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增

孫逸增,1940年12月生,河北寧河人。1965年畢業於黑龍江工學院,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遼寧省建設科技情報中心站副站長、遼寧省建設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1998年後被聘為東北大學校外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逸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寧河
  • 出生日期:1940年12月
  • 畢業院校:黑龍江工學院(1965)
  • 代表作品:《建築結露》
  • 性別:男
  • 職務:碩士生導師
人物簡介,譯著,經歷,

人物簡介

1940年12月生,河北寧河人。1965年畢業於黑龍江工學院,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遼寧省建設科技情報中心站副站長、遼寧省建設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1998年後被聘為東北大學校外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 先後從事建築設計、科研、情報、管理等工作,創建並主編過《日本公開專利文摘(建築衛生分冊)》和《遼寧建築》,主持過多項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

譯著

《建築結露》1987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譯著《建築細部集成》(第四卷)、《室內裝飾手法》、《餐飲業的店鋪設計與裝修》、《日本建築空間設計獲獎作品集》、《濱水景觀》分別於2000年和2003年間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譯著《日本新建築》1~3集2005年由遼寧省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譯著《日本新建築》4~5集2007年由遼寧省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譯著《濱水景觀設計》於2002年由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3年合著《高強混凝土》出版,參與編寫的《遼寧省志·建設志》於2003年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有關建築結構、建築抗震等幾十篇論文在《建築結構》、《施工技術》、《遼寧建築》上發表,科研成果:雙鋼筋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研究、利用瀋北造氣渣試製蒸壓磚的研究、煤矸石在城鄉建設中綜合利用政策措施的研究、遼寧省標準《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粘鋼加固技術規程》、《建築幕牆用膨脹螺栓錨固力檢測標準》和《回彈法、超聲法和綜合法檢測長齡期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的主編等。其中“較長齡期混凝土非破損檢測技術的研究”和“遼寧省實施‘中國 21世紀議程’行動綱要人類住區的研究”分獲 1994、2000年度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長齡期混凝土無損檢測技術的研究”獲2001年度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88、1998年兩度獲建設部科技情報(信息)先進工作者稱號,2000年獲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

經歷

1965年孫逸增從黑龍江工學院畢業,分配到遼寧省建築設計院。報到後立即被送到鐵嶺縣催陣堡公社參加“四清工作隊”。
1966年,催陣堡公社四清結束,他回到本單位,在文革初期,因發表支持黨委的大字報被“造反派”認定為“保皇派”。
1968年遼寧省建築設計院撤消,全體職工下放到盤錦遼寧省五七幹校。在幹校中,任十大隊政工組的簡報編寫人員。
1970年初,被幹校派遣到遼寧省最偏遠的朝陽縣參加“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那個地方當年出了個英雄叫孫華。
1970年5月被調回瀋陽,在遼寧省基建局建築設計服務站任技術員,承擔小三線的軍工工廠設計。
1971年受命組建遼寧省建築科技情報中心站,擔任負責人。1972年,情報站掛靠到了遼寧省建築科學研究所。
1975年2月,參加了遼寧省建委組織的海城地震災情評估小組。
1975年10月被派往康平縣,參加“省委工作組”。
1976年打倒“四人幫”後,返回了原單位。
1978年他承擔了遼寧省科委的任務,負責創辦《日本公開專利文摘(建築衛生分冊)》,擔任主編並參與日文專利文摘的翻譯工作,譯稿發表時使用的筆名為“黔生”。
1981年,他被調離情報室,到遼寧省建築科研所結構試驗室任工程師,主持完成了若干科研課題,其中包括“雙鋼筋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研究”、“利用瀋北造氣渣試製蒸壓磚的研究”等,還主持了三次樓房縮尺模型的水平承載力試驗。
1984年代表遼寧省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組織了遼寧省的混凝土構件的質量普查,這工作受到了國家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的重視,1985年國家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辦公室委託孫逸增起草全國的混凝土構件的質量檢查標準,草稿是以遼寧省的檢測工作為基礎起草的,經專家評議後,吸收了其他省市(主要是北京市)的經驗,定稿後成為全國混凝土構件的檢測細則。
從1985年開始,他擔任《遼寧建築》的副主編,實際負責編輯部的常務工作。
1987年,譯著《建築結露》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1990年,完成了建設部下達的課題“煤矸石在城鄉建設中綜合利用政策措施的研究”。
1991年他被任命為遼寧省建設科技情報站副站長兼遼寧省建築科學研究所科技情報室主任。同年晉升為高級工程師。
1992年遼寧省建築科研所從前蘇聯國家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研究院引進了一台混凝土探傷用的電子感應加速器,他負責技術消化吸收工作。當年,他承擔的科研項目“較長齡期混凝土的無損檢測”(混凝土齡期在10年以內)獲得了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3年,他參與並主持編寫的著作《高強混凝土》由遼寧省建設科技情報中心站組織出版。
1994年,他主持編制的遼寧省地方標準,《回彈法、超聲法和綜合法檢測長齡期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經遼寧省技術質量監督局批准在遼寧省實施。
1995年,被任命為遼寧省建設科學研究院的副總工程師兼科技室主任,同時還兼管科技情報工作。
1997年,他參加了遼寧省科委支持的一個科技考察團對烏克蘭、波蘭、俄羅斯三國的四個城市(基輔、克拉科夫、華沙、莫斯科)的四所大學和一些科研單位進行了訪問。
1998年1月,他晉升為教授、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1999年,承擔了《建築細部集成》第四卷的翻譯工作,該書於2000年出版。此後譯著《室內裝飾手法》(2000年已出版)、《餐飲業的店面設計》、《水濱的景觀設計》陸續出版。
2000年,他主持編制的地方標準《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粘鋼加固技術規程》經遼寧省技術質量監督局批准在遼寧省實施。當年,他的一項科研成果“遼寧省實施‘中國 21世紀議程’行動綱要人類住區的研究”獲得了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在這年榮獲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
2001年,他主持的“長齡期混凝土無損檢測技術的研究”(混凝土齡期在10年以上)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他參與編寫的《遼寧省志·建設志》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5年,譯著《日本新建築》1~3集由遼寧省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2007年,譯著《日本新建築》4~5集由遼寧省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