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良爺

孫良爺

孫良爺,在人參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采參行業的開山鼻祖。本名孫良,而“爺”對長輩或年長男子的敬稱,東北長白山居住著很多滿族人,滿語中的敬語之一就是“爺”,滿族人見面打招呼時往往是相互稱“爺”。不可能直接呼起姓名“孫良”。

據吉林省通化縣古蹟志記載,第一個開山的“老把頭”名叫孫良。他具有忠厚守信、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畏艱難險阻、率領大家進山挖參的人,帶領大家是尋山、挖參、出貨,被人們尊稱為“孫良爺”。

相傳明末清初,山東萊陽人孫良為給母親治病,前往長白山挖參,遇到了老鄉張祿。兩人每天一同出去挖參,就在兩人決定要返回山東老家的前幾日,孫良與張祿走散了。他決定要找到張祿一起回家,後來沒有找到兄弟,孫良也餓死在蝲蛄河畔。臨死前,孫良留下一首絕命詩:“家住萊陽本姓孫,翻山過海來挖參。路上丟了好兄弟,找不到兄弟不甘心。三天吃了個蝲蝲蛄,你說傷心不傷心。家中有人來找我,順著古河住上尋。再有入山迷路者,我當作為引路神。”至此,孫良便被視為長白山開山挖參之鼻祖,迄今在通化、集安、白山、撫松各地都有老把頭墳,供後人拜祭。

基本介紹

  • 本名:孫良
  • 別稱:孫良爺、參把頭、老把頭、長白山神
  • 所處時代:中國
  • 出生地:山東萊陽
孫良爺的傳說,後人寫詩描述孫良爺,孫良爺考證資料,《孫氏族譜》的重要依據,

孫良爺的傳說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山東十年九災,老百姓的日子可苦了。這一年剛種完地,又遇上了大旱,一個半月滴雨沒下,地里的莊稼苗兒點火就著。
萊陽地界有一戶姓孫的,當家人叫孫良,四十多歲,正是滿身是勁的時候,他一看又鬧了災荒,滿地莊稼是指望不上了,到秋天收不下來糧食,拿什麼養活老婆孩兒!正愁得沒法,聽說關外長白山老林子裡有人參,關東人叫棒槌,這是一種寶物,要是能挖到幾棵,那一家老小的日子就有著落了.
孫良和老婆一商量,只得闖關東。於是他收拾收拾,帶上吃的和用的,含淚告別了老婆孩子,從煙臺上了木帆船,在海上也不知漂泊了多少天,才到營口靠了岸。他挖參心切,路上顧不得歇腳,連宿搭夜地往山里奔,趟過一河又一河,翻過一山又一山,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進了長白山的老林子。那時候,長白山里根本沒有人煙,樹木狼林,草深沒腰,野牲口到處都是。孫良雖說身強力壯,是在莊稼地里滾大的,但是見到這樣大的大山林子還是頭一回,又沒有做伴的,自己只好壯著膽子往裡闖。他手裡拎著根木頭棍子,撥拉著周圍的草棵,看有沒有人參;還不時地敲敲大樹幹,震得野牲口早早避開。就這樣,孫良白天漫山遍嶺地找棒槌,晚上找個避風地方睡覺,一天又一天。不知過了多少天,糧食吃光了,衣裳刮碎了,鞋底磨穿了,在山裡轉游得也分不出東西南北了,仍舊沒有挖到一苗棒槌,可他還是不灰心,餓著肚子也要往前闖.
這一天,他餓極了,拄著棍子來到了蝲蛄河,趴在河邊喝了一肚子水,還是不頂餓,只覺得渾身酸軟沒勁,眼睛裡直冒金花。一不小心,一腳蹬翻了水中一塊石板,突然一個大蝲蛄竄了出來。他急忙伸手抓住,把蝲蛄蓋揭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放到嘴裡就大嚼起來。再想抓幾個吃,連翻幾塊石頭就把他累趴下了,腿打顫,說什麼也站不起來。他無奈只好沿著河邊往前爬,爬著爬著,爬到一塊大臥牛石旁,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好不容易挺起了身子,咬破了右手食指,在大臥牛石上寫下了六句話:家住萊陽本姓孫,漂洋過海來挖參,三天吃了一個蝲蛄,你說寒心不寒心?家若有人來尋我,順著蛄河往下尋。他寫完了,依著臥牛石歇了一會兒,又繼續往河的上游爬。爬了好久,爬到了一棵一抱粗的古柳樹下,實在爬不動了,便仰面朝天地躺在樹底下,慢慢地瞌上了眼睛。這時候,天也漸漸黑了下來。說也奇怪,這一夜刮旋風,把林子颳得嗚嗚直響,就象人們在哭泣一樣。第二天,就見古柳下面孫良躺的那個地上,隆起了一個墳包,原來,孫良的屍首被旋風給土葬了。
打那以後,孫良的故事在關里關外傳了起來,凡到長白山放山的人,誰走到這裡,誰都跪到墳前,向孫良叩頭禱告,求他保佑進山"快當",挖到大山貨。因為孫良是頭一個進山挖參的,後來人都稱他"老把頭"。
說話間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小罕子,也就是後來的老罕王努爾哈赤,當時被明朝的遼陽總兵趕進了長白山,結果迷了路,眼看也餓得不行了,正在迷迷糊糊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來了一個白鬍子老頭,對他說:"小伙子,前面的山包下邊,住著八戶人家,你到那裡和他們一起過日子去吧。離那戶人家的右邊百步開外,還有一大片棒槌,你們挖出來賣了,置辦你們所需要的東西,將來你是會得好的。"說完,又從懷裡掏出一個窩窩頭給他,他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完了身上添了力氣,按照白鬍子老頭的指點,果真在前面山包下找到了八戶人家,又在右邊百步開外找到了那片頂紅榔頭的大山參。於是,小罕子就和那八戶人家把參挖了出來。這一片大山貨,真就賣了很多銀錢了。他們有了錢,就在這一帶招兵買馬,囤糧聚草,一步步地打出了江山。
罕王登基坐殿之後,依照他憶想的樣子,畫了一張"老把頭"的圖像,還在山裡蓋上了廟,塑了泥像。罕王說孫良指路有功,保佑窮苦人有功,便封他為山神,掌管著長白山。
後來,康熙皇帝領著兵馬到長白山遊獵巡邊,聽說老把頭的事,為了不忘老把頭對他先祖的恩情,還在老把頭的塑像身上披了一件黃馬褂。
孫良爺

後人寫詩描述孫良爺

參把頭》揚 眉
長白老林棒槌多,放山尋寶事先說:
拉幫結夥耍單數,能不能去把頭奪;
準備快當與花簍,薄斧手鋸輕鐵鍋;
進山先要拜山神,豬頭牛羊三牲羅;
康熙御封孫良爺,只坐樹墩不上桌。
虎走崗子羊走坡,壞了規矩禍事多;
棒槌鳥叫索撥棍,鹿角竹籤把土撥;
抬出土精砍兆頭,下山還願吃白饃。
神山聖水出仙草,一兩黃金一兩貨;
能消百病強體魄,鶴髮童顏百年活。
孫良爺

孫良爺考證資料

一是萊陽地名由來已久。
二是孫良被奉為山神的傳說在當地“流傳代代不息”。
三是明末清初天災人禍不斷成為孫良闖關東的歷史判斷依據。
一個地名會隨著改朝換代變成不同的稱謂,給研究者帶來辨別和分析的困難。“後唐923年(同光元年)唐莊宗李存勖為避諱祖名國昌,改昌陽為萊陽(即萊山之陽,萊山為旌旗山的古名),仍歸萊州管轄。”此後,萊陽除歸屬管 轄發生變化外再未易名,這就明確和縮小了要查找的地理範圍。
《萊陽市志》第24編“文化藝術”第二章“文學藝術”第五節“故事傳說”只記載了5個當地的傳說故事,其中就有《孫良被奉為山神的傳說》,除內容與長白山流傳的故事相差無幾外,絕命詩簡直完全相同。其他4篇傳說分別為萊陽梨、沙參、五龍河和紅土崖故事,可歸為特產、河流和風物傳說,獨孫良作為人物傳說獨樹一幟。由此可見,孫良采參故事在萊陽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影響。兩地相隔幾千里,跨海隔山,經改朝換代、日月更迭、滄海桑田,傳說內容相同,人物形象高大、豐滿,這為我們判斷“孫良就是老把頭、就是萊陽人”提供了重要佐證。
明末清初,萊陽天災人禍不斷。“1643年(崇禎十六年)二月六日,清兵攻陷萊陽城,知縣陳顯際戰死,紳民死者萬計。“1661年(順治十八年),棲霞人于樂吾(在同胞兄弟中排行老七,眾人稱之於七)據守牙山抗清起義,清軍雲集萊陽,次年三月義軍失敗,于樂吾突圍轉移,清軍撤出萊陽。”“1667年(康熙六年),三月初一,大雪,麥苗損害嚴重。”“1668年(康熙七年),六月,地震,遊仙宮石碑、鹹福坊倒塌破碎。”“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連續兩年饑荒,樹皮、樹葉皆被饑民食光,死者甚多。”這些記載給我們描繪了明末清初萊陽民不聊生的全景圖,也應該是孫良等“登萊流寓”闖關東采參的主要原因。
孫良爺

《孫氏族譜》的重要依據

《孫氏族譜》經過兩次刊訂,第一次是在嘉慶十六年(公元1812年)季春,由“第十七世華謹志”;第二次是在中華民國二十五年歲次丙子(公元1936年)仲春刊訂,由第十八世孫巍(孫墨佛)作序,第二十一世孫蘭馨謹跋。譜載,“孫氏,其先北海人。宋南渡。某公從戎南中,子孫留滇粵。明初滇亂北返,遂卜居萊陽富山。而吾鄉父老流傳,皆各往往道洪武二年(1369年)雲南移民諸軼事,其言鑿鑿。”
《孫氏族譜》開篇《孫氏族譜序》中第十七世孫志作序說: “夫況我孫氏族大人多,居異鄉者有人,遠出口外者有人,遠出關東者又有人,久之,則世遠年湮,其宗派不尤難考乎。”從孫氏家族人口遷徙分布的方向來看,強調了“遠出關東者又有人”,既印證了萊陽孫氏家族闖關東歷史久遠、人口眾多,也說明闖關東的孫氏族人中有重要人物產生過重要影響。這個產生過重要影響的重要人物,在明末以後的東北歷史上,唯有孫良最耀眼、最顯著、影響最大,此外再無他人。
在《孫氏族譜》“西五甲老三支三分”中,我們看到,第十一世孫鳳奧生有二子,長子善, “次子良,王氏,無嗣”。這就說明,孫良是第十二世,娶妻卻沒有後代。“孫氏族大人多”,孫善子孫繁衍,基本可以排除孫良生育能力的疑問。這又印證了地方志和傳說故事中,孫良闖關東采參並死在長白山的真實性。“無嗣”絕對不是巧合,而應該是一種必然。
孫良爺出生年代考證
《孫氏族譜》推斷作依據。孫氏始祖從1369年遷居富山,至孫良為十二世,至第十七世孫志修族譜時為1812年。443年間17代人,每代平均相隔26歲左右。據此推算,孫良人族譜時間應為1681年左右。古人提倡早婚早育,孫良同輩人人族譜應在60歲左右,據此推斷,孫良出生時間應在1620年左右,其主要活動時間就在明末清初!依據這個時間,我們又同時印證了孫良就是闖關東采參死後成神的長白山老把頭。
孫良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