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玲(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

孫玲玲,女,1995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玲玲
  • 畢業時間:1995年
  • 性別:女
  • 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
個人簡介,研究成果,時評文章,

個人簡介

在部門:日本外交研究室 職務:外交研究室副研究員 學歷:北京大學法學博士 專業:國際政治。
簡歷:
1995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
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
1997年10月-1998年9月,受北京大學選派赴日本新瀉大學法學部留學一年。
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專業為中國法律史。
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副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
當代日本法律制度、中日關係中的法律問題 >>>目前在研課題

研究成果

論文及研究報告:
《從國際法角度分析釣魚群島主權問題》,《日本學刊》2004年第2期。
《修改憲法與國家發展道路選擇》,《日本2003》,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8月。
《日本參議院選舉反映出的小泉強軍立國策略與對抗中國圖謀》,《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2004年第37期(*與高洪合寫)。
《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法理念》(中英文),《法治與21世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8月(*與馬小紅合寫)。
《求解中日關係政冷困局》,《新世紀周刊》第14期,2005年4月18日。
《修憲預示日本未來政治走向》,《日本學刊》2005年第3期。
《二戰歷史定論不容篡改》,新華網,2005年6月2日。
《日本的反腐敗體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2005年9月(*與張進山、高洪等合寫)。
《日本豈能以狹隘民族史觀挑戰歷史定論》,《今日中國論壇》2005年第8期。
《正義鬥爭未有窮期——中日戰爭遺留問題為何難以解決》,《當代世界》2005年第8期(*與高洪合寫)。
《遠東審判定論不容篡改》,《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東海問題現狀與展望會議綜述》,《日本學刊》2006年第2期(*與趙剛合寫)。
《中日領土爭端新探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4期(*與張植榮合寫)。
《中日間戰爭賠償問題研究 研究報告》 150千字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結項報告、2009年8月(合著)
《中日東海共同開發與國際化實踐》 學術論文 11千字 《日本藍皮書:200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
《未來十年的中日關係與中國對日政策》(中譯英)譯文 50千字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學部資助課題,2009年6月結項
《國際金融危機下的日本經濟運行》(日譯中) 譯文 15千字 《日本經濟與中日經貿關係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7月

時評文章

《日本走向何方》,《人民日報》2004年2月20日。
《提問中日關係:關於釣魚島問題》,《人民日報》2004年7月2日。
《日本“接管”釣魚島燈塔:有悖國際法的單方行為》,《人民日報》2005年2月23日。
《必須追究戰犯個人責任——五評日本政要否認戰爭罪責言行》,《人民日報》2005年6月9日。
《豈能無視人類共同價值觀——六評日本政要否認戰爭罪責言行》《人民日報》,2005年6月15日。
《不容推翻國際定論——八評日本政要否認戰爭罪責言行》《人民日報》,2005年6月17日。
《日本拿會費報復聯合國》,《環球時報》2005年9月30日(浦瑞含、鄒德浩、孫伶伶合寫)。
《日本“危機感”純屬“日本造”》,《環球時報》2005年10月17日。
《日政府竟要為戰犯翻案》,《環球時報》2005年10月31日(文君、孫伶伶合寫)。
《擱置爭議,合作雙贏》,《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1月1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