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國(三明地區革委會副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孫興國(1908一1984年),出生於山東省博興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先後任博興縣交通股長、區委組織部長、區長、區委書記、山東益壽縣委副書記、中共三明地委常委、三明地區革委會副主任等職。1984年3月18日,孫興國病逝於三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興國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84年3月18日
  • 出生地:山東省博興縣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孫興國(1908一1984年),出生於山東省博興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民國29年(194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先後任博興縣交通股長、區委組織部長、區長、區委書記、山東益壽縣委副書記等職。民國38年3月南下福建,1950年2月任中共大田縣委副書記,1951年1月任中共明溪縣委書記,1953年4月任水安專署供銷社第二主任、福建省食品公司副經理。1958年4月任尤溪縣縣長。在“大躍進”中他因抵制浮誇風,1959年“反右傾”運動中受到批判。1960年起先後任南平地區外貿站經理、農墾局局長、農業局局長、南平地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0年7月,孫興國調任三明專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1年2月任中共三明地委常委、三明地區革委會副主任。
1972年,三明市場上商品相當緊缺,很多商業企業經營放任自流。孫興國分管財貿,一到任就立即深入基層,廣泛調查研究,與地委、行署有關領導商討研究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發展三明商貿事業作出成績。同年三明地區撤銷農村人民公社綜合服務部,恢復基層供銷社。孫興國指示地區商業局在全區百貨公司清產核資,健全商品進、銷、存管理制度。1973年,據地區行署指示,孫興國出席在永安召開的地區商業“扭虧增盈”會議,要求加強經營責任制。此後許多企業、商店改善了服務態度,擴大經營品種,延長營業時間,實行定品種、定銷售、定庫存、每月一分析的經營管理制度。同年2月,他和地區商業局領導一起到尤溪縣管前公社皇山大隊指導工作時,建議該大隊興辦養豬場,儲備農家肥,提高糧食產量,增加經濟收入,改變了該隊貧困落後面貌,該隊按照他的建議落實各項措施後增加了收入。得到了當地民眾的稱讚。
1975年1月,根據四屆全國人大會議精神,按照三明地委、地區革委會部署,孫興國與有關幹部整頓商貿行業,促進安定團結,抓緊購銷工作,形勢有所好轉。孫興國要求勞保管理部門關心職工生活,組織人員在全區調查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職工及其職業病情況,收集研究改進勞保用品、分配和防治職業病的珍貴資料。他還要求勞保用品部門職工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擴大商品銷售。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為了解決商業網點較少,商品流通不暢,經營品種單調,買難賣難等實際問題,孫興國多次下鄉、下基層調查摸底,向地委、行署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逐步改變國營商業獨家經營的壟斷地位,扶植農貿市場的開拓與成長,促進了城鄉物資交流。1977年,他到尤溪縣檢查工作時,深入到西濱公社了解情況,聽說該廠用蘆葦稈生產的包裝紙沒有銷路,面臨停產。他回三明後派人跟輕工局、百貨等單位聯繫,商討解決辦法,指示有關部門幫助該廠提高產品質量。後來該廠產品打開了銷路。該廠職工們高興地說,孫副主任為民辦了一件好事。1978年10月,孫興國和有關領導研究決定,為了解決大眾食肉難問題,開放全區豬肉市場,生豬經營開始實行“兩把刀”(即國營、個體都可經營)的政策,初步解決了大眾食肉問題。除了地委開會,他經常深入社隊檢查指導,認真抓果園、菜市場等。看到好典型就開現場會推廣,帶動全區商貿發展。1978年在尤溪梅仙公社開現場會,推廣半山大隊養豬、種橘、植毛竹、抓糧食的好經驗,促進了全區農副產品的增長。
1979年,孫興國和同事們認真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精神,努力推動三明國營商業體製取得突破性進展,逐步放寬商品購銷政策,開放農貿市場,促進了城鄉物資交流。同年4月,全區提高生豬收購價,運用價值規律促進畜牧業生產的發展。同年三明商貿企業試行利潤留成制度,19.3%留給企業,80.7%上繳財政,商辦工業利潤留成比例為20%。三明城鄉冰糖、紅糖敞開供應。由於三明地委、行署大抓農業,全區糧食生產穩定發展,釀酒糧食充裕,土黃酒生產迅速發展。1980年開始敞開供應該酒,結束了長達20年憑證定量供應辦法。酒類銷售改變國營商業公司獨家經營的局面,酒類(尤其是啤酒)銷售量逐年增加,逐步滿足了廣大消費者需求。由於他學習認真,工作積極,關心民眾,生活簡樸,被評為1979年度三明地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1980年,三明地委、行署決定支持三明市(縣級)改變“建設大寨式城市”的錯誤方針,端正指導思想,確立“以城市工作為重點,農村為城市服務”的新方針,力創“治安良好、生活方便、民風高尚”的社會環境,大抓市政建設。三明地委、行署決定打破長期在組織商品流通中固定供應區域的約束和商品購進單純依靠二級站的方式,採取多渠道、少環節、開放式向省內外工廠進貨,向供應區外尋找貨源。並採取靈活措施,在經濟區外開闢新市場。同時大開城門,招攬外地客商到三明參與經營,並在三明列東江濱公園北側荒土堆上搭蓋簡易的梅列市場。化工原料等物資交易也開始活躍起來,做到既有貨源,又運得來。同時還增購計畫外化工原料。同年10月,在他的指導下,地區商業局制訂思想革命化、統計工作日常化、報表規範化等“十化”制度。各縣(市)商業局、二級站定期檢查執行進度。全區商貿企業按照搞活經濟,搞活市場的原則,在國家計畫指導下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當年全區飲食業開始擴展,全區飲食業零售額達1620.48萬元,比1976年的844萬元增長92%。服務業如住宿、洗浴、照相、維修、理髮等行業也發展起來,解決了以前理髮難、住宿難等問題。
孫興國一生勤儉樸素,不搞特殊化,下鄉時常交代秘書不要事先通知,以免增加基層負擔。他家書特多,聽說他要買書櫥時,有人建議掛個電話叫明溪縣送一套來,他不同意,自己去買一個簡易衣櫥當書櫥使用。1983年2月,孫興國離休。他身體日益衰弱,病危時囑咐家人要回響黨和政府實行殯葬改革的號召,將遺體火化。1984年3月18日,他病逝於三明。家屬要求上級不開追悼會,喪事從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