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簡介
五四運動以後出版的宣傳中國舊文化的學術性刊物。1922年1月在南京創刊。主辦人為南京東南大學教師胡先驌﹑梅光迪﹑吳宓, 暨南大學、東吳大學教授
馬宗霍(承堃)等﹐由上海中華書局發行。初為月刊﹐第61期起改為雙月刊。1933年出至第79期停刊。該刊以“昌明國粹﹐融化新知”為宗旨。攻擊“五四”新文化運動為“模仿西人﹐僅得糟粕”﹔攻擊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是詭辯家﹑模仿家﹑功名之士﹑政客。以《學衡》為中心﹐在思想文化界形成的一個宣傳復古主義﹑反對新文化運動的派別﹐當時被稱為“
學衡派”。
時代背景
1912年
民國成立,儒家思想一時失去統治地位,歐美各種新文化思潮湧入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衝擊。各種西方近世文化流端風靡一時,學衡派興起而刊行《學衡》雜誌,“樹立了一面旗幟分明的大旗,擔負起中流砥柱的重責大任”。
創刊宗旨
1922年1月,《學衡》在南京創刊。該刊以研究學術,整理國故為宗旨的刊物,梅光迪、吳宓、胡先驌等學貫中西的新派文人擔任主編。
《學衡》創刊號發表了簡章說:本雜誌的宗旨是論究學術,闡求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評之職事。無偏無黨,不激不隨。
辦刊概況
緣起
早在國外,1910年代中後期留美中國學生群體當中,以對中國文化、文言文及白話文的意見分歧,可以分為兩派,一派以
梅光迪、
胡先驌等人為代表,認同、捍衛中國文化,及文言文;一派以胡適等人為代表,認為西方文化高於中國文化,主張全盤西化,意圖打倒文言文,推行白話文。這些留洋學生回國後在國內形成兩派,維護中國文化派以
南京大學為中心,胡先驌、梅光迪、吳宓等人先後來到南高、東大。
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胡先驌則在《南高日刊》上發表《中國文學改良論》,白話文和文言文文學之爭日益成為導火線。1920年胡適出版白話文詩集《嘗試集》,隨後胡先驌撰《評〈嘗試集〉》,但“歷投南北各日報及各文學雜誌”,無一為之刊登,胡先驌遂和梅光迪等人商量自辦刊物,得到
劉伯明的支持,隨後
吳宓、柳翼謀(柳詒徵)等人也加入。1921年10月,學衡雜誌社成立。1922年1月,《學衡》雜誌創刊。
《學衡》雜誌雖因文學評論而起,卻非純粹文學方面的刊物,雖和陳獨秀、胡適、魯迅等進行所謂新文化運動的《新青年》常持不同主張,卻並非論戰刊物,而是綜合的學術刊物。
雜誌歷史
《學衡》雜誌以位於
南京鼓樓北二條巷二十四號的吳宓寓宅作為辦公之所,第一次會議公推吳宓為“集稿員”柳翼謀為《發刊辭》執筆人。按梅光迪“脫盡俗氣”的主張,不設社長、總編輯、撰述員等名目,發表於《學衡》第三期上的《學衡雜誌簡章》中則署“本雜誌總編輯兼幹事吳宓”。
1921年11月,《學衡》第一期完稿,1922年1月,《學衡》雜誌正式出版。《學衡》為月刊,至1926年底停刊,出刊60期。1928年復刊,改為雙月刊,1930年停辦一年又零星出刊,至1933年7月停刊,又出19期,共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