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揚帆·中華文明簡史

學海揚帆·中華文明簡史

《學海揚帆·中華文明簡史》一書的出版社是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是2010年10月1日。本書集納大量的歷史文化細節,精選了大量圖片和文字,是文、史、哲知識彙編類圖書,它上起三代,下迄清末,內容涉及文學、哲學、藝術、歷史、政治等方面。以豐富的知識和史料,娓娓講述各類事物精彩的歷史文化,真切逼真地再現了中國傳統社會厚重、獨特、百態紛呈的生活景觀。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

基本介紹

  • 書名:學海揚帆·中華文明簡史
  • ISBN:9787560164151,7560164153
  • 頁數: 464頁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版次:第一版
  • 叢書名:學海揚帆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擁有《學海揚帆?中華文明簡史》,盡知古代萬事萬物的文化脈絡。讓你在輕鬆玩賞的同時,瀏覽豐富多彩的知識美景,了解妙趣橫生的文化歷史,給你帶來全新的知識盛宴!既可作為茶餘飯後增知益識的消閒讀品,也可以成為家庭的珍藏讀本。而對於廣大青少年朋友而言,《學海揚帆?中華文明簡史》更是一份特殊而寶貴的禮物,該書會讓你變得更加睿智,讓你的明天更加陽光燦爛。

目錄

第一章 思想與哲學
一、諸子百家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陰陽家
縱橫家
兵家
雜家
農家
醫家
二、四書五經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三、人文學說
董仲舒
劉歆
王充
鄭玄
王弼
范縝
周敦頤
張載
程顥、程頤
朱熹
張栻
陸九淵
王守仁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梁漱溟
第二章 歷史風雲
一、帝王權臣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姜太公
管仲
商鞅
秦始皇
漢高祖劉邦
曹操
諸葛亮
隋文帝楊堅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徵
女皇武則天
宋太祖趙匡胤
岳飛
完顏阿骨打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元世祖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太宗皇太極
清聖祖玄燁
清世宗胤稹
清高宗弘曆
和砷
林則徐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慈禧太后
孫中山
二、政治制度
禪讓制
井田制
三公九卿
郡縣制
察舉制
西域都護
屯田制
占田、課田和戶調製
北魏馮太后孝文帝改革
三省六部制
科舉制
慶曆新政
元代的等級制度
內閣與大學士
八旗制度
三、歷史事件
大禹治水
戰國的變法
焚書坑儒
巨鹿之戰
楚漢相爭
文景之治
獨尊儒術
王莽改制
董卓之亂
年畫
送灶神
接財神
廟會
三書六禮
鬧洞房
拜壽
鞠躬禮節
飲茶禮節
拜年禮儀
拱手禮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八王之亂
淝水之戰
貞觀之治
安史之亂
牛李黨爭
王安石變法
徽宗裨政與靖康之變
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
張居正改革
鄭成功收復台灣
雅克薩戰役
清代文字獄
鴉片戰爭
三元里抗英
火燒圓明園
中日甲午戰爭
戊戌變法
百日維新
四、歷史遺韻
萬里長城
琅邪刻石
秦始皇陵
秦兵馬俑
泰山石刻
龍門石窟
雲岡石窟
敦煌莫高窟
趙州橋
絲綢之路
金縷玉衣
馬王堆漢墓
漢代冶鐵遺址
永樂大典
明十三陵
四庫全書
古今圖書集成
第三章 文學
一、詩歌
《詩經》
屈原與楚辭
漢代樂府民歌
《陌上桑》與《孑L雀東南飛》
陶淵明與田園詩
謝靈運與山水詩
唐代詩歌
初唐四傑
陳子昂
孟浩然
王維
李白與盛唐詩歌
杜甫與中唐詩歌
韓孟詩派
元稹、白居易與新題樂府詩
李商隱、杜牧與晚唐詩歌
王安石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二、詞
李煜
婉約派
豪放派
柳永
晏殊
李清照
蘇軾
辛棄疾
納蘭性德
三、散文
《左傳》
《國語》
《戰國策》
孔丘與《論語》
孟軻與《孟子》
墨翟與《墨子》
老子與《道德經》
莊周與《莊子》
韓非與《韓非子》
司馬遷與《史記》
韓愈、柳宗元與古文運動
歐陽修與詩文變革
司馬光與《資治通鑑》
王思任、張岱與晚明小品散文
四、小說
施耐庵與《水滸傳》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吳承恩與《西遊記》
三言二拍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曹雪芹與《紅樓夢》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五、戲曲
關漢卿的雜劇
王實甫與《西廂記》
白樸的雜劇
馬致遠的雜劇
鄭光祖的雜劇
洪異與《長生殿》
孔尚任與《桃花扇》
六、賦
宋玉與《神女賦》
漢賦
賈誼
司馬相如
揚雄
班固與《兩都賦》
張衡
曹植與《洛神賦》
第四章 藝術
一、書法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帛書
隸書
章草
今草與狂草
行書
魏碑
楷書
陸機與《平復帖》
王羲之與《蘭亭序》
王獻之
草聖張旭
顏真卿
米芾與《蜀素帖》
宋徽宗與瘦金體
二、繪畫
史前繪畫
先秦繪畫
人物畫
山水畫
花鳥畫
界畫
揚州八怪
顧愷之與《洛神賦圖》
閻立本與《步輦圖》
張萱與《搗練圖》
周昉與《簪花仕女圖》
韓混與《五牛圖》
顧閎中與《韓熙載夜宴圖》
王希孟與《千里江山圖》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趙孟頫的畫史成就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唐寅的繪畫過程
仇英與《漢宮春曉圖》
郎世寧與《百駿圖》
三、音樂舞蹈
遠古先秦音樂
巫與商代音樂
楚聲
相和歌與清商樂
西域及其他少數民族地區音樂
唐代大曲
俗講與散樂
《琴論》與《唱論》
彈詞與鼓詞
明清琴派
崑腔和弋陽腔
京劇
古代四大名琴
琵琶
三弦
二胡
馬頭琴
月琴
嗩吶
《高山流水》
《廣陵散》
《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
《漁樵問答》
《夕陽簫鼓》
《漢宮秋月》
《梅花三弄》
《陽春白雪》
《胡笳十八拍》
第五章 科技教育醫學
一、科技
磁現象與司南的發明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
圭表
日晷
漏刻
地動儀
渾天儀
唐初天文圖
沈括與《夢溪筆談》
授時曆
梅文鼎的天文成就
《曆象考成後編》與《坤輿全圖》
《時憲歷》的頒行
《地理志》開創疆域志
《元一統志》
朱思本與《輿地圖》
《九章算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秦九韶與《數書九章》
珠算
算盤
未耜
水車
都江堰
賈思勰與《齊民要術》
王禎與《農書》
徐光啟與《農政全書》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麻紡織
絲織
黃道婆與棉紡織
二、教育
古代學校的名稱
稷下學宮
古代私學
蒙養教育
六藝
孔子的教育思想
鴻都門學
顏之推與《顏氏家訓》
書院
殿試
胡璦“蘇湖教法”
魏源的教育思想
《朱子讀書法》
蔡元培
陶行知
三、傳統中醫
何為中醫
中醫“四診”
《黃帝內經》
醫聖張仲景
麻沸散
《針灸甲乙經》
孫思邈與《千金要方》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第六章 鑑賞收藏
陶器
彩陶的產生
彩陶的真偽鑑別
青銅器
司母戊大鼎
四羊尊
曾侯乙墓編鐘
嵌錯攻戰宴樂紋銅壺
青銅“包漿”
先秦青銅的藝術特點
銅鏡
瓷器窯口
青瓷
宋代瓷器
青花瓷器
元代青花瓷
琺瑯彩瓷
歙硯
文房四寶
紙幣
五銖錢
紫砂壺
唐三彩
巧奪天工鼻煙壺
根據佛像特徵推斷年代
牙雕工藝品莫以黃白判新舊
第七章 道教佛教
一、道教
道家思想
道教起源
張道陵創五斗米道
道教神仙
道教禮儀
道教齋醮活動
道教修持
道教法器
道教名山
道教門派
道教經典
藏外道書
道教在海外的傳播
二、佛教
中國佛教宗派
佛教傳播和寺院經濟
玄奘西遊
鑒真東渡
佛教四大名山
中國佛教四大石窟
四大菩薩
佛教經典
第八章 建築奇葩
一、禮制建築
殷墟
阿房宮
未央宮
大明宮
興慶宮
元大都
紫禁城
太極殿
天壇
瀋陽故宮
布達拉宮
晉祠
楊家祠堂
武侯祠
三蘇祠
洛南文廟
資中文廟
鳳慶文廟
二、樓閣
光岳樓
鸛雀樓
岳陽樓
潯陽樓
北京鼓樓
滕王閣
文瀾閣
文津閣
天一閣
三、園林景觀
明代西苑
承德避暑山莊
頤和園
拙政園
留園
瞻園
四、民居
徽州建築
客家土樓
瑤族吊腳樓
哈尼族蘑菇房
羌族碉樓
傣族竹樓
侗族鼓樓
白族的住宅建築
布依族半邊樓
彝族土掌房
東鄉族莊窠
喬家大院
四合院
第九章 中華傳統風情
一、時令節慶
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七夕節
中秋節
重陽節
臘八節
歌會和歌節
賽裝節
火把節
魯班節
古爾邦節
吉祥天母節
潑水節
二、遊戲娛樂
擊壤
射穿七札
蹴鞠
古代太極拳
馬球
步打球
雅歌投壺
弈秋誨弈
三、饕餮盛宴
熟食與祭灶
南甜北鹹話風味
中國八大菜系
五大名宴
中國各地名小吃
四大美人與八道美味
用餐排坐
軒轅酒的傳說
陶淵明與酒
李白與酒
“醉翁”歐陽修
蘇軾與酒
古代酒具的發展
中國茶藝
茶道
飲茶方式的演變
四、服飾
商周服飾
春秋戰國服飾
秦漢服飾
魏晉南北朝服飾
隋唐服飾
宋遼夏金元服飾
明清服飾
漢服的影響
滿族旗袍
舊旗袍發展史
五、習俗禮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