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內虛外

守內虛外是趙匡胤為了防止後代有軍閥仿效自己,黃袍加身而設立一項旨在維護皇家長久統治的治軍國策。守內虛外是宋太祖吸取歷史教訓,結合當時的形勢,苦思冥想而得出的一個解決方案。這項政策貫穿於宋朝320年,並影響後世歷代統治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守內虛外
  • 漢語拼音:shou nei xu wai 
  • 歷史背景:宋朝(北宋)
  • 歷史人物:趙匡胤
定義,根源,歷史,具體措施,產生後果,

定義

守內虛外意思是防衛內部可能出現的隱患(內部敵人,武將叛變)而放鬆外部存在的威脅(外部敵人,外敵侵略),而導致邊境空虛的國策。

根源

如所周知,中唐開始的藩鎮割據局面,至五代時進一步造成武夫跋扈、悍將稱雄的後果。如以後宋太宗說:“自梁、晉已降,昏君弱主,失控馭之方,朝廷小有機宜,裨將列校,皆得預御坐而參議,其姑息武臣乃如此。”數十年間,王朝更替頻仍,文官武將之間的關係嚴重失衡,割據局面愈演愈烈。正因為如此,當時社會上便形成了強烈的重武輕文風氣,“五代以來,四方多事,時君尚武,不暇向學。”長期存在的這種武力左右政局的因素,其影響十分深遠。西方學者也認為:“在960年以前,北方一直被一系列不穩固的、短命的軍事政權所統治。正是在這一時期,軍事力量決定著政治狀態,並繼續成為宋初幾十年間的一個主要因素。”
在歷經戰亂的背景之下,通過兵變上台的宋王朝開國伊始,就遭到李筠、李重進等藩鎮的武力抵抗。還有如王彥升在任京城巡檢時,敢於夜闖宰相王溥家門,以索酒為名進行敲詐。此事雖有新貴漠視舊臣的意味,但連同二李造反的現象,都反映出武將積習已久的跋扈作風,是深層而嚴重的問題。結合歷史的教訓和自身的兵變經歷,使宋太祖清楚地看到,政權面臨的最大威脅便是擁兵自重的武將勢力,朝野上下遂皆視武人及武力因素為動亂的根源所在。

歷史

宋朝建國不久,為了避免武將叛變,便採取一系列的“收兵權”措施,作為全力強化中央集權的核心任務,以重新確立天子的權威,這正是事物發展的邏輯結果。然而,單方面地收兵權,雖能收一時之效,卻不能完全解決武將跋扈的社會根源,也無法剷除武人意識中追逐兵權的觀念。惟有恢復並強化儒家意識形態化的道德規範,重振綱常倫理,以維繫世道人心,才能控制社會。在此基礎上矯正以往風氣,在社會意識中剷除重武輕文的觀念,也才能更大限度地穩定新生的統治秩序;同時,對以往長期存在的文臣、武將之間關係嚴重失衡的問題加以解決,才能在體制上牽制武將集團。從根本上杜絕來自武將勢力及武力因素的危害,以求長治久安。因此,從宋太祖朝開始,便結合收兵權的目的,一方面對驕兵悍將逞強的狀況進行整頓;另一方面則提高文官及士大夫的社會地位,提倡儒家道德倫理,培植崇文的社會風氣。
宋太祖朝,對武將採取的直接打壓手段,主要是通過“杯酒釋兵權”以及“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更戍法”之類收兵權的舉措,將功臣宿將罷為閒職,將藩鎮的事權予以剝奪。與此同時,又提拔一批資歷較淺的將領,分別擔任軍隊要職。這樣便壓制、剷除了軍閥擁兵自重的勢頭。

具體措施

在提高文臣地位和權威,以對武將群體構成制衡機制方面,宋太祖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概括而言主要有:
其一,在朝中重用文臣。
先後重用趙普、薛居正、沈義倫、呂餘慶及盧多遜等人為宰執,禁止將帥干預朝政。如建國之初,就任命趙普為樞密副使,以牽制武人出身的樞密使吳廷祚。以後,趙普獨任宰相,更深受信任,“事無大小,悉咨決焉”x。這就扭轉了五代時樞密使欺壓宰臣的局面;
其二,任用文官掌管地方。
宋太祖稱帝後,不斷從中央派出文臣到各地任職,陸續取代原來藩鎮手下的爪牙。趙匡胤對此的看法是:“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令選儒臣幹事者百餘,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xi
其三,注意保護文臣。
宋太祖在宮廷之中立碑,告誡後世繼承者勿殺文臣士大夫xii。如宋太祖親信干將王彥升騷擾因宰相王溥而被逐出京師;寵將史珪誣陷國子監丞、知德州梁夢升迫害武將郭貴。宋太祖不僅沒有治梁氏之罪,反而加以提拔,並繼續令其留任。此事恰與以往史氏誣告大將張瓊致死的結局形成反差;
其四,尊崇儒學。
趙匡胤登基不久就下令擴修儒家先聖祠廟,親自為孔子作贊文,並率群臣幸臨國子監,拜謁孔廟。建隆三年又下詔對文宣王廟行使一品禮儀,在廟門兩側豎起16枝戟。宋太祖還公開要求武將學習儒經,“今之武臣,亦當使其讀經書,欲其知為治之道也。”此舉的目的在於宣揚儒家的君臣之道,和“崇文”的氣象,而非一般性地鼓勵武臣增進文化素養,或培植文人學子進入武將佇列的意願。這都向天下傳遞了尊儒重文的信息。宋人范祖禹對此評說道:“儒學復振,是自此始,所以啟佑後嗣,立太平之基也”;
其四,重視科舉制度。
在宋太祖朝,不僅科舉錄取人數較以往擴大,而且開創“特奏名”先例,又固定“殿試”制度。宋人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故聖朝廣開科舉之門,俾人人皆有覬覦之心,不忍自棄於盜賊奸宄”。
經歷了五代兵亂的宋太祖,切身感受到的是武將對皇權的直接威脅,而對文臣、士大夫在認識上則更為放心,故其有:文官“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的看法。還有這樣的記載:吳越王向宰相趙普私賄瓜子金十瓶,此事恰巧被宋太祖碰見,“帝嘆曰:‘受之無妨,彼謂國家事皆由汝書生爾?’”因此,除採取以上措施外,宋太祖還有意做出崇尚文翰的姿態,如趙匡胤不僅自己讀書,而且要求大臣趙普等也多讀書,以便為天下做出表率。宋太祖曾公開表示:宰相須用讀書人來做。
宋太祖朝的上述舉措,無疑反映出在治國上已初步萌芽了“崇文抑武”的思想及方略。宋人陳亮甚至認為:“藝祖皇帝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國。而儒道之振,獨優於前代。”當然,宋初脫胎於五代,又處於統一四方之時,尚不可能完全以儒立國,也不可能忽視武將的作用。故其所為的宗旨,更大程度上乃在於將過低的文臣地位提升和提倡“儒道”。

產生後果

守內虛外的國策帶來了積極和消極的兩種後果。
積極影響
宋朝很少出現武將叛變的現象。趙家王朝顯得十分穩固,南方的人民生活穩定,並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使得宋朝的GDP在當時位居世界第一。
宋朝國策培養了大量文學家,而且這些文學家成為官員,對國家和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范仲淹、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父子、司馬光、王安石、晏殊。
宋朝是漢朝以後王朝存續時間最久的王朝。宋朝320年,遼朝209年,金朝120年,元朝97年。宋朝從開國到亡國先後向遼國、金國、元國稱臣,但是宋朝以柔克剛,可以長期綿延國祚,而北方三個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的存續時間卻都比不上宋朝,都出現幾股勢力爭權奪利,發生內戰和宰相獨攬大權,皇帝大權旁落的現象。
消極影響。
為了防止官員擁兵自重,趙匡胤設計了“官、職、差遣”相分離的人事安排,分割相權、兵權,本來一個官職的權力,如今給三個官分別掌握,導致官員人數不斷增多,到了宋神宗時期,“冗官”現象十分嚴重,同樣是中國,宋朝的公務員編制是唐朝的3倍多,大量的官員嚴重影響了帝國的稅收,導致宋神宗不得不進行人事改革,採納王安石的意見,發起熙寧變法,也稱王安石變法。這個問題在當時十分棘手,王安石的政策有好有壞,但人們只看到壞處,招致全國上下許多官員的反對。冗官使得宋朝後期國力下降。
全國的精兵幾乎都集中在首都,導致邊境空虛,幾乎是一群老弱殘兵。結果,整個宋朝都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態勢之中,200年來一直打敗仗,只有靠輸送歲幣來維持和平。
宋朝周邊的國家有大理、吐蕃、西夏、遼國、金國、元國。除了大理以外,宋國打不過其它任何一個國家,即使打勝也是偶爾現象,從長期看都是打敗仗,所以一直要靠進貢來換取土地被奪。
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9個大一統王朝中,宋朝國土是最小的,到了南宋,更是以淮河-大散關為分界線,王朝偏安一隅,這個現實讓當時的百姓感到十分窩囊,這段歷史讓後世的人民感到很沒面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