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東漢正式滅亡。
公元221年劉備不承認曹魏政權,於成都繼承漢統自稱漢帝,史稱蜀漢。
時天下三分,曹劉皆已稱帝,而坐擁江東諸郡的孫權自公元222年以來雖自立年號,卻一直只稱吳王,低人一等。在公元229年孫權終於決定稱帝。名正言順地與曹劉兩方形成鼎立之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權稱帝
- 外文名:Rising of Sun
- 時間:公元229年
- 國號:吳
- 諡號:東吳大皇帝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東漢正式滅亡。
公元221年劉備不承認曹魏政權,於成都繼承漢統自稱漢帝,史稱蜀漢。
時天下三分,曹劉皆已稱帝,而坐擁江東諸郡的孫權自公元222年以來雖自立年號,卻一直只稱吳王,低人一等。在公元229年孫權終於決定稱帝。名正言順地與曹劉兩方形成鼎立之局。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東漢正式滅亡。公元221年劉備不承認曹魏政權,於成都繼承漢統自稱漢帝,史稱蜀漢。時天下三分,曹劉皆已稱帝,而坐擁江東...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
在這其中,取得較大成就的是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和司馬懿。他們都堪稱一代...第一百十一章:龍圖霸業,孫權稱帝第一百十二章:維護統治,晚年昏庸第一百十三章:...
本書著力探求和展現了傳主的真實形象。孫權年未弱冠而有江南,封王稱帝。他善謀大局,是個很有作為的軍事戰略家;他善於用人,文武大臣願為其用,甘為其死;他善於...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遷都建業,徵召朱據進京,將十三四歲的公主孫魯育嫁給他,並任命朱據為左將軍,封爵雲陽侯。魯育公主因此也常被為朱公主,即嫁給朱家的...
步騭(zhì)(?-247年),字子山。臨淮郡淮陰縣(今江蘇淮陰西北)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步騭最初避難江東,於孫權統事後,被召為主記。後遊歷吳地,又任海鹽縣長,...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
孫翊(184年-204年),又名孫儼,字叔弼,是孫堅的第三子,孫策、孫權的弟弟。曾被大臣推薦為繼承者。孫權繼位後,孫翊任丹楊太守,後被身邊的人邊鴻刺殺。...
白衣渡江,即江陵之戰,又稱奇襲荊州之戰。是一次三國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奇襲戰之一。這是呂蒙和孫權策劃,由呂蒙與陸遜共同實施的針對當時最負盛名的大將關羽的一次...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調孫韶到北部邊境擔任鎮北將軍以防禦魏國。 [11] 孫韶合肥之戰 嘉禾三年(234年)五月,爆發第四次合肥之戰中,孫權派遣陸遜、諸葛瑾等...
劉基(184年—232年),字敬輿。東萊牟平(今山東牟平)人。漢室宗親,齊悼惠王劉肥之後,漢末軍閥揚州牧劉繇長子,三國時吳國重臣。容姿美好,深得孫權喜愛,和東吳另...
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