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國畫:松鶴

《學國畫:松鶴》內容簡介:歷代畫家對松鶴更是情有獨鐘,常將松鶴視為高貴吉祥、瑞壽的象徵。唐代周防有《簪花仕女圖》;宋代徽宗趙佶繪有工筆畫《瑞鶴圖》;明代邊景昭畫有長卷《百鶴圖》;林良繪有《松鶴圖》;清初朱耷,晚清虛谷、任伯年,至近代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等都喜畫松鶴,寓意“福壽延年”,寓意高尚情操。或“重神簡形”,或“神形兼備”,風格各異。

基本介紹

  • 書名:學國畫:松鶴
  •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 頁數:30頁
  • 開本:16
  • 定價:16.00
  • 作者:曾端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497639, 7807497637
  • 品牌:江西美術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學國畫:松鶴》是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曾端,1945年生,江西峽江縣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南昌畫院特聘畫家。作品注重筆墨穿插,講求韻律,以實力為畫壇矚目。作品曾參加國內各級畫展,並為海內外人士所收藏。曾就學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花鳥、人物兼善,近年專攻山水。

圖書目錄

前言
鶴的基本形態
鶴的頭部和頸部
鶴的翅膀
鶴的足爪
鶴的頭部及身體變化
鶴的基本畫法
鶴不同角度的透視
鶴的不同姿態

松的基本畫法
松乾的畫法
松枝、松葉的畫法
松葉的多種形態
松乾、松枝、松葉的組合
常見的松與鶴的組合畫法
松上鶴的畫法
飛鶴的畫法
松下鶴的畫法

創作技巧
構圖的方法和原則
橫幅構圖
條幅構圖
斗方構圖
團扇構圖

作品賞析
創作素材

文摘

插圖:

序言

松樹天寒不凋,凌風傲雪,巍然屹立,故古人把青松比喻為“君子”,讚美“君子”像青松那樣經得住嚴峻的考驗。亦願“君子”像青松那樣,歷盡滄桑歲月萬古長青。
鶴通體潔白,“白衣黑袖”映襯著鮮紅的丹頂,飄逸端莊,美麗動人。“鶴鳴九皋、聲聞於天”,《毛詩》中載有“鶴鳴,誨宣王也”,都是將鶴賦予人格化的高尚品質,借讚美鶴“隱於野而名遠揚”,而將之喻作賢士。漢代喬如吟借《鶴賦》頌揚盛世太平。唐代李喬詠《鶴》“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張九齡《詠鶴》讚嘆鶴“高翔眾鳥稀”氣昂志遠。唐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借鶴懷古。劉禹錫《鶴嘆》中稱鶴“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歐陽修愛鶴之“鐘靈秀,重節操”。
歷代畫家對松鶴更是情有獨鐘,常將松鶴視為高貴吉祥、瑞壽的象徵。唐代周防有《簪花仕女圖》;宋代徽宗趙佶繪有工筆畫《瑞鶴圖》;明代邊景昭畫有長卷《百鶴圖》;林良繪有《松鶴圖》;清初朱耷,晚清虛谷、任伯年,至近代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等都喜畫松鶴,寓意“福壽延年”,寓意高尚情操。或“重神簡形”,或“神形兼備”,風格各異。
畫松一般先從主幹起手,乾筆畫老乾,濕筆畫枝葉,中側鋒並用,邊勾邊皴,自然落筆,整體中求空靈。畫鶴在掌握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可大膽寫意,黑白灰色調互襯,力求用墨響亮。在臨摹名家作品的基礎上,多觀察自然、多速寫,逐步形成自家風格,方可立於畫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