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鶴皋(1888-1970年)早年留學日本,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於辛亥革命事業。先在清政府財政部庫藏司任職,後歷任上海滬軍都督府參事、廣東中國銀行協理、東北軍副司令、東北新軍司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鶴皋
- 出生日期:1888
- 逝世日期: 1970年
- 職業:東北新軍司令
簡介,對家鄉的貢獻,青雲村傳統,舊居特色,
簡介
期間孫中山贈先生“行易知難”手書一幅,1923年他為執行孫中山聯俄計畫,在大連設秘密機構——東亞土木公司,負責接待赴俄往來同志。北伐期間他任廣東總司令部參事、財政委員會委員、武昌海關總督,北伐後任滬寧、滬杭兩鐵路局局長、滬寧杭公路局局長、津浦鐵路局局長、鐵道部參事。三十年代初,他不滿當局,棄政從商,實業救國。孫鶴皋先投資紙業、橡膠業,任四明銀行常務董事、總經理。抗戰勝利後,他任大來商業銀行董事長,為發展民族工業提供資金支援。解放後,孫鶴皋擁護共產黨領導,積極配合政府對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公私合營後他任大中華橡膠廠私方董事。1970年農曆4月12日孫鶴皋因病逝世於上海,享年83歲。
對家鄉的貢獻
“無論從政還是經商,他都始終不忘記家鄉,是位譽滿鄉里的歷史名人。”據村中老者介紹,孫鶴皋在勤勞國事的同時,仍不忘造福桑梓,諸多義舉,惠及家鄉。
其一,建造高沙塘。蕭王廟一帶遭受到剡江水患的侵擾,比較嚴重。他捐資和籌資大洋2萬多元,沿江建造長700餘米、高5米左右石砌防洪江塘高沙塘,有效防止了剡江水患,為當時鄉人所稱道。
其二,興辦學校成立文聚會。先生為“發展家鄉教育事業,造為國可用之材”的目標而奔走呼號。1930年,他捐資和籌資建造奉北國小,學校規模空前。同時他興辦親親商科專業中學,並親自擔任校長。該校後因日寇擾鄉而停辦。為鼓勵家鄉貧困兒童入學,先生籌資購買義田,成立文聚會,對子弟入學免學費,有力促進家鄉的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
其三,建造長壽醫院。他關心家鄉身體健康,捐資和籌資建造長壽醫院,聘請名醫,購置設備,增設病床,無償舍施部分藥品,使得該醫院在當時成為除奉化公立醫院外最好的醫院。
其四,敬祖睦宗,他修建孫氏宗祠後堂前,建造老四房宗祠,資助籌建奉化孤兒院、養老院等事業……
“這個青雲樓,就是他建的,右邊是議事廳,都是民國時期建成的。”孫勤生指著位於青雲村孫氏宗祠左前首的兩棟磚木結構、仿洋式的房子說。他還告訴我們,當時孫鶴皋為了讓後人能受到良好的讀書教育,他專門從慈谿老闆那裏買了5000多套書,被人傳誦一時。
青雲村傳統
溯歷史之流,究事件之根。翻閱歷史,我們就可以發現當地一直就有讀書重教的傳統。根據有關記載,青雲村歷代有藏書重教之風。清代孫雲村在金鼓嶺築雲村書屋。乾隆十一年(1746)孫上登辦湖瀾書塾。光緒二十三年(1897)進士、內閣中書孫鏘建藏書樓,俞樾題額"七千卷藏書之樓",實藏書8000多卷。著有《硯舫文鈔》、《硯舫詩話》。民國時期,孫鶴皋辦奉北國小,併購書藏故宅天孫閣,有書37箱。
舊居特色
在孫鶴皋舊居,該民宅的設計也很有特色:為凹字形、仿洋式建築;坐北朝南,重檐兩層,頂層有閣樓,硬山,雙坡洋瓦屋面;明間為廳次間為房室;青磚實砌墻,內部木結構,廳後有雙摺木扶梯上樓層,次間砌有壁爐,前有庭園,周砌圍墻,大門開於東南角,進大門有隔墻,辟有二門。西側有便門通外。有人認為,該房子設計也從中折射出孫鶴皋憂國憂民的心態,庭不深院不大,恰恰反映出這位實業家時常與外聯繫、甘於與時代同步的心胸。
“先生偉業,功效國家,澤被鄉里,其一生為人,堪為後世楷模。為彰顯先生愛國愛鄉精神,特立此碑,以資永遠學習和紀念。”孫氏宗祠裏的碑文道出了後人憑弔先人的意義:逝者已去,精神不滅;來者可追,行思追遠。我們後人不妨用先人可敬可貴的一點精神來激勵我們前行,用先人的精神文化感動你我,為時代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忘我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