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哲學論稿》是2011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勇
基本介紹
- 書名:學前教育哲學論稿
- 又名:The Sketch of Philosoph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頁數:200頁
-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3891299
條形碼: 9787533891299
作者簡介
姜勇,男,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學前教育基本理論、教師教育、幼稚園課程。自2003年以來在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6篇為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目錄
第一章 遮蔽與啟蒙:學前教育的本真之思
一、“遮蔽”的學前教育與“啟蒙”的學前教育
二、啟蒙的學前教育的特徵
(一)啟蒙的學前教育是傾聽的教育
(二)啟蒙的學前教育是激情的教育
(三)啟蒙的學前教育是開放的教育
(四)啟蒙的學前教育是無為的教育
三、文化·德性·理智:學前教育的啟蒙力量
(一)文化的啟蒙:學前教育的傳承力量
(二)德性的啟蒙:學前教育的美學思考
(三)理智的啟蒙:學前教育的覺解之路
第二章 科學與人文:學前教育的精神之思
一、學前教育學的文化轉向
(一)文化缺失:學前教育學的文化困境
(二)文化意識:中國學前教育學文化品性的建設
(三)文化倫理:復歸民族的中國學前教育學
(四)文化比較:走向世界的中國學前教育學
二、學前教育學的實踐轉向
(一)從“科學”的學前教育學走向“實踐”的學前教育學
(二)學前教育學“實踐”轉向的“倫理”之維
(三)學前教育學“實踐”轉向的“情境”之維
(四)學前教育學“實踐”轉向的“生成”之維
三、學前教育學的倫理轉向
(一)學前教育學的困境與倫理轉向
(二)倫理品性的道德之維:“德性”的學前教育學
(三)倫理品性的審美之維:“詩化”的學前教育學
(四)倫理品性的正義之維:“公正”的學前教育學
四、學前教育學的語言轉向
(一)學前教育學的困境與語言轉向
(二)“詩化境界”:學前教育學語言風格的轉變
(三)“生活世界”:學前教育學語言境域的轉變
(四)“精神關懷”:學前教育學語言體系的轉變
第三章 疏離與交往:學前教育的關係之思
一、交往的三種代表性理論及其“觀照”下的學前教育
(一)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
(二)雅斯貝爾斯的交往理論
(三)伽達默爾的交往理論
二、交往與幼兒的發展
(一)交往與兒童的主體性
(二)交往與兒童的個性
(三)交往與兒童的解放
三、學前教育中交往的缺失與思考
(一)交往——幼兒教育實踐中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二)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師幼交往
(三)交往與幼兒教師的發展
四、接納幼兒:進入師生交往的理想境界
(一)接納幼兒的年齡特徵
(二)接納幼兒的個性特徵
(三)接納幼兒的觀點、見解
(四)接納幼兒的失誤、錯誤
第四章 現代與傳統:學前教育的文化之思
一、學前教育學的保守精神
(一)學前教育學的現代困境與保守精神
(二)保守學前教育學的文化精神
(三)保守學前教育學的人文精神
二、先進抑或落後:中國學前教育學的現代化思考
(一)先進抑或落後:學前教育學走向現代化的呼喚與誤讀
(二)中國學前教育學反映的是中國的文化精神
(三)中國學前教育學體現的是中國的倫理精神
(四)中國學前教育學倡導的是中華民族的教育
三、學前教育學的三重世界
(一)教育學劃界與三重世界的學前教育學
(二)知性世界:求真的、科學的學前教育學
(三)境界世界:求美的、詩化的學前教育學
(四)信仰世界:求善的、精神的學前教育學
四、呼喚有“思”的學前教育
(一)學前教育中“思”的缺席現狀
(二)呼喚有“思”的學前教育
第五章 規範與德性:幼兒道德教育之思
一、從“規範”走向“德性”:幼兒道德教育的回歸
(一)“轉識為善”的幼兒道德教育:真善的德性教育
(二)“轉識為智”的幼兒道德教育:澄明的德性教育
(三)“轉識為行”的幼兒道德教育:踐行的德性教育
二、“良知坎陷”的幼兒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困境與“良知坎陷”
(二)幼兒道德教育的實踐轉向:無為歧路
(三)幼兒道德教育的文化轉向:大德敦化
(四)幼兒道德教育的倫理轉向:以善至善
第六章 靜默與解放:學前教育的教育者之思
一、批判教育學視野中的幼兒教師
(一)走出“靜默”的幼兒教師:批判教育學的視角
(二)“有聲”的幼兒教師:作為知識人的教育者
(三)“有聲”的幼兒教師:作為返鄉人的教育者
(四)“有聲”的幼兒教師:作為解放人的教育者
二、幼兒教師的“存在”之路
(一)幼兒教師發展的“存在”之路:對“存在者”的關注和對“存在”本身的遺忘
(二)幼兒教師的“存在”之路是實踐“人文倫理”之路
(三)幼兒教師的“存在”之路是感悟“個人境遇”之路
(四)幼兒教師的“存在”之路是去除“常人束縛”之路
(五)幼兒教師的“存在”之路是走向“精神自由”之路
三、關係教育學視野中的幼兒教師
(一)關懷倫理的缺席:對知識中心的挑戰
(二)沉醉參與的缺失:幼兒教師的情感投入
(三)非理性精神的壓抑:對傳統教育理性的批判
四、幼兒教師的人性假設:現象學的思考
(一)幼兒教師是歷史的人:生活史與教師發展的經驗脈絡
(二)幼兒教師是“大地”的人:工作現場與教師發展的源泉
(三)幼兒教師是自然的人:本質直觀與教師發展的複雜性
五、幼兒教師的意識覺醒
(一)個體知識:幼兒教師意識喚醒的知識論基礎
(二)交往實踐:幼兒教師意識喚醒的實踐論基礎
(三)專業自主:幼兒教師意識喚醒的主體論基礎
第七章 注視與傾聽:學前教育的方法論之思
一、現象學的“懸置”思想與學前教育研究
(一)現象學的基本主張:懸置
(二)懸置在學前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
(三)現象學取向的學前教育研究方法
二、從“注視”到“傾聽”:學前教育研究的現象學立場
(一)兩種學前教育研究範式對研究對象、真理及知識的不同理解
(二)注視與傾聽:兩種學前教育研究範式的哲學立場
(三)研究者在兩種學前教育研究範式中的成長
(四)兩種學前教育研究範式的衝突與整合
三、兒童發展的可能性:從教育的規範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一)“可能世界”及其潛台詞
(二)兒童發展的可能性意味著什麼
(三)“共可能”——從“規範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第八章 預設與生成:學前教育的課程論之思
一、學前課程的範式轉換:現象學的視角
(一)現象學理論對科學取向的幼稚園課程之批評
(二)幼稚園課程的本質:“生活意義”的延展
(三)幼稚園課程的主體:多元主體的參與
(四)幼稚園課程的設計:“詩性語言”的抒發
二、學前課程編制的後現代運思
(一)何為課程——多元課程觀的樹立
(二)何為課程編制——對“目標模式”的詰難
(三)何為課程目標——對培養“完人”的質疑
(四)何為課程實施——對實踐模式的呼喚
(五)何為課程評價——對目標達成的反思
三、知識觀轉型對學前課程改革的啟示
(一)當代西方知識觀的轉變
(二)知識觀轉型對當前幼稚園課程改革的啟示
四、實踐取向的學前課程實施芻議
(一)課程實施的重要性
(二)課程實施的實踐取向
(三)實踐取向課程實施的主要特徵
(四)實踐取向課程實施的基礎與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