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與拓進:二十世紀中國畫談叢

守護與拓進:二十世紀中國畫談叢

基本介紹

  • 書名:守護與拓進:二十世紀中國畫談叢
  • 出版社: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 頁數:519頁
  • 開本:0開
  • 品牌: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 作者:郎紹君
  • 出版日期:2001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0199730
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媒體推薦

自序
這本文集,選自我5年來發表的文章。內容大抵分成三部分:一為20世紀中國畫史追述,二為中國畫問題探索,三為畫家研究。未收入對當代畫家的評論文字。
“畫史研究”的6篇,《類型與學派》是紀念潘天壽誕生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的論文,大體勾畫了20世紀中國畫的類型與學派。收入本書前,對“類型”一節略有修改。《20世紀國畫家》是為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編輯《中國美術百年》一書寫的,按歷史分期評述了20世紀有影響的中國畫家,因字數超出,發表時有所刪節,這次收入本集,除恢復原樣外,又作了一次校改。《20世紀的山水與彩墨風景》,是為我主編的《現代中國美術全集。山水卷》寫的序文。這3篇文章是史料性的,涉及的畫家、流派與材料不免有重合之處,但角度不同。《20世紀中國畫研究》評述2。世紀研究中國畫的各家論說,這裡收入的一部分,曾發表於《文藝研究》。《香港中國畫鳥瞰》、《黃仲方和香港傳統中國畫》是對大陸觀者介紹香港中國畫的,前者著重談香港中國畫與大陸中國畫的血緣、蛻變關係,後者從畫家黃仲方談及香港傳統型中國畫的由來與背景。
“問題探討”的4篇文章,有2篇談筆墨,1篇談中國畫教育,1篇談中國畫的演進方式。其中《筆墨論稿》試圖以現代語言釋說筆墨概念及文化內涵,並論及筆墨的現代運用及衡量標準、筆墨的作用與價值等;《筆墨問題答客問》是論爭文章,透析“筆墨等於零”諸種怪論。《非學校教育》是參加中國美術學院建院70周年舉辦的“中國美術教育研討會”的論文,意在反思20世紀學校中國畫教育,重新認識傳統中國畫教育(非學校教育)的可取之處。《以復古為革新》根據在中央美院的一次演講整理而成,文章提出“以復古為革新是藝術演進的一種方式”的觀點,並回答了聽眾的相關提問。
“畫家研究”分別收入了關於齊白石、林風眠、陶冷月、柳子谷、郭味蕖、趙春翔、楊之光7位畫家的文章。其中《齊白石傳略》是為筆者主編的《齊白石全集》而寫;《林風眠的藝術歷程》選自尚未出版的《林風眠》一書。陶冷月和柳子谷曾經是20世紀前半葉活躍於畫壇的著名畫家,後半世紀由於政治等原因,被長期遺忘;《陶冷月的生平和他的藝術》、《畫家柳子谷》兩文,對被遺忘和遮蔽的歷史有所鉤沉,並在藝術上對他們作了重新評價。《郭味蕖之路》是為紀念郭味蕖先生誕生90周年而寫,著重探討郭味蕖以傳統為本適當吸收西法的藝術道路。《讀趙春翔》對旅美畫家趙春翔曲折的人生與藝術經歷作了追述,並試圖思索海外藝術家融合中西藝術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楊之光和新人物畫》是為楊之光回顧性畫集寫的專文,在系統梳理畫家藝術經歷的同時,力圖結合時代背景對他的新人物畫作初步探索——在統一意識形態主導下的50年代至70年代新人物畫,是20世紀重要的繪畫現象,但由於時間距離過近,對它們的歷史透析還有一定困難。我以為,既需要作時代性的總體把握,更需要作具體的個案研究。這篇文章是嘗試之一。
20世紀中國畫是畫史的一部分,也是思想史、文化史的一部分。從某種程度說,它面對的問題,也是相應思想史、文化史面對的問題。在全球化、一體化之聲日高一日、西方強勢文化成席捲之勢的新世紀,中國畫遇到的問題沒有改變,而境況愈加嚴峻。要應對新的形勢與問題,也須總結既往的經驗與教訓,“溫故而知新”這句老話,仍有醒世的意義。
……

圖書目錄

自序
畫史研究
類型與流派
20世紀國畫家
20世紀的中國畫研究
香港中國畫鳥瞰
從黃仲方談及香港傳統中國畫
問題研究
筆墨論稿
筆墨問題答客問——兼評“筆墨等於零”諸論
非學校教育——關於中國畫教育的一點反省
以復古為革新——藝術演進的一種方式
都市水墨及其現代經驗
畫家研究
齊白石傳略
林風眼的藝術歷程
畫家柳子谷
郭味蕖之路
談趙春翔
楊之光和新人物畫

文摘

姚華(1876年—1930年)字重光,號茫父。貴州貴鞏人,光緒三十年中進士,同年保送日本學法律,1907年歸國,任職於郵傳部。人民國,被選為臨時政府參議員。歷任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校長、北京美專教員、京華美專第一任校長。1926年,患腦溢血,左臂偏殘,遂自號姚風。1930年,病逝於北京。
姚華是近代著名學者、書畫家,著有詩、詞、曲、賦及各種論文三十一卷。其畫無專師,40歲後才致力畫山水,間作花卉雜物。自謂“予豈能畫?詩而已,書而已。”其書法,20年代以小楷名世,亦善篆、隸、行書,楷書多出於北碑,筆先頓而後曳,方勁有刀刻意趣;行草雄健肥厚,有顏字之勢而實近蘇字之形。其畫山水喜勾皴,丘壑繁密,筆勢外張,有一股蒼鬱之氣。畫花卉或偏鋒尖利,或中鋒圓厚,又偶作指畫、人物畫。
廣東地區畫壇
廣東地區(主要是廣州和香港)畫家,不像江浙皖那么多,也不像上海、北京那么集中。晚清以來,廣東湧現出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並成為近代中國改良和革命運動的主要策源地。民初,廣東畫壇與各地的交流增加,許多年輕畫家紛紛到海外、上海和江浙地區學畫,藝術思想和藝術社團也空前活躍起來,出現了折中中西的嶺南畫派和堅守傳統風格的國畫研究會。
重要畫家
高劍父(1879年—1951年),名譽,字劍父,廣東番禺圓崗人。幼從季父學徒於藥肆。得從兄高祉元介紹,投居古泉之門習畫。後得收藏家伍懿莊助人澳門嶺南學堂,從法人麥拉學木炭畫。世紀初,赴日遊學,識廖仲愷夫婦,人同盟會,參加日本著名美術團體白馬會及太平洋畫會,深受日本畫家竹內棲鳳、橋本關雪的影響。歸國後,與其弟高奇峰在上海創審美書館、真相畫報;又在廣州創平民畫報、時事畫報,宣傳革命,參加起義鬥爭。辛亥後“退居林下”,
專心於“藝術革命”,創辦春睡畫院,招授生徒,以“折中中西,融會古今”為旗幟,倡導國畫改革,成為嶺南畫派的主要創始人和領袖。1921年,曾主持廣東省美術展覽會,1931年游印度、錫蘭、緬甸,登喜馬拉雅山。歷任廣東美術會會長,中央大學、中山大學教授。著有《蛙聲集》、《佛國記》等。
高劍父主張以畫“喚醒國魂”,描繪現實生活,反對復古,提倡國畫革命。其“折中中西”,主要把日本畫描繪光、色、空氣的方法與傳統用筆的方法結合起來,賦予作品以更強烈的感覺真實與現代的民族性。其作品,雖畫風景、動物、花木,卻多有寓意。有時感時傷世,描繪事件,充滿高昂激奮之情,有時又畫殘紅病羽,苦竹寒蘆,寄託一種避世的消沉。喜用熟紙,恣縱奔放的用筆與朦朧的渲染常能恰當融會,流露一種恢宏強悍但又沉鬱蒼茫之慨。晚年作品寫實性減弱,寫意性加強,自稱“新文人畫”。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方人定、蘇臥農、黎雄才、關山月、楊之光等。
高奇峰(1889年—1933年)名蟎,字奇峰,高劍父弟。幼從劍父學畫,16歲時與兄經營花玻璃。後東渡,人同盟會,研究日本畫。歸國後在上海主持真相畫報,1916年因反袁世凱而被北洋政府通緝,亡命日本;未幾袁死,返上海主持審美書館,1917年回粵任教於廣東工業學校和嶺南大學,並設“美學館”課徒。後因病結廬於二沙島,名其居曰“天風樓”。1933年準備赴柏林主持“中德美術展覽會”,行至上海病發,故於華山醫院,年僅45歲。
高奇峰擅長畫花卉和翎毛走獸,尤喜畫猛獸、猛禽、駿騎,藉以寄寓“俯視蒼茫有所思”的英雄主義情懷。與其兄同致力於傳統畫法與西洋畫法(主要是日本畫法)的折中結合,常以墨、色交溶的方法,表現出對象與環境的關係,並通過層層渲染刻畫時空的變化和晴光明滅的感覺,又常用“撞水”撞粉”法表現樹幹的肌理與質感。用筆潑辣生動,又時而精勾細描。其畫風,有近於高劍父蒼勁的一面,又有自己雋秀雅逸的一面。弟子有黃少強、趙少昂、周一峰、何漆園、容漱石、葉少秉、張坤儀等。
陳樹人(1881年—1948年),名韶,字樹人,廣東番禺人,少時與劍父同師居廉,20歲與居氏侄孫女居若文結婚。1904年,任香港《廣東日報》、《時事畫報》主筆,宣傳孫中山革命主張。1906年赴日留學,就學於京都美術工藝學校,1911年返國,鼓吹新中國畫。不久再東渡,於東京立教大學讀英語與文學。歸國後,先後被派往加拿大、上海作黨務工作。又歷任廣東省政務廳長、國民政府秘書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等。抗戰勝利後,辭職還粵。
陳樹人屬國民黨元老中的左派,在蔣氏政權中居高位而無實權,“身在魏闕,心存江湖”,大量時間投於繪畫和詩歌創作。能花鳥和山水風景,重視寫生創造;早期作品頗重渲染,喜畫雄獅諸猛獸。成熟期的作品淡化了日本畫影響,而風格與二高也迥然不同——從無高氏橫絕的氣勢和感時傷事的蒼涼感,而是恬淡、優雅、別致,筆墨平朴,有時流於刻露,但構圖多奇,意境清朗,著色妍而不冶。陳樹人擅詩,著有《戰塵集》、《專愛集》、《自然美謳歌集》、《寒絲山堂集》等。
溫其球(1862年—1941年)字幼菊,號語石山人,廣東順德人。早年師從花鳥畫家許菊泉,習惲南田一派。33歲投師北洋海軍,甲午海戰後歸里,重理繪事,于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無不臨習。50歲後上溯宋元,力求渾化。其山水,喜作青綠大幛,又喜作長卷(有廣九路風光寫生卷,約30丈)。嘗見其仿石濤筆意山水小幀,結構簡逸而筆墨厚重;又見其花果寫生,純用沒骨法,著色雅淡而風格拙樸。溫氏堅守傳統,視二高一陳為“野狐禪”。1925年與潘致中等組織國畫研究會,與新派對陣。
潘致中(1873年—1 929年)名毹,字致中,號抱殘,南海人。清末諸生,少即習考據,博覽群書,畫初學四王,尤愛王鑑山水。中年後致力於石濤、王原祁等。晚年作品“漸入蒼茫,亦含野逸之致。”又曾習西洋畫法,作人體與素描,但反對中西折中,1923年,針對二高之新派,聯合姚粟若、黃般若、鄧誦先、李耀屏、盧振寰、黃君璧、戶子樞、趙浩公等14位畫家,組織“癸亥合作社”,並聲明提倡“中國傳統的藝術,有別於從日本抄過來的不中不西的混血的所謂‘新國畫’。”①2年後,擴展為國畫研究會,並組織畫展、創辦刊物、舉行星期日雅集。弟子有李鳳公、盧子樞等。這一時期活躍於廣東畫壇的還有王竹虛(約19世紀中—1924年)、趙浩公(1881年—1946年)、李瑤屏(1882年—1937年)、李鳳公(1884年—1 967年)、易大廠(1872年—1941年)、潘達微(1881年—1929年)等,不具述。
30年代至40年代
抗戰前約十年,國內相對穩定,經濟有所恢復,以上海、北京、廣州為主要聚居地的畫壇更趨繁榮,藝術社團空前增多,學校的中國畫教育有所加強。8年抗戰和3年解放戰爭,有利於戰時服務的藝術如宣傳畫、漫畫、木刻等得到了長足發展。在國畫畫壇,傳統風格仍占絕對優勢,強調錶現現代生活的新中國畫,由於配合抗戰而受到廣泛重視。日本侵略戰爭激發了中國人對民族文化的感情,不少借鑑西畫的革新者有所回歸,堅守傳統的畫家對本土藝術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生於清末民初的一大批藝術家成熟起來,成為畫壇的主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