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周刊》創刊於1917年,周刊,上海中國學生聯合會發行,1917年10月20日停刊,共出11期,學生讀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生周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17年
- 出版周期:周刊
《學生周刊》創刊於1917年,周刊,上海中國學生聯合會發行,1917年10月20日停刊,共出11期,學生讀物。
《學生周刊》創刊於1917年,周刊,上海中國學生聯合會發行,1917年10月20日停刊,共出11期,學生讀物。人員編制苦海餘生編輯,主要撰稿人有李蓴園、俞可法、張光翮、林紓、沈祓、謝慎修、舒笑影、梁任公等。主要欄目主要欄...
《中國學生(上海1935)》王輝明、魏希文主編,中學學生周刊社發行的學生刊物。該刊創刊於1935年9月20日,周刊。該刊出版地位於上海,社址位於上海法租界環龍路46號,1937年3月26日發行的第四卷第四期上,社址改為上海福熙路多福里18...
《玉屏周刊》1935年在廈門創刊,停刊於1937年5月68/69期。由福建省立廈門中學學生周刊社編輯。周刊,為廈門中學所辦之綜合性人文期刊。人員編制 撰稿人有白炯輝、方時傑、吳洪圭、劉亞翠等。欄目方向 該刊載有學生作品,學校校聞等。該...
《安徽青年報》是共青團安徽省委機關報,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張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專業報刊,服務教育、貼近學生、關注青年是安徽青年報的辦報宗旨,現有以下欄目《學生周刊》、《教育周刊》、《新聞周刊》、《大學生周刊》,其中《學生周刊...
“五四”運動中,代表勺庭中學出席武漢學生聯合會成立大會,旋任該會刊物《學生周刊》主編。1919年冬參加惲代英發起組織的進步社團利群書社,主持書社營業工作。1920年11月參加發起成立武昌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春任漢口致中公學教員。夏...
《成達文薈》創刊於1932年,是師範學校刊物。刊登內容 刊有成達師範學校校長、校董、全體教職員、學生照片,發表學生有關社會問題、求學、救國、青年問題、宗教、時政、文藝、倫理教育等方面的文章。1929年9月,該校出版《學生周刊》,...
最為活躍的是學生報刊 。在愛國運動中 ,很多省、市都成立了學生聯合會,紛紛出版報刊。著名的有《湘江評論》、《天津學生聯合會報》、《五七》日刊(北京)、《上海學生聯合會日報》和《學生周刊》(武漢)等。有很多大、中學校,甚至...
1925年2月17日赴瓦房店縣立二等國小校就任校長職務,恢復了校刊《兒童花園》《學生周刊》等。1926年7月,孫祥麟在北方區委巡視吳麗石的幫助下,組建了中共柳河小組,孫祥麟為首任黨小組組長。1928年初,孫祥麟按上級黨組織指示,離開...
旗下擁有《教育周刊》、《科研周刊》、《學生周刊》《江蘇科技報》等九種省級媒體,具有廣泛的專家型師資群體,發行量超過百萬;旗下投資還有13所各級各類學校,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家建立“手機家教”平台的企業。目前在職員工5000人。今日...
《學生周刊》發刊詞 老蠢蟲 我 梅花三弄國恥歌 游黃山 一剎那的感想 時代的囚徒 獄中詩 高文華 餓囚之哀叫 餓囚之死 火 梁建新 感時擬贈某將軍 譚壽林 農民歌 工人歌 土地革命山歌 少年先鋒隊歌 冷少農 我們的將來 朱務平 頸上...
魏希文(1912-1989)湖北通城人。1912年4月10日生。1932年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訓班、後結業於國防研究院第七期。曾任上海《老實話》旬刊,《北方日報》副刊編輯。人物經歷 1935年在上海創辦《中國學生周刊》。1937年在南京任平津流亡...
新文化運動時期,從迷茫中醒悟的黃負生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積極閱讀《新青年》《共產黨》等進步刊物,創辦了《道樞》《互助》等先進期刊,是武昌中華大學校刊《光華學報》以及武漢學聯《學生周刊》的主要撰稿人。黃負生是黨的一大召開前...
安徽省今日教育集團全體同仁為實現以上理想,正努力打造中國最優秀的教育媒體。目前,今日教育集團與安徽團省委合作出版《安徽青年報》《教育周刊》《學生周刊》《學習指導》,國內統一刊號CN34-0019。《安徽青年報》以關注青少年成長、成才為...
1987年,與人教社聯合舉辦“全國國中生英語閱讀與辭彙抽樣測試”,260萬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1987年9月,舉辦第一屆“國際英語教學研討會”;1990年,日本《學生周刊》以“A newspaper going out to the world”為題對《學英語》進行了...
馬來日報》、馬來文版《婆羅洲郵報》,成為面向全社會、跨族群的媒體[3]。詩華報業周邊產品:《小樂園》兒童月刊、《豆苗》學生周刊、《自然與健康》/《婆羅洲風采》周刊、《樂》周刊、《足球王》周刊、詩華資訊(電子網站)。
2015.4.19就禁止器問題專訪翁副校 採訪開放日各社團活動(關於cosplay的報導被刊登在《學生周刊》)2015.6.5採訪英語角彩塘義教活動 2015.7.11專訪市文科高考狀元以及市理科榜眼、我校理科優等生 2015.7.12~13 就小升初制度改革...
作者是中國革命博物館資料室。〈〈二十六種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中國革命博物館資料室編,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收錄《星期評論》、《少年中國》、《新社會》、《北京大學學生周刊》等26種革命期刊上的全部篇目 ...
與友人創辦香港友聯出版社,,主編《祖國周刊》《東西風》《大學生活》《中國學生周刊》《兒童樂園》等刊物。 曾任《明報月刊》編輯及執教於香港樹仁學院和浸會學院,教授文學和歷史。1980年赴美省親,病逝於紐約。其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
他講語文,採取開放式的辦法,學生可以自己命題,自由發揮。這些學生後來大部參加了革命。裴麗生還經常在菁華中學的周會上介紹左翼書刊,宣傳抗日救亡。他還辦了《學生周刊》,宣傳新思潮,對學生進行革命啟蒙教育。此外,裴麗生經常到與菁華...
學校的課外活動均由學生組織實施:如組織講演會,由學生輪流主持,每周一次;辦文具合作社,由學生集資,自行管理;建園藝部,分區種植各種樹木花卉,井然有序;成立新劇社,學生自編自演話劇;創辦《學生周刊》,學生撰文,教師審稿,自行...
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在此之後,中國曾舉行過慶祝活動,但參加人數有限,影響不大。1920年“五一”前後,《新青年》《晨報》《北京大學學生周刊》等紛紛刊發紀念國際勞動節專號,發表題詞和文章,...
1919年“五四”運動興起,朱謙之滿懷激情參加北京學生的遊行示威,並參加當時重要影響的《北京大學學生周刊》和宣傳無政府思想的《奮鬥》雜誌的編輯工作。他撰文抨擊時弊,提出種種改革社會和教育的主張。他認為,讀書為求學問,不想要文憑,...
當時雖稱他是“社會賢達”,但在這個晃子下,掩護了許多進步學生(如牛佩琮、李一清、章安春等,後來都是國家高級幹部了),避免了搜捕。1937年春,前進派主辦的《清華學生周刊》推選他擔任了總編。三年研究生學業完成後,留校任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