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毓汶(1834-1899),字萊山(亦作來杉),山東濟州人,清朝大臣。尚書瑞珍子。鹹豐六年(一八五六年),以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毓汶
- 出生日期:1833
- 逝世日期:1899
- 字:萊山
簡介,生平,卒於,《清史稿》記載,
簡介
孫毓汶(1833-1899),字萊山(亦作來杉),山東濟州人,尚書瑞珍子。鹹豐六年(一八五六年),以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
生平
鹹豐八年,丁父憂。鹹豐十年(一八六○年),在原籍舉辦團練,以抗捐被劾,革職遣戍。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以輸餉復原官。尋遷詹事,視學安徽。擢內閣學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入直軍機,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十五年(一八八九年),遷刑部尚書,旋調兵部,贈太子少保。毓汶為西太后“最得意信任之人,且與李蓮英結蘭譜,得以偵探內宮訊息,視皇上(光緒)如虛器焉”。
在甲午戰爭期間,孫毓汶為軍機大臣中的主和論者。“力言戰不可恃”,積極支持李鴻章的妥協方針。“當中日事急,鳳凰、九連城相繼失陷,浸及登萊,毓汶日召梨園府中演劇”。一八九五年三月馬關談判,日本政府和談代表伊藤博文等向李鴻章蠻橫無理地提出賠償巨款,割讓大片領土的侵略要求,四月四日,軍機大臣議論應付辦法。孫毓汶極力主和,“並言‘戰’字不能再提”。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清政府中許多封疆大吏和朝內重臣以及御使台諫紛紛上疏,反對批准馬關條約,主張整軍再戰,斥責主和非計。軍機大臣中,李鴻藻、翁同龢主張暫緩批准條約。俄、法、德三國也勸告暫緩換約。獨有孫毓汶力主早日批准。遭天下人的唾罵,後在翁同和等清流黨修的奏請下被撤銷軍機處之職。四月二十三日,軍機大臣見起,論及台灣人民反對割讓台灣事。光緒皇帝不願割讓台灣,曾說:“台割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孫毓汶則以“前敵屢敗對”。
光緒詰責以“賞罰不嚴,故至於此”。四月二十七日,光緒召見樞臣,意欲廢約再戰。孫毓汶則力言:“戰萬無把握,而和則確有把握”。五月一日,孫毓汶又以天津海嘯為藉口逼迫光緒批准和約,“詞色俱厲,各樞不敢有異詞”。五月二日,光緒對批准和約,仍持猶疑。孫毓汶再次催逼,光緒皇帝不得已,“繞殿急步約時許,乃頓足流涕,奮筆書之”,和約遂成。
卒於
甲午戰後,孫毓汶稱疾乞休,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卒,予諡文恪。
《清史稿》記載
孫毓汶,字萊山,山東濟寧州人,尚書瑞珍子。鹹豐六年,以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八年,丁父憂。十年,以在籍辦團抗捐被劾,革職遣戍。恭親王以毓汶世受國恩,首抗捐餉,深惡之。同治元年,以輸餉復原官。五年,大考一等一名,擢侍講學士。先後典四川鄉試,督福建學政。光緒元年,丁母憂。服闋,起故官。尋遷詹事,視學安徽。擢內閣學士,授工部左侍郎。十年,命赴江南等省按事。時法越事起,毓汶以習於醇親王,漸與聞機要。適奉朱諭盡罷軍機王大臣,毓汶還,遂命入直軍機,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時當國益厭言路紛囂,出佩綸等會辦南北洋、閩海軍務,餘亦因事先後去之,風氣為之一變。十五年,擢刑部尚書,尋調兵部,加太子少保。歷典會試、順天鄉試,賞黃馬褂、雙眼花翎、紫韁。二十年,中日媾和,李鴻章遣人齎約至。廷臣章奏凡百上,皆斥和非計。翁同龢、李鴻藻主緩,俄、法、德三國亦請毋遽換約。毓汶素與鴻章相結納,力言戰不可恃,亟請署,上為流涕書之,和約遂成。明年,稱疾乞休。二十五年,卒,予諡文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