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玉璽
- 別名:漢族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出生日期:1951年10月
- 職業:政治 外交官
- 畢業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主要成就:曾擔任中國駐波蘭大使
曾擔任中國駐義大利大使
曾擔任中國駐印度大使
曾擔任中國駐阿富汗大使
個人經歷,人物事跡,外交感言,
個人經歷
1979-1981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職員。
1981-1988年,分別擔任外交部亞洲司科員、三秘、副處長、一秘。
1988-1991年,任駐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政治處主任。
1991-1993年,任駐高棉王國全國最高委員會代表處助理代表、駐高棉大使館參贊。
1993-1995年,任外交部亞洲司參贊兼處長。
1995-1998年,任駐大韓民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
1998-2002年,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外交部發言人。
2002-2004年,任駐阿富汗特命全權大使。
2005-2007年,任駐印度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8年2月-2010年4月,任駐義大利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2010年5月-2012年8月,任駐波蘭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在外交部工作期間,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個國家。曾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1992年和1999年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199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996年首屆亞歐首腦會議,1994年東協地區論壇會議和2001年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總理會晤。1986年作為中國南亞事務專家訪問美國,進行專題交流。
2015年11月,卸任阿富汗事務特使。
人物事跡
從外交部發言人到大使
“家裡的事情都是我夫人管,我在家裡是甩手掌柜。因為我30多年的外交生涯,19年在國外,常駐了8個國家,即便在國內,也是經常出差,已經走訪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
60小時超長發布會
在他的外交生涯中,孫玉璽說:“印象最深的可能要算1999年5月8日美國轟炸了我國駐南斯拉夫使館後,我作為新聞發言人隨國內派去的專機飛抵貝爾格勒。”這是一次臨危受命的重任。他從一下飛機就被近百名東西方記者“包圍”,西方記者極為關注專門小組的起居活動,甚至進行跟蹤報導。他們自然而然地盯上了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或是團團外圍;或是在房間門口長時間地守候;或是不斷打電話提出一連串的問題…… 孫玉璽經受了一次嚴峻的考驗。此後的60多個小時內他隨時隨地都要向各方記者介紹情況和發布新聞,可以稱得上是超長發布會,前後共回答了近千個問題。
詩人外交官
孫玉璽不僅是名優秀的外交官,還是位頗具人文情懷的詩人。孫玉璽的業餘愛好是寫作,小說、詩歌、散文無不涉獵。在出使阿富汗時他曾賦詩一首:“忍將妻女舍,為求一拼搏。酒醒出門去,無功不回國。”2002年5月2日他在向卡爾扎伊總統遞交國書的當晚寫下一副對聯:“開門見山滿目荒山焦土,推窗望月一頭冷月寒星。”後來唐家璇部長到使館視察,看到已閒置九年的使館感慨道:“今天來看一廢墟,明年重遊滿園色。”孫玉璽回詩兩句:“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他沒有辜負祖國的重託,經過兩年多的奮鬥,他不僅建立了和阿富汗政府的友好關係,還復建了一座顯示中國發展水平的嶄新的大使館。如今,孫大使已經出版了兩本書,一本是自己寫的——《山國採風》,一本是參與編寫的——《菩提樹下的印度》。
外交感言
“外交就是謀和平,求發展。”作為曾經的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不僅在普通民眾中享有著較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外交界中也是一顆閃耀的明星。他的沉穩幹練、義正辭嚴,給全國人民也給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