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海

孫炳海

姓名:孫炳海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6年1月

籍貫:浙江桐鄉

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炳海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
  • 職業:副教授
個人簡介,工作簡歷,研究方向,教學獲獎與資助計畫,科研獲獎,社會公益服務,科研成果,近年論文發表,

個人簡介

姓名:孫炳海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6年1月
籍貫:浙江桐鄉
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工作簡歷

1999年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方向: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留校,先後擔任教師教育學院行政秘書與心理系黨支部書記、研究實習員。
2005年獲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碩士學位/研究生,師從李偉健教授。
2010年獲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方向:教師專業發展)博士學位/研究生,師從申繼亮教授。
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教育部掛職鍛鍊。
2010年-2012年任浙江師範大學心理系主任。

研究方向

共情、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獲獎與資助計畫

1、浙江師範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2006)
2、浙江省第四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優秀獎(2007)
3、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入選人員(2007)

科研獲獎

1、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培訓模式,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2010)。
2、中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培訓模式的十年研究與實踐, 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7)。
3、城鎮重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三級預防機制的構建和實踐, 溫州市人民政府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6)。

社會公益服務

1、“桑美”颱風災後心理危機干預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先後兩次赴浙江溫州蒼南霞關與福建福鼎沙埕地區對學生與教師進行心理危機干預,並培訓中國小教師心理輔導技術開展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活動(2006)。
2、參加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與中國心理學會共同組織的心理學家講壇活動,訪談“做自己的心理老師”專題(2007)。
3、合作編寫了《地震災後心理危機干預手冊》,由共青團中央青少年服務中心發放至四川汶川地震災區的第一本心理危機干預科普讀物。(《科學美國人》轉載)(2008)

科研成果

1、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國家青年基金課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的心理學研究》(編號:CBA120107),主持人,2013-2015。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自我調節學習:學習時間分配的認知機制》(編號:31170999),排名第二,2011-2015。
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中國小教師共情能力的發展與促進》(編號:12JJD190002),排名第二,2012-2015。
4、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災難現場救助人員共情疲勞發生機制研究》(編號:10CGJY02ZQ),主持人,2010-2011。
5、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基礎性維度:教師教學關愛的涵義與結構研究》(2009SCG2),主持人,2009-2010。
6、教育部十五規劃項目:《中國小教師心理輔導理念與技能形成的實驗研究》(編號:DBB010528),排名第三,2002-2009。
7、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小教師共情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編號:09YJAXLX024),排名第二,2009-2011。
8、國家社科項目《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評價的心理學研究》(編號:BBA060013),排名第二,2006-2011。

近年論文發表

1. The Relation ofPerspective Taking and Helping Behavior: the Role of Empathy and Group Stat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and Humanity, Singapore. 2011.
2. The Validation of the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for Chinese Teachers From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2011.
3. 關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共情疲勞的涵義、結構及其發生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 2011.
4.大學生的觀點採擇與助人行為:群體關係與共情反應的不同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11.
5. 讀書會與學校讀書會: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教師教育研究. 2010.
6. 觀點採擇對高中教師共情反應的影響:共情傾向的中介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10.
7. 不同類型學生情緒自我知覺與教師判斷之間的一致性比較. 中國特殊教育. 2010.
8. 美國教師評價的發展歷程與評價模型研究述評. 比較教育研究. 2009.
9. 家庭收入與兒童早期的社會能力:中介效應與調節效應. 心理學報. 2009.
10. “桑美”颱風下受創學生的特質應對方式對自殺態度的影響. 心理科學進展.2009
11. Students’ judgments and teachers’self-judgments of empathy: The empathy judgment consistency based on the InterpersonalReactivity Index (I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8.
12. 美國教師顧問計畫的基本假設、實施模式及其啟示. 比較教育研究. 2008.
13. 教師的教學關愛:涵義及其作用. 中國教師. 2008.
14. 教師的共情偏好:自我判斷與學生判斷的一致性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2008.
15. 教師評價內容體系之重建.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20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