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肇興

孫肇興(1583-1661)山東省東昌府莘縣(今山東省陽穀縣定水鎮雙樓村)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登進士。清朝順治元年,授天津兵備道。順治二年,改山西學政、山西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司參政。順治三年,改江南右布政使。順治八年,改廣西左布政使。順治十三年,任宗人府府丞、工部右侍郎,後改工部左侍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教育家。

基本介紹

  • 本名:孫肇興
  • 字號:字興公,號振宗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山東省東昌府莘縣
  • 出生時間:1583年
  • 去世時間:1661年
  • 主要作品:《四書約說》、《四書題說》
個人簡介,成長經歷,

個人簡介

孫肇興,山東聊城西南六十裏白塔村(今陽穀縣定水鎮雙樓村)人,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初授江南淮安府山陽縣知縣,入清後官至工部左侍郎。所著《四書約說》、《四書題說》等書,進呈御覽,頒行天下學宮,即全國科舉士人的教科書。順治皇帝稱讚他是“理學名臣”,欽賜“斯文宗仰”匾額。狀元少保大學士傅以漸、刑部尚書任克溥,都是孫肇興的學生。
孫肇興的始祖可追溯至孫敬。孫敬,字安定,原籍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城南二十里小董村,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遷居山東東昌府莘縣城西南二十五里銀河店。二世祖孫惠,字養民。適值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南進,明惠帝朱允炆派遣大軍圍剿,聊城、陽穀、莘縣一帶是主戰場之一。因戰事頻繁,民不聊生,孫惠“煩騷擾、避徭役,攜眷避居河南歸德府柘城縣洪福集(今磚橋集)”,並在那裡居住了數十年。三世祖孫祐,字福寧,即孫肇興的曾祖父。孫祐因曾孫孫肇興而顯貴,皇清誥贈其為正二品的榮譽性官銜“資政大夫工部左侍郎”。他“念莘邑祖墓無人祭掃,奉岳母還莘,居莘縣城東北十五里聊城界之白塔村”,並在此定居。孫肇興的祖父孫朝臣,字思忠;父親孫東陽,字近溪,配鄒氏,生五子,孫肇興排行第五。
據孫曉南於清同治四年(1865)六月所撰《振宗公列傳》和其他史料記載:孫肇興,生於明萬曆十一年五月十一日(1583年6月30日)申時,“少力學,刻意為文,試屢第一。”考取秀才後即博覽群書,“以躬行實踐、立說著書為己任”,並不拘泥於八股文章。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考取第六十一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考取第三甲第六十五名進士,授江南淮安府山陽縣知縣,任期五年。期間,他廣施德政,治理有方,興利除弊,為當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成長經歷

1、界定地畝,均衡田賦。明天啟年間,山陽縣的土地屢遭黃患,以致阡陌不清,歸屬難辨。農戶之間相互爭執,糾紛不斷。針對這種情況,孫肇興參照朱元璋頒行的田畝制和《周禮》中的“田賦定田畝”的辦法,決定對全縣境內的土地重新丈量,然後再按照各戶田賦的多少以及土地的肥瘠差別界定地塊。折算後的土地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田一畝折制田一畝;中田、下田按照制田一畝的收穫量,有的三五畝折制田一畝,有的七八畝甚至十餘畝折制田一畝。折算後的土地按照制田的標準徵收田賦,叫做“京田”。實際土地面積按照標準丈量時的面積統計,並且根據收成的變化情況變更土地的等級和田賦。這種辦法頗為公正,既平息了農民之間的土地糾紛,又保證了朝廷的賦稅收入,贏得了山陽百姓的讚譽。後來,這種方法推廣到其他州縣,歷經明清兩朝。土地改革以前,華東軍區依然按照京田制徵收糧秣。土改時,方才按照土地實際面積分配土地,但仍然確定不同等級土地的農業稅收。
2、甘冒風險,復田千頃。萬曆十年(1582),督漕尚書凌雲翼“以運船由清江浦出口多艱險,乃自浦西開永濟河四十五里,起城南窯灣,歷龍江閘,至楊家澗出武家墩,折而東,合通濟閘出口。”儘管《明史·河渠志》予以肯定,但他高高築起兩岸河堤,堵截運河以西的水路,致使管家湖以西的千頃良田盡沉水底,良田被淹,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然而,數十年間更換了幾任知縣,無人敢惹漕督衙門。
孫肇興任山陽知縣後,走遍了河西村寨,實地考察了地形,傾聽到民眾的呼聲,深切地體驗了百姓們的艱難處境,感嘆不已,遂暗下決心,一定要為民除弊興利。為了保密和減輕百姓的負擔,孫肇興沒有向百姓徵收工程用款,而是捐出自己的薪俸購買良石和木料,他本人也不出面,委託已退休在家的鄉宦何世爵悄悄地籌劃指揮。就在漕督衙門府內那幫達官貴人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之際,一條高三尺、寬四尺、長三十五丈、上面蓋著條石的涵洞,在運河河底下面四尺深的地方悄然竣工。這一涵洞“西出西堤以吞、東出東堤以吐,於是河西千頃之濤,復為良田。”待漕督調離後,孫肇興則將事情的原委向上司匯報。由於修建涵洞既沒有動用官銀,又未影響漕運,所以得到官方的認可。山陽縣的百姓十分感謝孫肇興的功德,給這座涵洞起了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伏龍洞。伏龍洞後被泥沙淤塞,但遺址迄今尚存,在今淮安水泥製品廠附近。
3、興文課士,人才濟濟。在消除水患、田賦均平、山陽百姓安居樂業之後,孫肇興又把目光轉向當地的教育事業。他本人“高才邃學”,通曉經史,是教授士子、培養人才的內行專家。他不但督促縣教諭和訓導們辦好教育,還常常擠出時間到奎斗宮為秀才們傳道、授業、解惑。在孫肇興的關懷培育下,明天啟至崇禎年間,山陽縣考取進士四人,舉人十餘人。其中,夏曰瑚在崇禎四年(1631)考取第一甲第三名進士,即“探花”;陳台孫在崇禎十三年(1640)考取第三甲第八十一名進士。夏、陳二人均為淮安一帶的知名人士。
孫肇興的顯著政績,贏得了山陽人民的愛戴和敬仰。他調離山陽時,數以萬計的民眾夾道跪送,贈送一巨匾,上書:“民之父母”四個大字,落款是“江南山陽縣紳民公送。”當地人民自發地籌集資金,在南門裡文廟街預備倉傍奎斗宮立祠塑像,春秋祭祀。清朝鼎盛時期,廟宇重新修繕,孫肇興的塑像至清同治四年(1865)尚存。《淮安府志》中銘載著他的歷史功績,並給予極高的評價:“肇興仁足以興利,才足以治事,古良吏不能過也。”明天啟七年(1627)歲次丁卯,孫肇興任江南鄉試同考官,所取多知名人士。
崇禎年間,孫肇興歷任工部虞衡司主事、兵部武庫司主事、河南布政使司右參議兼按察司僉事。在任兵部武庫司主事期間,以國事為重,大義凜然,彈劾司禮太監張彝憲。崇禎四年(1631)九月,朱由檢重用宦官張彝憲,令其鉤校戶、工二部出入,為之建署,名曰:“戶工總理”,踞兩部尚書之上。“工部侍郎高弘圖不為下,抗疏乞歸,削籍去。彝憲益驕縱,故勒邊鎮軍器不發。”當時正值清兵占居遼東,羽毛漸豐,大肆犯邊;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領導的起義農民軍蜂擁而起,聲勢浩大,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孫肇興恐延誤軍事,為國家民族計,遂不顧個人安危,上疏彈劾張彝憲誤國。崇禎卻聽信張彝憲的讒言,反加罪於孫肇興,將其逮捕入獄,後發配軍中戍邊。崇禎八年(1635)八月,在眾多文武大臣的力薦聲中,崇禎帝收回成命,孫肇興官復兵部武庫司主事。次年,命張彝憲守備南京,不久即身死名裂。
入清後孫肇興擢升天津兵備道。順治二年(1645)二月二十七日,孫肇興任山西督學,“出其所著《四書約說》、《選定文規》、《程墨正音》授諸生,晉人之文一變。”是年,創修了《孫氏族譜》,為後人研究孫氏家族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順治三年(1646)四月二十六日,孫肇興任江南布政司右參政管布政使事。
順治八年(1651)七月八日至順治九年(1652)七月五日,孫肇興任廣西左布政使。布政使是僅次於總督和巡撫的地方高官,官階從二品,掌管財政和人事。後因病歸。回鄉後,閉門著書,以山林隱逸懷才報德。山東巡撫耿焞薦“肇興學品可大用”。順治皇帝福臨召見並問以治平之策,孫肇興立進《用人懲貪疏》,受到順治的賞識,任命他為宗人府府丞,掌管皇族的譜牒和族中事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