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宅地法
- 外文名:Homestead Act
- 頒布時間:1862年
- 頒布者:亞伯拉罕·林肯
背景,內容,意義,
背景
1862年5月,林肯簽署了《宅地法》 ,規定每個美國公民只交納10美元登記費,便能在西部得160英畝土地,連續耕種5年之後就成為這塊土地的合法主人。這一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隸主奪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時也滿足了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發了農民奮勇參戰的積極性。
美國獨立後,聯邦政府對西部土地實行國有化,並決定按地段分塊出售,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償還國債和滿足土地投機者的要求。但出售土地單位面積大、價格高,西部移民無力購買,因而展開了長期爭取無償分配土地的鬥爭。由於南部奴隸主的阻撓,直到內戰前,無償授予移民土地的法案均被參議院否決。
內容
《宅地法》規定,凡一家之長或年滿21歲、從未參加叛亂之合眾國公民,在宣誓獲得土地是為了墾殖目的並繳納10美元費用後,均可登記領取總數不超過160英畝(1英畝=0.40公頃)宅地,登記人在宅地上居住並耕種滿5年,就可獲得土地執照而成為該項宅地的所有者。《宅地法》還規定一項折償條款,即如果登記人提出優先購買的申請,可於6個月後,以每英畝1.25美元的價格購買之。這一條款後來被土地投機者所利用。據統計,依據《宅地法》及其補充法令,聯邦政府到1950年有2.5億英畝土地授予移民。
意義
《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西部墾殖農民的土地要求,確立了小農土地所有制,從而為美國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它的實施也鼓舞了西部農民反對南部奴隸主的鬥爭,遏制了奴隸制種植園向西擴展。而《宅地法》影響最深的是促進了西部的開發。
從1862年至1900年,至少有六十萬個家庭從中得到好處。而且數以計千的美籍非裔從南方遷到堪薩斯州,他們被稱為exodusters-意為逃離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