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南(1931~),計算機技術專家。參加了我國第一台計算機(103機)的生產和改進,作為主持設計師完成了我國第一台每秒運行百萬次的積體電路大型計算機DJS11(150機)的研製,對推動我國計算機生產和套用的進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中作出了開拓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強南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1年12月28日
- 職業:計算機技術專家
-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生平簡介
孫強南,1931年12月28日生於上海市。祖籍浙江省寧波市,族譜名儒強。少年喪父,領略了生活之艱辛,發奮刻苦讀書。194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附屬國中部,考入江蘇省立上海中學理科。1949年高中畢業,同時以高分被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和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所錄取。他進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二年級轉入電機工程系電訊組。1953 年從上海交通大學電訊系有線電專業畢業,被分配到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的國營738廠(北京有線電廠)籌備組工作,隨後擔任設備科計畫組負責人。1956年調到設計科參加我國第一部自動電話交換機——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的試製工作。1958 年初738廠與郵電部電信研究所(電信科學研究院前身)合作研製電子控制縱橫制電話交換機(半電子電話交換機),並成立了聯合研究小組,孫強南擔任工廠方面的負責人。研究小組在1958年9月成功研製出20門的模型樣機。1958年,738廠開始兼產電子計算機。是年10月,孫強南轉到電子計算機部門工作,參加我國第一台小型電子管計算機(DJS-1)產品的試製工作,從此開始了電子計算機技術領域的生涯。從1958~1978年的20年間,他先後參加或主持領導過6種電子計算機的設計、試製工作。依次有:電子管的DJS-1(103)和DJS-3計算機,電晶體的DJS-7(127)和DJS-K1 (131)計算機,積體電路的DJS-11(150)和DJS-260計算機。這6種計算機都是當時的主流產品。其中,由孫強南主持設計的、在1973年完成的DJS-11型百萬次大型積體電路計算機,在1978年3月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在獲獎人中孫強南名列第一。
在738廠期間,1960年曾調他去參加創辦一所中等專科學校的工作。那年北京酒仙橋地區的3個國營大廠(738,774,718)聯合創辦北京無線電專業學校(後改名電機學校)。孫強南擔任了學校第二專科的副主任,負責技術和教學工作。該專科有電子計算機、電話交換機和無線電3個專業。當時物質生活十分匱乏,他仍努力工作,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本專科的教研室建立和教員的培養,以及實驗室和實習工廠的建設任務。1962年由於情況變化,學校規模和歸屬做了調整,738廠又把他調回,繼續從事電子計算機設計工作。
1978年,四機部為籌備成立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孫強南被調到四機部第三生產技術局(信息)服務處任副處長,負責開展全國計算機套用和建立信息服務產業方面的工作。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於1979年8月成立。他積極參加籌劃建立國家電子計算機工業總局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後改為中國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的工作。該公司於1980年1月成立,是20世紀80年代我國興起的信息服務產業中的第一家公司。他被調往該公司工作,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職務,主持公司的技術工作。在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創建過程中,在籌劃建立各個業務部門和開展業務工作方面,他做了大量工作。公司的第一個技術培訓班和公司的第一批兩個計算機套用項目,都是他直接參與組織實施的。這兩個項目——紡織行業的布機計算機監測系統(在上海第28棉紡織廠)和煤炭行業的瓦斯監測系統(在遼源煤礦)完成後,分別獲得上海市和煤炭工業部的科技獎,成為繼續推廣套用的範例。在實施這兩個項目時,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孫強南深入到煤礦礦井掌子面和紡織廠織機車間,進行可行性調查。
1982年,孫強南接受電子工業部計算機工業管理局下達的任務,主編《微型計算機彙編》(以下簡稱《彙編》)一書。他組織中國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電子部六所、陝西省電子所和遼寧省電子所等4個單位聯合編寫。他多次主持編寫會議,制訂計畫、協調工作,親自審閱和修改全書。《彙編》詳細介紹了國內研製、生產的和組裝的、並具有一定產量的各種微型計算機,還重點地介紹了國外的典型系列和產品。該書於1983年出版,為年底召開的微型計算機規劃會議提供了翔實材料。《彙編》獲電子工業部1983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計算機技術服務公司就積極開展與外國公司的業務交流與技術合作,孫強南參加了多項合作談判。1982 年1月該公司與日本電氣公司(NEC)合作的中日軟體中心成立,由他兼任該中心的主任。這箇中心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後最早與外國公司合辦的軟體開發和培訓的實體。
1985年,孫強南調到北京信息工程學院,他希望以其餘年教書育人,實現大學畢業時填寫的第一志願。他以其豐富的計算機設計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講授計算機系統結構等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1993年榮獲北京市委和市政府授予的“優秀教師”稱號。1991~1995年他還應聘為北京大學兼職教授,為該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課。
同時,他還主持一系列的科研任務,先後完成“並行處理系統中的cache(高速緩衝存儲器)一致性研究”、“並行處理系統可縮放的一致性機制和模擬器的研究”,以及“我國電子電器行業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套用戰略研究”等課題。
孫強南依據教學中的體會和工程設計中的經驗,編寫了《計算機系統結構》一書,於1992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在編寫該書時,他幾乎閱遍了北京圖書館最新的國外有關書籍和期刊,使內容既新穎又便於教學。該書出版後,為不少高校和成人自學高考所採用,從1995年起,年年加印。到2000年,他雖已退休,但出於對學生負責,又根據技術的進展對該書進行了全面更新補充,科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第二版,受到歡迎。
1958年3月孫強南加入中國電子學會。1981年,他當選為北京電子學會漢字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席,從此開始了他在學術團體中的兼職,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的歷程。在擔任漢字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席期間,他團結中文信息處理專家學者,為他們提供互相交流切磋的條件和環境。這些專家學者在1983年成立中國中文信息研究會(第三屆改名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時,都成為創建中的基本骨幹力量,很多人後來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他本人則連續當選為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第一、第二、第三屆常務理事,並獲得“榮譽會員”稱號。
1985年,中國電子學會決定成立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學會(後改稱分會),電子工業部計算機工業管理局安排孫強南負責籌備。該學會在1985年5月成立,他當選為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主持日常工作。至今仍負責這項工作。
從1988年起孫強南連續當選為中國電子學會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從1990年起他還連續擔任過中國計算機學會第四、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1983年孫強南開始參加國際學術組織並承擔開展國際學術活動的任務。他作為中國電子學會的代表擔任了IFIP(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支持)第五技術委員會(TC5,計算機在技術中套用)的委員,1996年起又連續兩屆當選為該委員會的副主席。他是第一位參加IFIP 的技術委員會工作的中國專家,並在1992年獲得IFIP的“傑出功績獎”。除IFIP之外,他還積極參加和開展多方面的對外學術交流活動,在2001年獲得了IEEE跨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的第三個千年獎章。
1982年國家開始設立高級工程師職稱,孫強南是電子工業部第一批獲此職稱者。1989年國家開始設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他又是電子工業部第一批獲此職稱者。1995年他又獲得教授職稱。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