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法宗,吳興人也。父遇亂被害,屍骸不收,母兄並餓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法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不詳
法宗年小流迸,至年十六,方得還。單身勤苦,霜行草宿,營辦棺槨,造立冢墓,葬送母兄,儉而有禮。以父喪不測,於部境之內,尋求枯骨,刺血以灌之,如此者十餘年不獲,乃縗絰。終身不娶,饋遺無所受。世祖初,揚州闢為文學從事,不就。
史籍記載
《宋書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孝義》
孫法宗,吳興人也。父遇亂被害,屍骸不收,母兄並餓死。
孫法宗,吳興人也。父遇亂被害,屍骸不收,母兄並餓死。法宗年小流迸,至年十六,方得還。單身勤苦,霜行草宿,營辦棺槨,造立冢墓,葬送母兄,儉而有禮。以父喪不測,於部境之內,尋求枯骨,刺血以灌之,如此者十餘年不獲,乃縗絰。終身...
孫法宗,吳興人也。父遇亂被害,屍骸不收,母兄並餓死。法宗年小流迸,至年十六,方得還。單身勤苦,霜行草宿,營辦棺槨,造立冢墓,葬送母兄,儉而有禮。以父喪不測,於部境之內,尋求枯骨,刺血以灌之,如此者十餘年不獲,...
”意思說孫法宗父親死去,不知骸骨,於是孫法宗就在境內尋找骸骨,找到後就刺血滴之,數十年不輟以尋父骨。這說明在當時已經存在有滴骨驗親的方法了。《南史·豫章王綜傳》也記載有以子之血滴於父骨之上驗親的事例;至宋代,著名法醫...
霜行草宿,漢語成語,拼音是shuāng xíng cǎo xiǔ,意思是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勞苦。出自《宋書·孝義傳·孫法宗》。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旅行等 成語出處 《宋書·孝義傳·孫法宗》:“單身勤苦,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