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亞藥行

安亞藥行

1918年,在留美學人黃藻裳、黃凖、鄺國珍的發起下,美洲華僑籌集數十萬巨資興辦安亞藥行,並在一德路458號建成辦公大樓。大樓總面積達二千多平方公尺,兼辦公與門市營業部於一體。安亞藥行還分別在石涌口和盤福路開設製藥工場和玻璃廠,進行藥物生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亞藥行
  • 建築風格:新哥德式
  • 地點:一德路458號
  • 興辦者:華僑
身世之謎,歷史,海味街存記西風東漸印痕,文物舊址,

身世之謎

大廈長相十分“摩登”,儘管外表沒有太多的裝潢,一色筆直的豎線條,將外立面的分隔成一個個窄長的細小區間,每扇窄長的窗戶緻密而垂直分布在上面,營造出強烈的“升騰感”。
建於天台的六角亭尖頂形式簡約,卻動感強烈,與聖心大教堂上的尖塔有幾分神似。這裡是一德路的制高點。對於家裡長出了這樣一座尖塔,大廈的居民都感到相當驕傲。
然而,對於458號的前世今生,住戶們眾說紛紜。他們只知這裡曾是資本家留下的物業,對它藥行的身份卻相當陌生。“省城風物”的組員,最終還是從1934年的《廣州指南》證實了它的身份,這裡曾是華僑創辦的安亞藥行。

歷史

由於華僑鼎力支持,安亞製藥行動用的資本可達上百萬。其振興民族工業的雄心,可見一斑。藥行開業時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尾聲,廣州的進口藥品來貨極少。安亞藥行憑藉優質的自製藥品,一度搶占了國內部分英國藥品的市場份額。在1922年發行的一份“安亞製藥行有限公司股票”上,就清晰記錄著當年藥行的意氣風發。左上角的圖案,還印著這座英挺神氣的摩登大廈。
然而,好景不長,海外壟斷資本很快就捲土重來。由於設備、資金、生產技術落伍,“安亞”只能從事小規模的成藥生產。抗戰爆發對“安亞”來說,藥行大樓被日寇劫掠。抗戰勝利後,安亞藥行名存實亡,只有少數員工靠著變賣劫餘物資,維持殘局。
解放初期,安亞藥行一度承擔進口西藥的功能,直到1953年,在政府提出的“轉業”號召下,安亞藥行轉營工業天那水,後併入廣州制漆廠。

海味街存記西風東漸印痕

安亞藥行經歷的輝煌與坎坷已成如煙往事,但這些早期西藥房卻在一德路上留下不少雪泥鴻爪。
一牆之隔的一德路460號也是一家西藥房,名為“必得勝”。這座四層高的建築也頗具特色:外立面為折中主義風格,頂部還保留著希臘式的三角形山花和巴洛克窩卷。最有意思的則是,山花下還罕有地塑出一個土星狀的天體模型,生動有趣且耐人尋味。
位於一德路430號的“中國西藥房”,字號也在山花上保留著。斜對面的435號“中興藥房”則略為隱蔽,但建築使用的兩層高塔司乾巨柱氣勢恢弘,立面內凹的陽台、上下陽台欄桿的鏤空樣式,也是嶺南騎樓的特色體現。
當年西藥行為何喜歡在一德路上扎堆?“省城風物”小組成員陳曉平向記者分析,這與此處靠近長堤的博濟醫院(今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不無相關。
1835 年美國傳教士醫師伯駕在廣州新豆欄街開設的博濟醫院(當時名為“眼科醫館”)。隨著職業西醫隊伍逐漸壯大,一些華人西醫也開始自籌資金開設西藥房。 1882年,四邑華僑羅開泰在博濟醫院的幫助下,在仁濟路怡和大街開設了廣州乃至全國首家華人西藥房——泰安大藥房。在經營西藥的同時,他們也開始探索製造一些家庭用的西成藥製劑。安亞藥行就採取了這一模式。
在博濟醫院、泰安大藥房的催谷之下,仁濟路、一德路、十三行路一帶很快就成為西藥行業的集散地。一批當年有名的字號星羅棋布,如“廣安”、“梁培基”、“必得勝”、“普濟”、“何濟公”等。上期“廣州歷史建築舉薦名單”披露的 “利濟軒”位於豆欄上街,就在這一範圍內。
除西藥房外,這一區域同為中藥藥商的集中地。陳曉平表示,從清末到解放初期,仁濟路、槳欄路一帶的各種生熟藥店總計600多家,今天香港仍頗有名氣的“位元堂”曾落戶於此。廣州現存的清平路中藥市場,仍在延續其餘緒。
過去,無論中藥還是西藥,其運輸主要依靠水運,因此藥行呈現依江而設的布局。如今水運萎縮,一德路早已轉營海味和玩具,十三行路也變成了服裝批發市場。
見證華人西藥行業發展史

文物舊址

位於一德路458號的安亞藥行舊址,從建築外觀來看,新哥德式風格的安亞藥行,與愛群大廈同出一轍,而且年代更早。它的外立面與六角亭等構件,簡潔大方而氣度不凡,堪稱廣州早期騎樓建築的佼佼者。嶺南建築學社會長袁藝峰表示,安亞藥行見證著上世紀華人西藥行業的發展史,承載了具體有效的歷史信息,與其他藥行遺址一同記錄下一德路歷史街區的行業變遷,具有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