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皐

孫繼皐

孫繼皋(1550年-1610年),字以德,號柏潭,無錫人。中國明朝狀元、政治人物。在位期間,廣施仁政,深受百姓愛戴。是一位好官。

基本介紹

  • 本名:孫繼皋
  • 字號:以德
    柏潭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無錫
  • 出生時間:1550
  • 去世時間:1610
基本資料,生平,孫姓起源,萬曆二年(1574年)甲戌科殿試金榜,

基本資料

圖片圖片
姓名:孫繼皋
性別:男
出生年月:1550年
國籍:中國
時代:明朝
籍貫:不詳
民族:漢族
身份:狀元

生平

圖片圖片
其父孫雪窗是小兒痧痘科醫生,母劉氏。七歲入塾,萬曆二年(1574年)成一甲一名進士(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歷任經筵講官、少詹事兼侍讀學士、禮部轉吏部侍郎等職。
萬曆八年(1580年)充任會試同考官時,提拔魏大中、顧憲成等。萬曆二十四年,皇帝不送太后出喪,繼皋上疏勸說,因忤旨致仕。晚年講學於東林書院。萬曆三十八年(l610年)病卒,追贈為禮部尚書。其墓在今無錫市西南郊大洋鄉白旄山麓。有《孫宗伯集》十卷。

孫姓起源

圖片圖片
1、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後代。衛康叔是周文王的第八子。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亂,封康叔於衛(今天河南淇縣朝歌),建立衛國。康叔在當地統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周的普通分國,成了衛國的始祖。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又稱孫仲,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2、源於春秋時期,楚國令尹孫叔敖的後裔。孫叔敖,字孫叔,他這一支的庶子孫以祖字為姓,稱為孫叔氏,後來去掉叔字改為孫姓。
3、出自媯姓,是帝舜的後代。帝舜曾居媯,於是就姓媯,成為上古八大姓之一。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先賢遺族,找到了舜的後代裔孫敬仲,把他封在陳地,世稱陳敬仲。敬仲四世孫名無字。生子名書,在齊國為卿仕,因為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邑于樂安。後齊國內亂,孫書的子孫奔往吳國,“孫武為吳將,其後也。”孫姓世居富春,至漢末有孫權,為吳國大帝。
4、出自複姓侯氏。據《漢書》載:“夏侯嬰為滕令奉軍,號滕公,其曾孫頗尚主,主隨外家姓號孫公主,故滕公子孫又有孫氏。”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君王湯王的後裔。至商末,有殷相王子比干,受紂王所害,子孫避難隱姓,因本為王族之子孫的緣故,就改為孫姓。孫姓又出荀姓,是戰國時著名學者荀子後裔。荀子名荀況,時人尊為荀卿,後世子孫遂為荀氏。西漢宣帝名劉詢,以同音之故諱荀字,詔令天下荀姓改為孫姓。後來,部分孫姓未恢復祖姓,遂成孫姓一支。
5、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之後。孫叔敖是楚國的賢臣,他的子孫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後又形成了孫姓的另一大宗。
6、出自田氏。陳歷公的兒子陳完,避難到齊國,改稱田氏,田完的五世孫田恆無宇的小兒子田書,為齊國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于樂安,賜姓孫氏。其後有孫武子,為吳將。唐代時期,中原的孫氏曾經兩次向福建移民。
7、出自子姓,是商湯王后裔比干之後。比干受殷紂王所害後,其子孫避難隱姓,以本為王族之子孫之故,遂改為孫氏。
8、出自他族改姓。據史書記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一支鮮卑族複姓拔拔氏改單姓孫氏,是為河南洛陽孫氏。

萬曆二年(1574年)甲戌科殿試金榜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共3名
孫繼皐-余孟麟-王應選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共70名
支可大-周希賢-王泮-孫礦-沈璟-馬慥-陸檄-林纘振-蕭景訓-蕭應宮
吳顯-陳大統-薛道生-管大耀-陳九敘-佘毅中-雷應志-王任-吳同春-石元麟
陳夢庚-謝裘-張振先-蔡乾釜-余國賓-徐元春-陳國華-蘇希栻-容若玉-王錄
王家棟-馬鳴鑾-陳邦彥-陶允宜-陳述齡-汪應蛟-許一星-陳嘉賓-謝詔-張之屏
萬文卿-劉孟雷-韓濟-鄒迪光-洪有聲-趙以康-朱期至-蔡惟亨-傅作雨-范可奇
蔣三近-李鋕-朱應-陳瑛-王橋-張一坤-孫星-周宗禮-黃凝道-李時芳
張國輔-張時亨-吳中謙-林喬楠-詹思謙-王道純-朱衣-楊以忠-李良柱-李三才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共226名
陳朴-雷士楨-顏素-牛惟炳-易以巽-孫旬-楊四知-蘇雨-曹一夔-王問卿
范世美-黃時雨-魏允孚-夏應星-李多見-常居敬-史元熙-黃師顏-王見賓-何礦
馬貫-沈孟化-王炳璇-賀一孝-鄭皐-許鋌-韓志道-馬翰如-王職-陳九成
郭惟賢-尹應元-劉金-陳揚產-姜召-陳嘉策-沈鈇-翁仲益-陳王庭-胡希舜
張雲翱-曾夢鰲-何允升-林鳴盛-於翰-敖選-陳正誼-姚德重-曾士彥-李坤
郭衢階-李際春-劉三宅-查偉-蔡時鼎-林兆珂-李承志-楊時馨-陳諫-顧連璧
王儒-何起鳳-倪三綬-任甲第-龔一清-韓國楨-宋萬業-毛在-吳中傳-楊俊士
游朴-陳與郊-留震臣-蔡國柄-譚希思-南憲仲-龔錫爵-田蕙-馮露-王開
王鳳竹-李化龍-劉弘道-王言-王國賓-俞良史-吳謙-謝杰-周夢暘-顧爾行
吳應奎-王景星-林民止-陳濟-徐師張-張世則-張汝賢-朱讓-王毓陽-黃門
張廷榜-廖恆吉-唐伯元-楊楫-王三宅-李宗魯-伍讓-朱翰臣-孫健-王致中
李以謙-舒邦儒-陳紳-董繼祖-李士達-吳定-卓世彥-鄭材-李得祐-周弘禴
王三餘-顧夢鯉-程有守-范淶-陳正謨-楊瑞雲-黃道瞻-余啟元-朱正色-田大年
陳應芳-陳一魴-陳奇-沈汝梁-趙惟魚-陳文炅-蔡夢說-高梅-李杜-何思登
王邦俊-葉遵-李好問-韓萃善-黃雲龍-司馬祉-李進道-王價-徐待-顧起淹
李廷彥-朱熙洽-熊夢兆-趙秉忠-劉美-李學詩-張佐治-劉懋中-朱道南-詹啟東
饒廷錫-孫兗-秦應驄-戈大本-劉汝桂-江鐸-丁汝謙-姚士觀-閻芹-李采
劉朝噩-劉士忠-張珩-胡桂芳-王國祚-范守巳-趙南星-陳勗-陳於階-楊廷相
杜希鵬-邢侗-支大綸-王懋中-傅好禮-何倬-王繼明-張名藩-邊有猷-陳相
蕭大才-高萃-黃體乾-金和-丁懋建-李堯民-馬洛-屈灼-羅應兆-董廷策
周詩-文在中-姚三讓-田時秀-劉騰霄-褚順-倪涷-吳仕詮-梁鵬-胡汝寧
李臣之-楊寅秋-吳澋-李大嘉-任養心-梁必強-赫瀛-郝國章-阮子孝-張夢蟾
張問達-袁應祺-嵇應科-方范-郭性之-貢靖國
萬曆五年(1577年)丁丑科殿試金榜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共3名
沈懋學-張嗣修-曾朝節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共57名
宋希堯-陸可教-馮夢禎-劉庭芥-楊起元-沈大忠-楊德政-張文奇-盛世承-張問仁
鄭一麟-蘇浚-黃學顏-尤光被-李元齡-趙健-王再聘-許國瓚-楊際會-於達真
唐守欽-馮琦-沈九疇-王明時-孫成泰-王豫-郭師古-周汝登-劉九澤-章潤
房守士-李楠-蔡斗移-沈季文-莊履豐-韓取善-王謙-呂興周-董樾-諸大圭
李守約-鄭有年-周汝礪-鄭璧-閻邦-郭元柱-張斗-張鼎思-高尚忠-甘雨
劉際可-吳子韶-王之麟-胡泰-馬象乾-金炅-伍惟忠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共241名
朱維京-馮景隆-黃正色-任可容-王繼光-張文熙-劉霖-賈三策-陳瑫-袁有鳳
王約-劉世埏-陳性學-趙楷-姚岳祥-徐桂-韓應庚-俞沾-魏允貞-顧紹芳
鄭之民-王鍵-姚元禎-黃嘉善-余繼登-蔣時馨-楊植-敖文禎-楊文舉-何洛書
劉士瑗-李日文-張新-李文郁-胡士鰲-史繼辰-李國士-朱來遠-張一德-朱廷益
黃文炳-王命爵-蘇酇-朱應轂-徐震-李弘道-趙崇善-吳夢熊-陸承憲-張棟
李琯-呂乾健-吳達可-周盤-伍可受-馬化龍-黃承贊-祁鯤-南兆-張養志
史朝錄-林休徵-劉一相-汪言臣-凌登瀛-徐上達-張守朴-曹一鵬-李一陽-徐申
何存斆-陳燁-邢孔陽-方端-張子忠-王世揚-張養蒙-饒學詩-鄧煉-陳應熙
丁此呂-楊鳴鳳-白一言-詹事講-賀逢聖-孫瀾-潘元和-謝志伊-吳安國-張文耀
曹鈇-劉敏寬-李觀光-管應鳳-宋附-徐三畏-張國璽-李際春-孫世禎-張志
白希繡-葉承遇-秦可貞-謝應典-程達-董子行-支應瑞-楊東野-朱南英-屠隆
范儁-傅光宅-黃學曾-王國-顧雲程-霍鵬-李應祥-屠叔方-王亮-朱維藩
張世科-陳禹謨-孫瑋-楊有仁-李驥千-李洙-陳泰來-丘度-鄒元標-沈存仁
沈自邠-胡載道-吳世賓-陳一洙-侯應徵-陳三策-盧洪春-王元-李杜-陳璨
李先著-何懋官-盧學禮-馬朝陽-楊起元-李應選-浦卿-李贄-馮生虞-沈夢斗
金節-張堯臣-賈希夷-傅國珍-陳璧-徐三重-王之猷-劉綺-曹煒-馬崇謙
張夢鯉-高桂-郭顯忠-張希皐-沈孚聞-郝潔-曾乾亨-鐘宇淳-王士性-和震
趙一鵬-沈瑞臨-蔡萬里-魏浚-吳之鵬-楊芳-宋國相-羅用敬-王九儀-陳邦科
吳堯弼-黃曰謹-金枝-田如京-趙邦秩-傅霈-馬玉麟-何文極-林國材-陳良棟
陳揚善-陳遇文-簡繼芳-譚耀-鄧鶴-盧逵-黃鐘-向僎-黃■-徐聯芳
程奎-陳與相-苗朝陽-李載陽-趙夢日-連格-李植-陳登雲-張維新-陸玠
方萬山-陳簡-田一麟-陳九疇-葉祖堯-孫玄-陳九官-張一心-萬象春-吳道行
馬應圖-羊可立-劉懷恕-原一魁-荊州土-魯-杜和春-甘士價-沈時敘-曲遷喬
譚桂-費尚伊-甯化龍-吳文梓-張敬-黃卷-江東之-程宗伊-陳裪-郁文
易登瀛
萬曆八年(1580年)庚辰科殿試金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