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網路上曝出廣西桂林市永福縣一個中心國小“學渣班”的新聞,引起了很多網民的關注。“學渣班”是對“因材施教”的諷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渣班
- 起源:關於教育討論的社會事件
- 類型:網路用語
- 反映現象:教育不公
詞語來源,社會評價,
詞語來源
2016年2月,永福縣堡里鄉一位家長反映:2015年秋季學期,堡里中心國小將該校和三多、拉木兩所國小的六年級學生按成績劃分,成績最差的學生組成了一個班級。其中,最刺痛家長們神經的,是“學校把這個班分在最差的教室,配備代課老師,像是拋棄。”
這一中心國小將差生都分到六年級3班,校長對此的回應是,這是因材施教,並不是歧視。但六年級3班的教室也是全校最差的,這個教室靠廁所,據學生講,天氣熱的時候,教室里都是臭味,得捂著鼻子。而教室的桌椅也都很老舊,班主任林波說,這些都是其他班級和實驗室更換淘汰下來的舊桌椅。這是很明顯的歧視,無法用因材施教的說辭唬弄過去。六年級3班的任課老師,多是代課老師,有的教師不久前還是學校的保全。從教師隊伍的“弱”到教室硬體設施的差,都指向了六年級3班這個“學渣班”是如何不受學校待見,以至受到了不對等待遇。
社會評價
1.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及基石,要能推進教育的均衡發展,不僅是校際之間、區域之間,就是在學校裡面,也不能形成對部分學生的歧視與區別對待。
2.“學渣班”是對“因材施教”的諷刺。
學校設立“學渣班”,是對上級政策的違背,是對學生權益的侵犯,更是對因材施教的諷刺,有關部門還真是應該好好查查,別急匆匆地拋出個調查結論為學校“做主”,以免到時候也打了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