化子坪鎮黑泉驛村,距縣城40千米,依崖開鑿,單室獨存,窟石寬8米,深9.7米,高4.5米。窟內殘存8尊較完整造像。窟室內有兩根連線窟頂的石柱,其上浮雕小坐佛,束髻(有的頭殘缺),面部線條簡單。右邊石柱上方開龕,龕內雕有觀音菩薩1尊,頭戴高花冠,寶繒飄外。冠中有一小化佛,觀音袒胸露肘,有腕釗,胸飾瓔珞,披絡腋,披帛從右肩飄向後方再繞右膝,下著裙。娥眉微豎,鼻樑隆起,朱唇鎖閉,有毫光。左手拄方形台座,右手置膝頭,手牽巾。右腳彎落在台座上,左腳輕踏蓮花。側身坐在長方形的台座上,顯示出神態溫柔而飄逸的樣子。
安塞區(安塞)
安塞博物館
前身為安塞縣文化文物館,於1997年9月正式建成開館,地處安塞城區中心,展館面積2300平方米。2004年6月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二級館。館內設有文物陳列、民間剪紙藝術、現代民間繪畫(農民畫)、藝術探源、安塞腰鼓文化展館藏書畫殿和成果展等7個展室,藏有剪紙作品12000條幅,現代民間繪畫作品1500餘幅,繡品300餘件,捏塑300餘件,在陝西省及全國各類大賽中屢次獲獎。書法家歐陽中石、畫家劉文西、作家陳忠實等先後題詞。
安塞區(安塞)
腰鼓山
位於安塞區墩山主峰墩峁之上,因山上建有高達24米的“天下第一鼓”而得名,也被稱作腰鼓樓,登上山頂,可鳥瞰安塞城區全景。腰鼓山於2004年開始建設,2011年7月建成,海拔1145.5米,總投資為1500萬元,占地9120平方米。已造成窯洞群150孔。其中特色窯洞12孔(按年代歷史修建),土窯22孔,陝北最大的窯洞3孔。“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樓,腰鼓樓高24米,位於墩山主峰墩峁上。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