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純(1905~1930),中共望江黨組織創建人。他出生於麥元鄉沙堰溝的一個農民家庭。11歲開始讀私塾,15歲入太湖晉熙國小。
基本介紹
- 本名:孫敬純
- 出生地:安徽望江 麥元鄉沙堰溝
- 出生時間:1905年
- 去世時間:1930年07月15日
個人事跡,人物簡介,
個人事跡
民國15年9月,桂系某部團長陳雷在太湖縣更換旗幟,宣布參加北伐,孫敬純積極參與支援陳雷的起義活動。民國17年3月,孫敬純經甘信元介紹,在太湖加入中國共產黨,旋即回鄉發展孫大朵、孫幫瑞等人入黨,建立望江第一個黨小組——尚花棚黨小組,以金依仁家小店為中心點,積極開展革命活動。
9月,黨小組擴建為黨支部,孫敬純任書記。民國19年3月中旬,中共安慶中心縣委根據革命發展需要,決定成立太湖縣委會,孫敬純選為縣委委員;望江成立特支,直接受太湖縣委領導,不久,特支又擴建為特區委,孫敬純擔任書記。3月下旬,中共太湖縣委書記甘信元在尚花棚召開縣委擴大會議,決定在太、宿、望邊區舉行農民武裝暴動。
4月12日上午,孫敬純、孫大朵、孫幫瑞等黨內骨幹分子,率領200多名貧苦人民,帶著稻籮口袋,以買糧為名,包圍了金雞山的大地主李乾楨家。李乾楨占有土地200多畝,每年青黃不接之際,高價出售糧食,榨取農民血汗。是年春荒嚴重,每石稻竟索價4元(時價2元)。孫敬純提出用平價購糧,遭到李的拒絕,於是繳了李家槍枝,並將李綁在門口的板栗樹上,然後打開糧倉和衣箱,把糧食、衣物分給農民。李不服,便就地槍決。這次暴動,點燃了太、宿、望邊區土地革命的火把。
暴動勝利後,太湖縣委立即組織成立中國工農紅軍太、望赤衛隊,孫敬純任分隊長。5月中旬,孫敬純率領望江赤衛隊員,在太湖縣委的領導下,與太湖赤衛隊員一起,圍抄太湖劉山鋪五羊畈大地主李伯超家。當赤衛隊員勝利返師路經金雞嶺時,遭到太湖商團和自衛隊的伏擊,望江赤衛隊員孫大朵、楊水連、楊印名等在突圍中被捕犧牲。
為妄圖撲滅革命火種,太、宿、望三縣地方武裝聯合清剿赤衛隊,被敵人稱做“土共最要首領”的孫敬純,儘管被指名通緝和搜捕,仍不懼形勢的險惡,堅持在民眾之中繼續開展黨的活動。8月30日,孫敬純和葉仁山在大石嶺遭到望江縣長馬吉悅率領的自衛隊和便衣隊的圍剿,雖奮力反擊,終因彈盡援絕被捕。9月7日在縣城大北門外英勇就義。
人物簡介
1916年入塾讀書。1920年考入太湖中學。在校期間,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渴望救國救民。1926年7月,結業回鄉,在參加農業生產的同時,宣傳革命鬥爭的形勢。192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太湖特支建立後,他任支委兼中共上花棚黨小組長。不久任中共太湖特區委員兼上花棚支部書記。在太湖、望江一帶組織抗租、抗債委員會,發動廣大農民進行抗租、抗債鬥爭,同時籌集槍枝彈藥,建立革命武裝,相機舉行暴動。1930年3月率暴動隊伍沖入上花棚大地主李賢珍家,開倉放糧,沒收太湖東鄉姑塘汪宮山大地主韋大治的糧食和槍枝,共沒收20戶地主2000多擔糧食、500多匹布、綢和3000多件衣服,從而推動了農民運動的發展。1930年4月,中共望江特區建立。他任特區書記。同年6月,特區改為縣委,他任縣委書記。1930年7月13日,因叛徒出賣,在望江張家屋村被望江縣自衛團誘捕,7月15日英勇就義於望江縣北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