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堂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5年
- 設立年份:1984年
- 所在區域:安徽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Xuétáng 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學堂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
學堂村村民委員會 學堂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學堂,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學堂大隊,屬洪鎮人民公社委員會;1984年,為學堂村村民委員會,屬洪鎮鄉人民政府;1992年撤區並鄉設鎮,屬洪鋪鎮人民政府;2005年撤銷學堂村村民委員會。
學堂坪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所在位置及職能範圍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前為平安鄉第三保轄地。1951年,從第三保分出,以境內1949年前設有三所私塾學堂取名置為學堂村,仍屬平安鄉。1958年,改稱為學堂大隊。屬平安人民公社。1981年為避重名,依原名加字更名為學堂坪大隊。1984年1月,改公社為鄉,學堂...
學堂山村村民委員會,村委會名稱以駐地學堂山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地昔有學堂(學校)設此,故名。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博望鄉華棠里十一都號字莊。民國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屬中和鄉十二保。1950年屬白石區中和鄉6村,1956年與金家畈、大麥淤合建金家畈高級社,屬湖東鄉,1959年稱金家畈生產隊,屬...
學堂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林街鄉丁帕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鄉政府東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鄉政府18公里。國土面積0.6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4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2畝(其中:田33畝,地69畝),人均耕地1.06...
學堂村 學堂村,位於鼎新鎮北方位置,所轄幅員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2775畝,現有16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776戶,人口2345人,黨員人數49人。本村(社區)現有產業主要是蔬菜種植。特色是農業家庭農場旅遊新村,
學堂組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5公里,距離鄉公里,國土面積0.29平方公里,海拔1460米,年平均氣溫17.6℃,年降水量183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玉米、陸稻等農作物。有耕地462.97畝,其中人均耕地4.87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8戶,有鄉村人口109人,其中農業人口109人,勞動力5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學堂村是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文林鎮下轄的一個村級行政單位。距仁壽縣城客運站0.5公里,國道213線穿越2個社。全村8個社,733戶,總人口3093人,耕地面積2592.3畝。現有大型企業2家;農家樂1家,優質果樹1000餘畝。2條自然小河縱貫6、7、3、2、1經濟社。該村先後多年被評為文明村。1條4公里水泥路接國道213線...
學堂村 學堂村,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穿石鎮下轄村。建制沿革 2021年8月18日,被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
金釵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其職能及境內地物得名。地名含義 原名學堂大隊,後以境內金釵井更名。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此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羅壩鄉第十一保,1949年後取名學堂村,1953年增設高占鄉歸高占鄉所轄,1958年高占鄉與羅壩鄉合併改為學堂管理區,1962年屬高占公社後改...
學堂村 學堂村,重慶市渝北區木耳鎮。
學堂堡 學堂堡是貴州省地名,廢止於1984,因該村寨境內曾有一個學堂,故有“學堂堡”之名。歷史沿革 學堂堡之名起於1949年前;1984年,進行機構改革,撤消人民公社制,改為鄉建,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生產小隊改為村民組時停止使用。地名含義 學堂堡,即一個境內曾有一個學堂的農村聚落。
學堂村 學堂村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小良鎮。
學堂橋村村民委員會 學堂橋村村民委員會,由崇川區政府設立。地名含義 因管轄範圍而得名。歷史沿革 因區劃調整而消亡。
學堂村 學堂村,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 北縣張黃鎮下轄村。
學堂村 學堂村隸屬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甘雨鎮,是一個行政村。位於四川省東南部,瀘州市東部,合江縣東北部。行政區劃代碼為510522111202。
學堂堡村村民委員會 學堂堡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根據歷史地理實體和工作職能得名。地名含義 因此處以前是一所學堂,故而得名學堂堡村。同時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設立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97年得名。2002年停止使用。
學陽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以組合詞組命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學堂咀、陽家壩各取一字得名。歷史沿革 原名學陽大隊,屬一和公社。1984年改名學陽村,屬一和鄉。1991年改屬奉龍鄉,同年根據“威府發(1991)80號”撤銷。原學陽村第3、4兩組劃歸新義村,第1、2、5、6、7、8等組劃歸橋里村管轄。
高筍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境內地名高筍溝得名。地名含義 因溝內盛產高筍得名高筍溝,村沿用其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高筍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為龍興鄉學堂村。1958年更名為學堂管區。1962年為天堡公社學堂管區。1981年更名為高筍大隊。1984年更名為高筍村,隸屬原玉峰山鎮。
學堂楊家寨村隸屬於溫泉鄉鹿塘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鄉南邊,距離村委會14公里,距離鄉15公里。年降水量1600毫米,適宜種植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219.6畝,其中人均耕地0.73畝;有林地1699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0戶,有鄉村人口317人,其中農業人口314人,勞動力2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7人。2010年...
黃堂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傳說該村立於明代初期,村中有黃姓子弟與郭、田二位同在此村上學,後又一同科考得中,都做官至知府,故人們稱此學堂為黃堂。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設立黃堂行政村,設村長1人,委員1人,財糧1人。1954年8月成立黃堂農業生產合作社管理委員會,設社長1人,副社長...
郁家村村民委員會 郁家村村民委員會是解放前期即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郁維聰在此地開設學堂,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因區劃調整而消亡。
學堂小寨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公里,距離鄉0.50公里,國土面積0.26平方公里,海拔1460.00米,年平均氣溫17.60℃,年降水量1830.0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15.66畝,其中人均耕地1.32畝。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3戶,有鄉村人口183人,其中農業人口183人,勞動力99人,其中...
仁美村村民委員會,仁美村靠近學堂坪,歷來是教化、傳承仁義禮智信的場所,故名仁美村。根據平政函【2016】100號《平江縣人民鎮府關於同意瓮江鎮建制村合併調整的批覆》,將仁美、馬龍兩個村合併為一個村,新村命名為洪山村。地名含義 仁:仁義,美:美麗。歷史沿革 1949年8月延續民國保甲制,仁美、馬頭地域為平江...
中家寨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者東鎮學堂村民委員會,該村國土面積1.06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4.00 ℃,年降水量1,2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村情概況 中家寨村隸屬於者東鎮學堂村委會 行政村,屬於山區...
幫獨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者東鎮學堂村民委員會,該村國土面積1.09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 ℃,年降水量1,28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村情概況 幫獨村隸屬於者東鎮學堂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者...
銹水塘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者東鎮學堂村民委員會,該村國土面積0.56平方公里,海拔1,40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 ℃,年降水量1,28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村情概況 銹水塘村隸屬於者東鎮學堂村委會 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
岩壯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者東鎮學堂村民委員會,該村國土面積1.86平方公里,海拔1,650.00米,年平均氣溫18 ℃,年降水量1,2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村情概況 岩壯村隸屬於者東鎮學堂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者東鎮東邊,...
1949年屬浠水縣關口區學堂鄉;1952年屬羅田縣第一區(駱駝坳)學堂鄉;1955年屬駱駝坳區學堂鄉;1958年屬火箭(駱駝坳)人民公社駱駝坳管理區;1961年屬駱駝坳區駱駝坳人民公社第五生產大隊;1975年屬駱駝人民公社駱駝坳管理區學堂大隊;1984年屬駱駝坳區駱駝坳鎮學堂村民委員會;1987年屬駱駝坳鎮學堂村民委員會...
1994年6月,析棗山鎮11村置廣羅鄉。2019年12月,撤銷穿石鄉和廣羅鄉,設立穿石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廣羅鄉轄月台、臘溝、石壕、魚關、馬山、境灣、文昌、土河、英模、聯合、學堂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7個村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土河村5組。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廣羅鄉地處廣安區西南部,東與化龍鄉、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