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喪

守喪

守喪,拼音shǒu sānɡ,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一種孝順行為,守喪有一定的時間規定,時間越長越表明守喪當事人對已故人的崇敬,和不忍對方離去的心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守喪
  • 拼音:shǒu sānɡ
  • 解釋:守服喪
  • 出處:《後漢書·李固傳》
拼音,解釋,人性論,

拼音

shǒu sànɡ

解釋

服喪事。《後漢書·李固傳》:固弟子汝南郭亮 ……詣闕上書,乞收固屍,不許,因往臨哭,陳辭於前,遂守喪不去。

人性論

為何孔子認定“不守喪三年,心就不安”呢?孔子談到理由:“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這十二個字正是我們了解儒家人性論的出發點。人心對父母的深情,原來是由具體的成長經驗所孕生的。小孩子生下來到了三歲,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孔子的觀察居然如此平實。可見偉大的哲學必由平實的經驗開始。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洞識能夠針對人心之安與不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